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琴键擦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594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琴键擦洗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乐器材的清洗装置,具体指一种钢琴键擦洗器。



背景技术: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钢琴因为它宽广的音域,绝美的音色,被称为乐器之王,与小提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钢琴,但是在练习钢琴时,由于手部会出汗出油,容易在琴键上留下油渍汗渍,随灰尘一同集聚在琴键上及键之间的缝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钢琴的琴键需要经常清洗。

现在人们普遍使用手套形或方巾形擦布来擦拭,为了保持键面清洁,通常需要沿琴键长度方向一一擦拭,白键一般只需擦拭上表面,而黑白键区的黑键需要擦拭上表面和侧面,费时费力,且不易擦净。公开号为CN 205599553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钢琴琴键清洗擦,包括顶板,在所述顶板上方设置有手柄,在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有清洗棉,所述手柄内部中空,所述顶板与清洗棉连接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有一对薄钢片,一对薄钢片与顶板之间构成一个向下的U型槽;在所述薄钢片的两侧设置有压缩毛毡,所述U型槽内压缩毛毡之间的距离比琴键宽度大0.3-0.5mm;所述薄钢片与顶板侧边距离为4-6mm,所述薄钢片两侧的清洗棉与薄钢片之间设置有倒角;在固定有清洗棉的顶板上设置有一对薄钢片,通过在钢片两侧设置压缩毛毡,在清理琴键时,将薄钢片插入琴键之间的间隙中,装在手柄中的清洗液从清洗棉渗出,实用方便,简单快捷。但是这种智能钢琴琴键清洗擦不能控制清洗液从清洗棉渗出的渗出量,若清洗液的加液量过大,海绵过于湿润,很容易会使清洗液渗入琴键之间,造成钢琴的腐蚀,缩短钢琴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琴键擦洗器,这种装置钢琴键擦洗器可完成钢琴键的吸尘、擦洗、吹干等步骤,可以避免清洗液或水分渗入琴键与琴键之间,造成破坏,缩短钢琴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钢琴键擦洗器,包括喷雾装置、吹干吸尘装置、储液装置和擦拭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喷头、盖体、喷嘴、单向进气阀和手柄,所述喷头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穿过盖体并连接有可塑性吸管,所述喷头一侧连接有喷嘴,所述盖体上还设有一个单向进气阀,所述可塑性吸管前端安装有过滤塞;所述吹干吸尘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设有一对可供可塑性吸管穿过的圆孔,所述外壳内部上方安装有电源和接触器,所述外壳的左侧设有第一风口,所述外壳的右侧设有第二风口,所述外壳内部在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设有风扇,所述电机通过第一导线和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切换开关通过第二导线和接触器连接、所述接触器通过第三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切换开关设置在外壳右侧外部,所述切换开关可实现电机正转和反转的切换;

所述储液装置包括手持腔和储液腔,所述手持腔和储液腔连通为一体,所述手持腔顶部开口,所述手持腔为上下两边宽中间窄的哑铃型结构,所述储液腔底部密封;

所述擦拭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下表面连接有海绵、多层麂皮巾或多层无纺布基体,所述海绵、多层麂皮巾或多层无纺布基体表面为与钢琴黑白键结构相匹配的凹凸面,所述凹、凸面的宽度与黑、白键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凹面的深度与黑键的高度相匹配,所述基板的长度要略大于海绵、多层麂皮巾或多层无纺布基体的长度;

所述盖体与外壳上部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下部与手持腔上部密封连接,所述储液腔下部通过卡扣与基板固定连接。

而且,所述第一风口和电机之间设有灰尘挡板,所述灰尘挡板下方设有灰尘抽屉。

而且,所述支撑装置为上部开口、底部密封的桶状结构,所述支撑装置内部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基板相配合对钢琴键擦洗器进行固定放置。

而且,所述海绵、多层麂皮巾或多层无纺布基体表面为匹配一个音组黑白键结构的凹凸面,所述一个音组包括7个白键5个黑键。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完成钢琴键的吸尘、擦洗、吹干等工序,具有结构简单、不划伤琴体、擦拭效果好、材料易取、使用方便等优点,同时可以避免清洗液或水分渗入琴键与琴键之间,造成破坏,缩短钢琴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可塑性吸管前端安装有过滤塞;这样结构设计可以方便喷嘴任意调整角度进行喷雾,可塑性吸管都能顺利吸入清洗液供喷嘴进行喷雾;同时当储液装置内剰有很少的清洗液时,吸管也能顺利吸入清洗液喷嘴进行喷雾;利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可以使清洗液喷洒的更加均匀,方便后续的擦洗工作,可以避免过量的清洗液渗入琴键与琴键之间,造成破坏。

