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759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式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浮床,尤其涉及一种管式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控制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不仅需要提升污水的收集处理水平,需要利用河湖、池塘等地表水体强化水质的原位净化。

生物净水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有效和经济的水体修复技术,而其中生态浮床技术具有原位处理、不另外占有土地、管理及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诸多优势,因此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

传统的生态浮床技术受制于植物根系可供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非常有限,加之浮床中植物根系及其附着微生物的抗温度冲击能力较差,生态浮床中微生物的数量缺乏,种类相对单一,生长缓慢,导致净水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管式生态浮床,为生态浮床中微生物提供附着基质,且对植物根系及其附着微生物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以增加生态浮床的净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式生态浮床,用于为微生物提供附着基质,且对植物根系及附着的微生物有保温作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本体和净水装置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植物多为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

其中,上述净水装置为管道造型,安装于浮床本体内;

上述净水装置内填充有种植用基质;

上述净水装置上设有若干通孔,植物通过通孔种植于基质内。

通孔的数量以床体的面积和使用的需要布置,一般为均匀的布置于管体表面,其大小不一,一方面可以作为通气呼吸孔,另一方面可以种植各类植物。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浮床本体包括浮床架体和承载组件;

上述承载组件固定于浮床架体的内侧,用于承载管式净水装置;

上述净水装置通过承载组件固定于浮床架体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承载组件为网状结构。优选为PE网材质,该PE网具有重量小、强度大、寿命长的特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净水装置为螺旋式的管道,由内向外盘绕式的分布于承载组件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净水装置为双层结构的管道,两层管材之间设有中空隔热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浮床架体通过能浮于水面上的材料或结构制造而成;该可浮于水面上的材料有橡胶,浮板板材,塑料泡沫等材料;

上述净水装置为具有保温性能的管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浮床架体由浮床框体和漂浮填料组成;

上述漂浮填料为能浮于水面上的材料(如:橡胶,浮板板材,塑料泡沫等),填充于浮床框体内或环绕的设置于框体上。

例如:其结构可以为由橡胶轮胎围起的框架结构,由于橡胶轮胎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稳定性和保温性,入水不会下沉,因此橡胶轮胎能直接浮在水上;橡胶轮胎也可采用废弃的轮胎,实现废物利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净水装置由PE材料制造而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净水装置为厚度为0.5-1.5mm的PE管,此类PE管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其厚度最优选为0.5mm。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通孔上设有可开合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植物的位置,避免小型或初种入的植物在水体沉浮的过程中漂浮出基质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可避免未种植植物的通孔内的基质漂浮出的情况。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限位机构为分布于通孔两侧的固定钩和罩网,用于网住通孔的位置,避免基质或植物的损失。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种植用基质为多孔轻质基质。该多孔材料可为微生物附着提供载体;同时可有效地阻隔热量的固体传导和液体传导。

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式生态浮床,该浮床包括浮床框体、承载组件、管式净水装置和所种植物;浮床框体和承载组件构成浮床本体,管式净水装置由浮床本体承托;管式净水装置以PE管为主体,管内填充轻质多孔基质,PE管开孔,孔内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可以使鸢尾、千屈菜、花叶美人蕉等植物量大、根系发达、根茎繁殖能力强、植株优美的植物。

通过在PE管中填充轻质多孔基质,既提供了水生植物根系生长载体,又增加了微生物附着面积;温度下降时,PE管和其填充的轻质多孔基质以及浮体,为生态浮床内水生植物及其附着微生物提供了保温作用,增加了生态浮床的抗温冲击能力,提高了生态浮床的净水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1、实施例所涉及的管式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实施例所涉及的管式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式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体1、承载组件2、管式净水装置3和所种植物4;

浮床框体1和承载组件2构成了浮床本体,该浮床本体用于承托管式净水装置3,植物4种植于管式净水装置3内;

其中,浮床框体1为环形结构,由橡胶轮胎环绕而成,可自主的漂浮于水面上;

承载组件2为PE网,布置于浮床框体1的内侧;

管式净水装置3为螺旋型的PE管,盘绕式的装载于承载组件2上;

如图2所示,管式净水装置3以PE管31为主体,管内填充轻质多孔基质32,PE管上开设多个通孔33,通孔33内种植有水生植物4。

在本实施例中,水生植物可以是鸢尾、千屈菜、花叶美人蕉等植物量大、根系发达、根茎繁殖能力强、植株优美的植物。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例:

上海某生态园内塘水质净化工程,布置本实用新型300m2,水面覆盖率为15%。

将本实施例的管式生态床安放于水塘内进行水质净化实验,选取管式净水装置3内的点作为系统中点B,并选取浮床外的点,作为对照点A。

经检测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23.1±7.9%、18.7±6.3%、28.5±12.1%和17.5±8.3%;结果表明,该生态浮床较好的改善了水体水质。

对A点、B点水温进行测量,管式净水装置3内水温比外部水体平均高出1.2±0.8℃,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生态床其保温效果较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