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螺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930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水机,具体说是一种叠螺脱水机。



背景技术:

过滤设备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最早问世的工业过滤设备有压滤机、叶滤机和螺旋过滤机等。

螺旋过滤机又称螺旋挤压脱水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先出现于德国,随后前苏联、瑞典、美国等国家也相继制造该种过滤机,并最早应用在榨油和鱼肉磨碎后的碎肉压榨脱水、鱼、虾废料过滤中,近年来更是在污泥脱水以及其它工业流程脱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传统叠螺脱水机多需要土木作业,安置絮凝混合池,占地面积大,施工劳动强度大,安装和移机不方便,具有投入、使用、移机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叠螺脱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电控箱和架体,电控箱设置在架体右侧,电控箱前侧设有絮凝混合箱,絮凝混合箱上侧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伸入絮凝混合箱内 部,絮凝混合箱右侧设有进泥装置,进泥装置下侧设有进泥口,进泥口右侧设有溢流口,絮凝混合箱左侧设有供料管,架体左上侧设有叠螺主机,叠螺主机左侧设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右侧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贯彻叠螺主机下部,并伸出叠螺主机右端,旋转轴外侧设有轴壳体,供料管与轴壳体连通,叠螺主机下侧设有滤液收集箱,滤液收集箱下部设有排水口,叠螺主机左下角设有排泥管,滤液收集箱截面为三角形,钝角朝上,絮凝混合箱还包括加药装置和排空口,加药装置设置于絮凝混合箱左上角,排空口设于絮凝混合箱下侧,叠螺主机左端高于右端,成斜面布局。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方案将絮凝混合装置也就是絮凝混合箱与叠螺主机整体设计,改变过去土木作业布置的布局,具有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方便拆卸移动的效果,安装方便,劳动强度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控箱,2、架体,3、絮凝混合箱,4、搅拌装置,5、进泥装置,6、进泥口,7、溢流口,8、供料管,9、叠螺主机,10、传动电机,11、旋转轴,12、轴壳体,13、滤液收集箱,14、排水口,15、排泥管,16、加药装置,17、排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控箱1和架体2,电控箱1设置在架体2右侧,电控箱1前侧设有絮凝混合箱3,絮凝混合箱3上侧设有搅拌装置4,搅拌装置4伸入絮凝混合箱3内部,絮凝混合箱3右侧设有进泥装置5,进泥装置5下侧设有进泥口6,进泥口6右侧设有溢流口7,絮凝混合箱3左侧设有供料管8,架体左上侧设有叠螺主机9,叠螺主机9左侧设有传动电机10,传动电机10右侧连接有旋转轴11,旋转轴11贯彻叠螺主机9下部,并伸出叠螺主机9右端,旋转轴11外侧设有轴壳体12,供料管8与轴壳体12连通,叠螺主机9下侧设有滤液收集箱13,滤液收集箱13下部设有排水口14,叠螺主机9左下角设有排泥管15,滤液收集箱13截面为三角形,钝角朝上,絮凝混合箱3还包括加药装置16和排空口17,加药装置16设置于絮凝混合箱3左上角,排空口17设于絮凝混合箱3下侧,叠螺主机9左端高于右端,成斜面布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方案的脱水主要依靠叠螺主机9中的固定板和游动板挤压原理,本方法是现有公知技术不在此累述,本方案将絮凝混合装置也就是絮凝混合箱3与叠螺主机9整体设计,改变过去土木作业布置的布局,具有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方便拆卸移动的效果,本方案设置有电控箱1集中控制,同时因整体设计原因,无法计算絮凝 混合箱3内物料情况,设置有溢流口7,当絮凝混合箱3到达最大混合值时将多余物料排除,本方案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污水经进泥口6进入进泥装置5流入絮凝混合箱3,絮凝混合箱3内的污水经加药装置16供药后,由搅拌装置4充分搅拌一使药物充分混合、二使污水中的泥充分悬浮,防止发生沉淀,导致更料系统的堵塞,当进入的污水超过絮凝混合箱3的工作范围后,经溢流口7排出,防止发生危害,混合后的污水经供料管8进入轴壳体12,在旋转轴11的配合下送至叠螺主机9,进入后的污水在固定板、和游动板的作用下挤压使水排出,污泥在游动板推动下向叠螺主机9左端移动,最后经排泥管15排出,而挤压出来的水经过渗透进入滤液收集箱13,最后经排水口14排出,当停止工作时,絮凝混合箱3内的积水,经排空口17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