3、本实用新型吹干吸尘装置中,设置有电机、风扇、接触器和切换开关,切换开关可实现电机正转和反转的切换,进而实现风扇的正转和反转,一方面可以对钢琴键缝隙内的灰尘进行吸取,因为钢琴键内缝隙较多,且擦洗不方便,使用风扇进行吸尘可以保证钢琴键的清洁;另一方面当钢琴键擦洗完毕后,可及时对钢琴键进行吹干,进一步避免过量的清洗液或水分渗入琴键与琴键之间,造成破坏,缩短钢琴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所述储液腔下部通过卡扣与基板固定连接,这种结构设计可以方便海绵、多层麂皮巾或多层无纺布基体的清洗和更换,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

5、本实用新型所述海绵、多层麂皮巾或多层无纺布基体表面为与钢琴黑白键结构相匹配的凹凸面,所述凹、凸面的宽度与黑、白键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凹面的深度与黑键的高度相匹配,用于擦拭黑白键部分,与标准琴键外形紧密贴符,凸面擦拭白键,凹面擦拭黑键的上表面和侧面,具有不划伤琴体,擦拭效果好,整体结构简单,材料易取,使用方便,擦拭效果好等优点。

6、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装置内部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基板相配合对钢琴键擦洗器,支撑装置一方面对钢琴键擦洗器起到了固定摆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对清洗过的海绵、多层麂皮巾或多层无纺布基体进行沥水。

7、本实用新型所述所述第一风口和电机之间设有灰尘挡板,所述灰尘挡板下方设有灰尘抽屉。吹干吸尘装置对钢琴键缝隙内的灰尘或表面的灰尘进行吸取时,灰尘挡板和灰尘抽屉共同完成对灰尘的收集工作;当利用吹干吸尘装置对钢琴键进行吹干时,切换开关档位再进行吹干工作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雾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雾装置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现电机正转和反转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钢琴键擦洗器,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喷雾装置1、吹干吸尘装置2、储液装置3和擦拭装置4和支撑装置5;所述喷雾装置1包括喷头11、盖体12、喷嘴13、单向进气阀14和手柄15,所述喷头11一端与手柄15连接、另一端穿过盖体12并连接有可塑性吸管16,所述喷头11一侧连接有喷嘴13,所述盖体12上还设有一个单向进气阀14,所述可塑性吸管16前端安装有过滤塞17;

所述吹干吸尘装置2包括外壳21,所述外壳21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设有一对可供吸管 16穿过的圆孔22,所述外壳21内部上方安装有电池23和接触器28,所述外壳21的左侧设有第一风口24,所述外壳21的右侧设有第二风口25,所述外壳21内部在第一风口24和第一风口25和之间安装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的左侧设有风扇27,所述电机26通过第一导线263和切换开关29连接,所述切换开关29通过第二导线262和接触器28连接、所述接触器28通过第三导线261与电源23连接,所述切换开关23设置在外壳21右侧外部,所述切换开关29可实现电机正转和反转的切换;

所述储液装置3包括手持腔31和储液腔32,所述手持腔31和储液腔32连通为一体,所述手持腔31顶部开口,所述手持腔31为上下两边宽中间窄的哑铃型结构,所述储液腔32 底部密封;

所述擦拭装置4包括基板41,基板41下表面连接有海绵基体42,所述海绵基体42表面为与钢琴黑白键结构相匹配的凹凸面43、44,所述凹凸面43、44的宽度与黑、白键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凹面43的深度与黑键的高度相匹配,所述基板41的长度要略大于海绵基体42 的长度;

所述盖体12与外壳21上部密封连接,所述外壳21下部与手持腔31上部密封连接,所述储液腔32下部通过卡扣45与基板41固定连接。

做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风口24和电机26之间设有灰尘挡板6,所述灰尘挡板6下方设有灰尘抽屉7。

做为优选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装置5为上部开口、底部密封的桶状结构,所述支撑装置5内部设有支撑台51,所述支撑台51与基板41相配合对钢琴键擦洗器进行固定放置。

做为优选方案,所述海绵基体42表面为匹配一个音组黑白键结构的凹凸面,所述一个音组包括7个白键5个黑键。

实施例2

一种钢琴键擦洗器,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喷雾装置1、吹干吸尘装置2、储液装置3和擦拭装置4和支撑装置5;所述喷雾装置1包括喷头11,盖体12,喷嘴13,单向进气阀14,手柄15,所述的喷头11一端与手柄15连接、另一端穿过盖体12并连接有吸管16,所述喷头11的一侧连接有喷嘴13,所述的盖体12上还设有一个单向进气阀14,所述吸管16为可塑性吸管,所述吸管16前端安装有过滤塞17;

所述吹干吸尘装置2包括外壳21,所述外壳21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设有一对可供吸管 16穿过的圆孔22,所述外壳21内部上方安装有电池23和接触器28,所述外壳21的左侧设有第一风口24,所述外壳21的右侧设有第二风口25,所述外壳21内部在第一风口24和第一风口25和之间安装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的左侧设有风扇27,所述电机26通过第一导线263和切换开关29连接,所述切换开关29通过第二导线262和接触器28连接、所述接触器28通过第三导线261与电源23连接,所述切换开关23设置在外壳21右侧外部,所述切换开关29可实现电机正转和反转的切换;

