一种实验用清洗及晾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144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用清洗及晾干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实验用清洗及晾干架。



背景技术:

试管和烧杯等玻璃器皿是实验室特别中最常用的玻璃器材,这些实验器材在使用完后通常用净水清洗干净,然后将他们放在架子上或者柜中晾干。由于清洗和晾干需要分别占用地方,导致极大浪费了实验室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清洗实验器材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用清洗及晾干架,包括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支管和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的水槽;其中,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所述支管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孔,每个所述支管上都设置有水阀,所述支管上还设置有刷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验用清洗及晾干架中,所述支撑体为板状或者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验用清洗及晾干架中,所述进水口还设置有进水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验用清洗及晾干架中,所述支管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呈30°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验用清洗及晾干架中,所述支管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

其中,所述第一支管为直径为3cm的圆柱体,所述第二支管为直径为0.5cm的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在支管上设置多个孔,从而可以利用喷射出去的水流对器皿进行清洗。同时在支管上进一步设置刷毛可以更加彻底地清洗器皿。

在另一方面,在清洗完器皿后,无需进行其他操作,通过将器皿自然放置在所述支管可以将水沥干加快干燥。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及晾干架具有多种功能,节省实验室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用清洗及晾干架100,包括支撑体101、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进水口102、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01上的支管103和与所述支撑体101固定连接的水槽104。其中,所述进水口102与进水管105连接。其中,所述支撑体101为板状或者圆柱状结构。

所述支管103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并与所述进水口102联通。所述支管103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孔106,并且每个所述支管上都设置有水阀107,通过打开所述水阀107可以使水从所述支管103的所述孔106中喷射出去,从而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管103的外周表面上还设置有刷毛,从而对实验器材进行进一步清洗。

所述支管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呈30°角。

所述支管103包括用于清洗和晾干大口径容器,例如烧杯,的第一支管1031和用于清洗和晾干小口径容器,例如试管,的第二支管1032。其中,所述烧杯支管的直径为2-4cm,优选为3cm。所述试管支管的直径为0.4-0.8cm,优选为0.5cm。

所述进水口102处还设置有总的进水阀108,所述进水口102与进水管109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在支管103上设置多个孔106,从而可以利用喷射出去的水流对器皿进行清洗。同时在支管103上进一步设置刷毛可以更加彻底地清洗器皿。

在另一方面,在清洗完器皿后,无需进行其他操作,通过将器皿自然放置在所述支管103可以将水沥干加快干燥。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及晾干架具有多种功能,节省实验室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