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913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对用水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地表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有机杂质越来越多,尤其是色度越来越高,去除有机杂质主要是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但现在的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存在布水效果不理想,出水水质时好时坏,反冲冲击大、耗水耗能高、跑料严重。混合离子交换器由本体罐体、进水装置、集水装置、排水装置、碱液分配装置及离子交换树脂层等组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内部过流装置结构设计不善,导致诸如漏树脂、水流不畅、产水量小及运行压力增高等问题,使水处理的连续运行受到严重影响。交换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漏树脂现象,经检查发现排水装置主管道和支管都有不同程度弯曲, 至一定程度即发生了折裂现象,不能起过滤树脂作用,造成再生过程中树脂流失;又由于再生液不能与树脂充分接触,再生液与树脂都不能很好地利用,交换器交换容量降低导致除盐水酸、碱耗增加。造成排水装置漏树脂的原因是一定压力的水自上而下通过交换器, 支管以上的树脂层在水的压力作用下向下压支管, 致使支管弯曲,支管弯曲带动主管道弯曲。如果生水浊度高,支管以上树脂就会结块,中排弯曲会更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增强排水装置的抗压能力,防止排水装置变形、断裂造成漏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罐体内部的进水装置,所述进水口的一个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水装置的下端设有上布水器,所述上布水器的下方设有阳性树脂层,所述阳性树脂层的下方设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壁上的支撑架上,所述排水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设有加强板,所述主管道的前后侧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主管道通过安装孔法兰连接有多个四壁钻孔的支管,所述排水装置的下方设有阴性树脂层,所述阴性树脂层的下方设有下布水器,所述罐体的下端设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布水器与所述阳性树脂层之间设有过滤层,通过过滤层中的滤料对来水中悬浮杂质进行截留吸附和机械拦截,滤后水向下穿出过滤层,防止原水中的悬浮物质在通过阳性树脂层、阴性树脂层时,由于树脂的毛细孔产生的吸附作用和树脂本身阻力因素,很易被上层树脂截留。随着过滤水量的不断增加,树脂层所截留悬浮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该树脂层的通流面积相应减少,自然就造成过滤压头的升高。当设备进行再生时,向上运动的树脂伴随压强的迅速增高而剧烈向中间排水装置施压,排水装置所受压差异常增大,从而引起主管道、支管的严重变形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道的前后两个分别连接有7个支管,7个所述支管的长度自两个向中间方向逐渐增大。

现有的支管为不锈钢梯形绕丝管,而不锈钢梯形绕丝管骨架是依靠不锈钢钢条作为支撑,抗拉、抗压强度不够,导致不锈钢梯形绕丝管变形、开裂,再生时树脂漏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管的外侧包裹有双层尼龙滤袋,尼龙滤袋包裹代替传统的不锈钢梯形绕丝管的方法,在出水效果相同的基础上,钻孔不锈钢管强度大大高于不锈钢梯形绕丝管,避免了不锈钢梯形绕丝管变形、开裂的问题,防止出现漏树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板整块地竖立焊接在所述主管道中间,使得所述主管道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能够承受较大的反洗压力,避免变形、开裂等现象的发生,防止出现漏树脂的现象。

现有的中排主管道在主管道上部焊加强板,但在加强板中间部位有焊接接口,而且焊口没有进行打坡口处理,焊缝没有深入焊口,因此其强度不够,其焊接口的强度小于整体钢板的强度。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排水装置中心所承受的向上压力是最为集中部位,但由于在压力最为集中的部位有焊接口而造成强度不够,从而使焊口蹦断,使得加强板起不到应有的支撑作用,引起主管道的向上弯曲变形或折断,引发整个排水装置损坏变形,主管道蹦断的裂口和支管裂开的裂口是造成排水装置树脂泄漏的主要原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板贯穿所述主管道,克服了现有焊接方式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管的孔径不小于0.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布水器包括水帽板,所述水帽板上设有多个水帽,考虑分布的均匀性,使所述水帽在所述水帽板上呈正六边形同心分布,进而达到分流均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支管均采用不锈钢管,进一步增强排水装置强度,避免运行中出现排水装置变形、断裂等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旨在防止排水装置变形、断裂造成漏脂的问题,排水装置在加强钢板后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改进后的不锈钢支管四周钻孔加尼龙滤袋包裹的方法,出水量与不锈钢梯形挠丝管一样,但抗拉、抗压强度较高,在反洗时,能够承受较大的反洗压力,避免变形、开裂等现象的发生。更换排水装置的次数由原来的平均每月一次降到一年半或两年一次, 有效减少了设备故障,大大地提高了设备作业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或者优选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布水器的水帽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管的纵向截面图;

