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4723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及其他一起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人们每天都在消耗着大量的淡水,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必须依赖洁净的水,城市中的污水主要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并且还携带有少量的固体废弃物如果皮、塑料袋等,如果不经过净化就直接排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现有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大多比较简单,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各种杂质及气味,排至外界会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活污水合理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于房屋一侧并依次并排设置的通风槽、第一过滤槽、第二过滤槽、第三过滤槽、中和槽及木炭槽,该通风槽、第一过滤槽、第二过滤槽、第三过滤槽、中和槽及木炭槽相互之间通过一隔板隔开并以溢流方式实现水的流通,该通风槽与房屋的下水道相连接,该通风槽内设有可伸至通风槽内的液面下的通气风嘴,该通气风嘴通过管道与一供气设备相连接,该第一过滤槽与第二过滤槽之间的隔板未延伸至各过滤槽的底端,使第一过滤槽与第二过滤槽之间底部相连通,该第一过滤槽及第二过滤槽内均设有过滤层,该第三过滤槽内由第二过滤槽向中和槽的方向依次竖向排列有至少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各上下交替设置将第三过滤槽内分成由第二过滤槽向中和槽方向先 向下再向上再向下依次往复延伸的流道,每一流道内横向设有多个树脂网,该中和槽内添加有中和剂,该木炭槽内设有木炭。

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过滤槽与第二过滤槽内由上向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及第三过滤层,该第一过滤层为卵石层,第二过滤层为纱网层,第三过滤层为细沙层。

优选方案为,该第一过滤槽及第二过滤槽内也分别设有可伸至液面下并与供气设备连接的通气风嘴。

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过滤槽内设有一半露液面的旋转刷,该旋转刷具有网状的旋转叶。

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过滤槽与第三过滤槽之间的溢流口处设有一树脂网。

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过滤槽及第二过滤槽的底端还通过一回流管与通风槽相连通。

优选方案为,所述中和剂为消石灰。

优选方案为,所述中和槽上方设有一测定中和槽内pH值的pH调整器。

优选方案为,还包括一辅助水槽及设于辅助水槽上方并与其连接的一制冷机,该辅助水槽通过水泵及水管与木炭槽的溢水侧连通,该制冷机的排水口通过管体分别伸至通风槽、第一过滤槽及第二过滤槽上方。

优选方案为,所述通风槽、第一过滤槽及第二过滤槽的顶端开放,所述第三过滤槽、中和槽及木炭槽的顶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使由房屋排出的污水先后依次经由通风槽、第一过滤槽、第二过滤槽、第三过滤槽、中和槽及木炭槽的处理后,去除内病原微生物及氨氮臭气等,达到排放的标准,实现生活污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房屋;20、通风槽;30、第一过滤槽;40、第二过滤槽;50、第三过滤槽;60、中和槽;70、木炭槽;12、下水道;91、通气风嘴;31、第一过滤层;32、第二过滤层;33、第三过滤层;41、旋转刷;43、树脂网;45、回流管;51、导流板;52、流道;53、树脂网;90、pH调整器;71、放流管;95、辅助水槽;96、制冷机;97、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该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于房屋10的下水道12的一侧并依次并排设置的通风槽20、第一过滤槽30、第二过滤槽40、第三过滤槽50、中和槽60及木炭槽70。

该通风槽20、第一过滤槽30、第二过滤槽40、第三过滤槽50、中和槽60及木炭槽70均设于地面下,且相互之间通过一隔板隔开并以溢流方式实现水的流通。该通风槽20、第一过滤槽30及第二过滤槽40的顶端开放,第三过滤槽40、中和槽60及木炭槽70的顶端封闭,具体可通过可开启的盖体盖设。

该通风槽20与房屋10的下水道12的排污口相连接,该通风槽20内设有可伸至通风槽20内的液面下的通气风嘴91,该通风喷嘴91通过管道与一供气设备相连接。

该第一过滤槽30与第二过滤槽40之间的隔板未延伸至各过滤槽30、40的底端,使第一过滤槽30与第二过滤槽40之间底部相连通。该第一过滤槽30与 第二过滤槽40内由上向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31、第二过滤层32及第三过滤层33。该第一过滤层31为卵石层,第二过滤层32为纱网层,第三过滤层33为细沙层,具体可为珊瑚沙。该第一过滤槽30及第二过滤槽40内也分别设有可伸至液面下的通气风嘴91。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过滤槽40内设有一半露液面的旋转刷41,该旋转刷41具有网状的旋转叶,通过带动旋转叶的旋转搅拌第二过滤槽40内的处理水,以捕捉处理水内的浮游物。该第一过滤槽30及第二过滤槽40的底端还通过一回流管45与通风槽20相连通,以将第二过滤槽40底端的沉积的活性污泥的部分返回至通风槽20内,在通风槽20混入新的微生物,加快其处理,并控制恶臭的产生。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过滤槽40与第三过滤槽50之间的溢流口处设有一树脂网43,以进一步过滤补集浮游物。该第三过滤槽50内由第二过滤槽40向中和槽60的方向依次竖向排列有至少二导流板51,各上下交替设置将第三过滤槽50内分成沿蛇形上下往复延伸的流道52,即形成由第二过滤槽40向中和槽60方向先向下再向上再向下依次往复延伸的流道52。每一流道52内横向设有多个树脂网53。

该中和槽60内添加有中和剂,具体可为消石灰,以去除该中和槽60内处理水的色素及臭气。该中和槽60上方设有一可测定中和槽60内pH值的pH调整器90,以控制中和槽60内的中和剂的量。该木炭槽70内设有多量木炭。该木炭槽70的一侧设有一放流管71。

使用时,将净水槽80内的水由喷头81喷至房屋10内,以对房屋10内的卫生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污水排至通风槽20内,同时向通风槽20内通过供气设备通风,以增强通风槽20内污水的溶氧度,促进有机物的分解,促进浮游的固体成分的沉淀。经过通风槽20处理后的污水溢至第一过滤槽30内,经由第一过滤槽30过滤后直接从下方进入第二过滤槽40内的过滤层31、32、33,再经过第二过滤槽40的顶端溢出至第三过滤槽50,由此除去污水中的固体成分,再由第三过滤槽50溢出至中和槽60,经由中和槽60内的中和剂将处理水内的色素及臭气去除,再经过木炭槽70进一步去除其臭气,处理后的水由放流管71排出。

具体实施时,尤其是夏季高温时期,该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还可设有一辅助水槽95及设于辅助水槽95上方并与其连接的一制冷机96,该辅助水槽95通过水泵97及水管与木炭槽70的溢水侧连通,该制冷机96的排水口通过管体分别伸至通风槽20、第一过滤槽30及第二过滤槽40上方。该制冷机96冷却后的水温为5-15℃。该辅助水槽95及制冷机96的设置,可以通过辅助水槽95储存木炭槽70处理后的水,再经由制冷机96制冷后排至通风槽20、第一过滤槽30及第二过滤槽40内,以综合其内的高温,防止加速污水的发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