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90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成本的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处理单元普遍采用钢砼结构,废水处理设施机械化程度高。总体而言,钢砼结构基建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废水处理设施机械化容易产生维护及故障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废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节省投资、操作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廉、施工简单且周期短、防止异味扩散等优点的低成本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水解酸化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沉淀池,进水管连接水解酸化池,出水管连接沉淀池;

其中,水解酸化池、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内壁面和底面均铺设HDPE膜;所述沉淀池为碳钢材质构成,沉淀池的内壁面和底面均涂覆防腐材料层。

所述水解酸化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的池内底部均设有曝气装置,各曝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鼓风机。

所述水解酸化池、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顶部均覆盖有浮动盖,以对水解酸化池、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进行密封。其中,水解酸化池的浮动盖的边缘固定在水解酸化池的边缘,第一好氧池的浮动盖的边缘固定在第一好氧池的边缘,第二好氧池的浮动盖的边缘固定在第二好氧池的边缘。

所述浮动盖由HDPE构成。

所述沉淀池内底部设有漏斗状的排泥区,排泥区底部的出口连接排泥管。

所述沉淀池内、排泥区的上方填充有斜板填料。

所述沉淀池的内壁固定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对应位于所述斜板填料的上方,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溢流槽。

溢流槽的侧面、底面和沉淀池的内壁包围的空间形成排水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处理工艺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水解酸化工艺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奠定良好基础。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其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完成氨化、硝化以及吸收磷的过程。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沉淀池的作用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保证出水SS达标排放。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解酸化池设有曝气器,曝气对废水起到搅拌的作用,而且根据进水水质情况,调节曝气量,具有预曝气的功能。

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沉淀池设有斜板填料,具有水力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固液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解酸化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的内部采用HDPE膜结构,具有投资成本低、施工简便、周期短的优点;同时采用浮动盖密封,可以抑制恶臭扩散,如有需要,可集中收集进行废气处理。

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沉淀池采用碳钢结构,其内壁涂覆防腐材质,具有结构形式简单、加工方便、工艺组合灵活、土建费用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水解酸化池A、第一好氧池O1、第二好氧池O2和沉淀池D,进水管1连接水解酸化池A,出水管10连接沉淀池D;

其中,水解酸化池A、第一好氧池O1和第二好氧池O2可在地面开挖形成,水解酸化池A、第一好氧池O1和第二好氧池O2的内壁面和底面均铺设HDPE膜;沉淀池D为碳钢材质构成,沉淀池D的内壁面和底面均涂覆防腐材料层。

水解酸化池A、第一好氧池O1、第二好氧池O2的池内底部均设有曝气装置4,各曝气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鼓风机6。

水解酸化池A、第一好氧池O1和第二好氧池O2的顶部均覆盖有浮动盖3,以对水解酸化池A、第一好氧池O1和第二好氧池O2进行密封。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浮动盖3由HDPE构成。其中,水解酸化池的浮动盖的边缘固定在水解酸化池的边缘,第一好氧池的浮动盖的边缘固定在第一好氧池的边缘,第二好氧池的浮动盖的边缘固定在第二好氧池的边缘。

沉淀池D内底部设有漏斗状的排泥区5,排泥区5底部的出口连接排泥管12。

沉淀池D内、排泥区5的上方填充有斜板填料7。

沉淀池D的内壁固定有溢流槽9(溢流槽的侧面、底面和沉淀池D的内壁包围的空间形成排水渠8),溢流槽9对应位于斜板填料7的上方,出水管12连通溢流槽9构成的排水渠8。

具体实施时,所述废水从进水管1流入水解酸化池A,进行水解酸化反应,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然后废水从连接管11自流至第一好氧池O1,大部分有机物得到去除,并完成氨化、硝化的反应;随后废水通过连接管11’自流至第二好氧池O2,有机物在此得到进一步去除,并完成污泥吸收磷的过程;最后,废水通过连接管11’’自流至沉淀池D,废水在沉淀池D内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通过出水管10达标排放,污泥通过排泥管12排出系统进行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适用如下废水处理项目:一、废水水质以生活污水为主,易生化处理的工艺;二、经济承受能力低,要求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的工艺;三、维护技术人员及运行管理经验缺乏的情况;四、施工周期短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节省投资、操作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廉、施工简单且周期短、防止异味扩散等优点的低成本废水处理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