其中:1.罐体 2.进水口 3.上布水器 4.阳性树脂层 5.排水装置 6.支撑架 7.主管道 8.加强板 9.支管 10.阴性树脂层 11.下布水器 12.出水口 13.过滤层 14.尼龙滤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混合离子交换器,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上端设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连接所述罐体1内部的进水装置,所述进水口2的一个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水装置的下端设有上布水器3,所述上布水器3的下方设有阳性树脂层4,所述阳性树脂层4的下方设有排水装置5,所述排水装置5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壁上的支撑架6上,所述排水装置5包括主管道7,所述主管道7上设有加强板8,所述主管道7的前后侧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主管道7通过安装孔法兰连接有多个四壁钻孔的支管9,所述排水装置5的下方设有阴性树脂层10,所述阴性树脂层10的下方设有下布水器11,所述罐体1的下端设有出水口12。

所述上布水器3与所述阳性树脂层4之间设有过滤层13,对进入阳床设备的水源事先经过过滤处理,通过过滤层13中的滤料对来水中悬浮杂质进行截留吸附和机械拦截,滤后水向下穿出过滤层13,防止原水中的悬浮物质在通过阳性树脂层4、阴性树脂层10时,由于树脂的毛细孔产生的吸附作用和树脂本身阻力因素,很易被上层树脂截留。随着过滤水量的不断增加,树脂层所截留悬浮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该树脂层的通流面积相应减少,自然就造成过滤压头的升高。当设备进行再生时,向上运动的树脂伴随压强的迅速增高而剧烈向中间排水装置施压,排水装置所受压差异常增大,从而引起主管道、支管的严重变形损坏。

所述主管道7的前后两个分别连接有7个支管9,7个所述支管9的长度自两个向中间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支管9的外侧包裹有双层尼龙滤袋14,尼龙滤袋包裹代替传统的不锈钢梯形绕丝管的方法,在出水效果相同的基础上,钻孔不锈钢管强度大大高于不锈钢梯形绕丝管,避免了不锈钢梯形绕丝管变形、开裂的问题,能有效阻止交换树脂的溢出,再者,尼龙滤袋价格便宜,且易于更换、费时较少在反洗时。

所述加强板8整块地竖立焊接在所述主管道7中间,使得所述主管道7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能够承受较大的反洗压力,避免变形、开裂等现象的发生,防止出现漏树脂的现象。

所述加强板8贯穿所述主管道7,由于现有的中排主管道在主管道上部焊加强板,但在加强板中间部位有焊接接口,而且焊口没有进行打坡口处理,焊缝没有深入焊口,因此其强度不够,其焊接口的强度小于整体钢板的强度。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排水装置中心所承受的向上压力是最为集中部位,但由于在压力最为集中的部位有焊接口而造成强度不够,从而使焊口蹦断,使得加强板起不到应有的支撑作用,引起主管道的向上弯曲变形或折断,引发整个排水装置损坏变形,主管道蹦断的裂口和支管裂开的裂口是造成排水装置树脂泄漏的主要原因,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克服了上述缺陷。

所述支管9的孔径不小于0.2MM。

所述下布水器11包括水帽板,所述水帽板上设有多个水帽,考虑分布的均匀性,使所述水帽在所述水帽板上呈正六边形同心分布,进而达到分流均匀的目的。

所述主管道7与所述支管9均采用不锈钢管,进一步增强排水装置强度,避免运行中出现排水装置变形、断裂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在运行前用压缩空气将阴、 阳两种树脂混合均匀,这样就相当于在一个交换器内形成许多阴、阳床串联在一起的多级复床,完成许多级阴、阳离子交换过程,原水从进水口2经过进水装置进入上布水器3,通过上布水器3的消能作用,从上布水器3下行,通过过滤层13中的滤料对来水中悬浮杂质进行截留吸附和机械拦截,滤后水向下穿出滤层,从阳性树脂层4进入排水装置5,最后从出水口12排出。由于阴、 阳离子交换树脂是相互混合均匀的,阴、阳离子交换的影响基本消除,使离子交换反应进行得十分彻底,所以其出水水质很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