所述储液装置3包括手持腔31和储液腔32,所述手持腔31和储液腔32连通为一体,所述手持腔31顶部开口,所述手持腔31为上下两边宽中间窄的哑铃型结构,所述储液腔32 底部密封;

所述擦拭装置4包括基板41,基板41下表面连接有多层麂皮巾基体42,所述多层麂皮巾基体42表面为与钢琴黑白键结构相匹配的凹凸面43、44,所述凹凸面43、44的宽度与黑、白键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凹面43的深度与黑键的高度相匹配,所述基板41的长度要略大于多层麂皮巾基体42的长度;

所述盖体12与外壳21上部密封连接,所述外壳21下部与手持腔31上部密封连接,所述储液腔32下部通过卡扣45与基板41固定连接。

做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风口24和电机26之间设有灰尘挡板6,所述灰尘挡板6下方设有灰尘抽屉7。

做为优选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装置为上部开口、底部密封的桶状结构,所述支撑装置5内部设有支撑台51,所述支撑台51与基板41相配合对钢琴键擦洗器进行固定放置。

做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层麂皮巾基体42表面为匹配一个音组黑白键结构的凹凸面,所述一个音组包括7个白键5个黑键。

实施例3

一种钢琴键擦洗器,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喷雾装置1、吹干吸尘装置2、储液装置3和擦拭装置4和支撑装置5;所述喷雾装置1包括喷头11,盖体12,喷嘴13,单向进气阀14,手柄15,所述的喷头11一端与手柄15连接、另一端穿过盖体12并连接有吸管16,所述喷头11的一侧连接有喷嘴13,所述的盖体12上还设有一个单向进气阀14,所述吸管16为可塑性吸管,所述吸管16前端安装有过滤塞17;

所述吹干吸尘装置2包括外壳21,所述外壳21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设有一对可供吸管 16穿过的圆孔22,所述外壳21内部上方安装有电池23和接触器28,所述外壳21的左侧设有第一风口24,所述外壳21的右侧设有第二风口25,所述外壳21内部在第一风口24和第一风口25和之间安装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的左侧设有风扇27,所述电机26通过第一导线263和切换开关29连接,所述切换开关29通过第二导线262和接触器28连接、所述接触器28通过第三导线261与电源23连接,所述切换开关23设置在外壳21右侧外部,所述切换开关29可实现电机正转和反转的切换;

所述储液装置3包括手持腔31和储液腔32,所述手持腔31和储液腔32连通为一体,所述手持腔31顶部开口,所述手持腔31为上下两边宽中间窄的哑铃型结构,所述储液腔32 底部密封;

所述擦拭装置4包括基板41,基板41下表面连接有多层无纺布基体42,所述多层无纺布基体42表面为与钢琴黑白键结构相匹配的凹凸面43、44,所述凹凸面43、44的宽度与黑、白键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凹面43的深度与黑键的高度相匹配,所述基板41的长度要略大于多层无纺布基体42的长度;

所述盖体12与外壳21上部密封连接,所述外壳21下部与手持腔31上部密封连接,所述储液腔下部32通过卡扣45与基板41固定连接。

做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风口24和电机26之间设有灰尘挡板6,所述灰尘挡板6下方设有灰尘抽屉7。

做为优选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装置为上部开口、底部密封的桶状结构,所述支撑装置5内部设有支撑台51,所述支撑台51与基板41相配合对钢琴键擦洗器进行固定放置。

做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层无纺布基体42表面为匹配一个音组黑白键结构的凹凸面,所述一个音组包括7个白键5个黑键。

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切换开关29对电机26正转和反转的切换可由下面的电路实现:如图5所示,一种控制电机正反转的电路,包括接触器28、电机26和切换开关 29;所述接触器28与所述电机26串联,所述接触器28与所述电机26之间还连接有一个切换开关29,所述切换开关29一端的三个输入端(L1,L2,L3)分别与所述接触器28的三个输出端((A,B,C)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26输入端(U,V,W)连接,形成第一回路;所述切换开关29另一端的三个输入端(N3,N2,N1)分别与所述接触器28的三个输出端((A,B, C)连接,所述切换开关29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26输入端(U,V,W)连接,形成第二回路;如果确认第一回路导通为所述电机26正转;则第二回路导通为所述电机26反转,如果确认第二回路导通为所述电机正转;则第一回路导通为所述电机反转。所述切换开关29可以采用三刀双掷开关。

以上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意性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的设置方式均可能发生某些改变,而其他人员在其启示下也可能做出相似设计。需要指出的是,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所有显而易见的改变及其相似设计,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