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储水桶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2574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储水桶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装置,特别是一种净水储水桶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在净水机中,行业通用的净水储水桶,采用预充气体的方式,给净水储水桶出水提供动力,一般是预充压力8psi,净水储水桶内部大部分是气体。在净水机制水的过程中,净水储水桶内气囊被压,体积慢慢变小,对于进入净水储水桶的纯水,就会存在背压,即阻碍纯水进入净水储水桶的趋势,随着净水储水桶内的纯水越来越多,背压也会变大,降低了净水机的制水效率。净水储水桶内制满纯水时,净水储水桶的出水压力一般在2.5公斤,在不断出水的过程中,出水压力慢慢减低,一直减低到0.6公斤左右,净水储水桶的出水也会慢慢变小,出水体验不好。另外净水储水桶一直处于压力状态下,连接的接头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净水储水桶,降低纯水进水的背压,确保净水机的制水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净水储水桶,包括桶体,桶体内设有隔膜,桶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将隔膜夹紧密封固定,隔膜与第一部分形成纯水腔,隔膜与第二部分形成平衡腔,第一部分上设有与纯水腔连通的第一过水孔,第二部分设有与平衡腔连通的第二过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的边缘设有连接环,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对称设置并夹紧连接环将隔膜密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上与第二部分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连接环嵌入第一定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上与第二部分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凸筋,第一凸筋位于第一定位槽的内侧,第一凸筋紧压在隔膜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上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槽,连接环嵌入第二定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上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凸筋,第二凸筋位于第二定位槽的内侧,第二凸筋紧压在隔膜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水孔位于桶体的顶部,第二过水孔位于桶体的底部,隔膜横向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过水孔位于桶体的底部,第二过水孔位于桶体的顶部,隔膜横向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位于桶体的顶部,隔膜纵向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位于桶体的底部,隔膜纵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净水滤芯和储水桶,净水滤芯具有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储水桶采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净水储水桶,第一过水孔、纯水出水口和水龙头相互连通,第二过水孔与浓水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水孔通过浓水管与浓水出水口连通,浓水管上设有双向电磁阀,双向电磁阀还连接有排水管,双向电磁阀在水龙头打开后将第二过水孔与浓水出水口连通,双向电磁阀在水龙头关闭后将第二过水孔与排水管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第二过水孔将液体通入平衡腔,使得隔膜两侧均是液体,对隔膜的作用力更显著,隔膜不再纯粹受纯水进水产生的压力实现变形,随着平衡腔内的液体量变化,平衡腔内的压力变化会带动隔膜变形,进一步使纯水腔的体积变化,使得隔膜形变能有更好的主动性,降低纯水进水的背压,确保净水机的制水效率;当平衡腔的液体全部排水,纯水可以几乎完全占据整个桶体的内部空间,因此纯水的储水量得到大大增加,提高桶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平衡腔位于纯水腔上方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位于桶体顶部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位于桶体底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储水桶,包括桶体1,桶体1内设有隔膜2,桶体1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连接将隔膜2夹紧密封固定,隔膜2与第一部分11形成纯水腔101,隔膜2与第二部分12形成平衡腔102,第一部分11上设有与纯水腔101连通的第一过水孔111,第二部分12设有与平衡腔102连通的第二过水孔121。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过水孔121将液体通入平衡腔102,使得隔膜2两侧均是液体,对隔膜2的作用力更显著,隔膜2不再纯粹受纯水进水产生的压力实现变形,随着平衡腔102内的液体量变化,平衡腔102内的压力变化会带动隔膜2变形,进一步使纯水腔101的体积变化,使得隔膜2形变能有更好的主动性,降低纯水进水的背压,确保净水机的制水效率;当平衡腔102的液体全部排水,纯水可以几乎完全占据整个桶体1的内部空间,因此纯水的储水量得到大大增加,提高桶体1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平衡腔102可以接入浓水,也可以接入原水,适用范围广。

为了确保隔膜2的密封固定可靠性,隔膜2的边缘设有连接环21,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对称设置并夹紧连接环21将隔膜2密封固定。连接环21具有一定强度,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夹紧连接环21可以使连接环21成为密封圈,实现三者的密封连接,而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对称设置,使得纯水腔101与平衡腔102可以获得相接近的体积大小,使得平衡腔102的液体量能一直随着纯水腔101的纯水量变化而变化,降低纯水腔101进水时受到的背压影响。

为了方便装配,第一部分11上与第二部分12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112,连接环21嵌入第一定位槽112中。连接环21与第一定位槽112配合,增加两者连接的可靠性,同时提高接触面积,增加密封性。而为了进一步增强连接效果及密封效果,可以在第一部分11上与第二部分12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凸筋113,第一凸筋113位于第一定位槽112的内侧,第一凸筋113紧压在隔膜2上。

同样的道理,第二部分12上与第一部分11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槽122,连接环21嵌入第二定位槽122中。第一部分11上与第一部分11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凸筋123,第二凸筋123位于第二定位槽122的内侧,第二凸筋123紧压在隔膜2上。

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焊接固定,装配方式简单、快捷。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法兰等方式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水孔111位于桶体1的顶部,第二过水孔121位于桶体1的底部,隔膜2横向设置。这样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横向连接,便于两者对齐定位并实现安装。第一过水孔111和第二过水孔121均设置一个,即纯水进水、出水均通过第一过水孔111,浓水或原水进水、出水均通过第二过水孔121,当然可以理解的,第一过水孔111也可以设置两个,一个用于进水,另一个用于出水,同样的,第二过水孔121也可以设置两个,一个用于进水,另一个用于出水。

可以理解的,第一过水孔111位于桶体1的底部,第二过水孔121位于桶体1的顶部,即平衡腔102位于纯水腔101的上方,隔膜2横向设置,如图3所示;或者,如图4所示,第一过水孔111和第二过水孔121位于桶体1的顶部,隔膜2纵向设置;或者,如图5所示,第一过水孔111和第二过水孔121位于桶体1的底部,隔膜2纵向设置。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如图6所示,包括净水滤芯3和储水桶,净水滤芯3具有原水进水口31、纯水出水口32和浓水出水口33,储水桶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净水储水桶,第一过水孔111、纯水出水口32和水龙头4相互连通,第二过水孔121与浓水出水口33连通。本实施例以反渗透滤芯为例,原水依次流经PP棉滤芯51、CTO滤芯52,再通过进水电磁阀61控制和增压泵7增压后通过原水进水口31流入反渗透滤芯。为增加过滤效果,可以在水龙头4的上游侧再设置活性炭滤芯53。

为实现自动控制,第二过水孔121通过浓水管81与浓水出水口33连通,浓水管上设有双向电磁阀62,双向电磁阀62还连接有排水管82,双向电磁阀62在水龙头4打开后将第二过水孔121与浓水出水口33连通,此时纯水腔101的纯水向外流出并流向水龙头4,因此要向平衡腔102内进浓水,促进纯水出水,保持出水速率,所以让双向电磁阀62将第二过水孔121与浓水出水口33连接,双向电磁阀62在水龙头4关闭后将第二过水孔121与排水管82连通,此时纯水腔101不再向外出水,而是纯水流入,为了降低背压影响,此时平衡腔102内的浓水要向外流出,因此将第二过水孔121与排水管82连通,此时浓水出水口33可以通过冲洗电磁阀63排出至水桶以便其他用途或者直接排至下水道8,也可以通过双向电磁阀62与排水管82连通,排水管82可以连通至水桶储水或者直接连通至下水道8。可以在第一过水孔与纯水出水口之间设置流量计64。

另外,除了反渗透滤芯,净水滤芯也可以采用纳滤芯,相应可以减少增压泵。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