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瓶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691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瓶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瓶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瓶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玻璃瓶加工生产技术的发展,对玻璃瓶清洗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玻璃瓶清洗装置,多为普通的刷头结构,其多存在使用不方便,清洗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瓶清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清洗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瓶清洗装置,包括吸附在玻璃瓶底部中心处的吸盘,吸盘的上端与倒圆锥形的内筒相连接,玻璃瓶的口部边缘处连接有圆环形的外扣环,外扣环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卡环,卡环卡设在玻璃瓶口部边缘处的外部,外扣环的上表面的高度与内筒的上表面的高度相同,外扣环和内筒上部的圆环形空隙中设置有对应玻璃瓶的瓶颈部分的圆弧形的上弧板,上弧板的下面连接有对应玻璃瓶的瓶身部分的圆弧形的下弧板,上弧板和下弧板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清洁棉层,清洁棉层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清洁刷层,上弧板外侧的清洁刷层与玻璃瓶的瓶颈部分相接触,下弧板外侧的清洁刷层与玻璃瓶的瓶体部分相接触,上弧板的上面连接有把手。

可选地,上弧板和下弧板的内表面位于同一个圆弧面内。

可选地,把手为圆弧形板。

可选地,把手与上弧板为同心结构。

可选地,吸盘的横截面为圆形。

可选地,清洁棉层为圆弧形层面。

可选地,清洁刷层为圆弧形层面。

可选地,清洁刷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清洁球。

可选地,清洁球为半圆形。

可选地,清洁球的外表面设置有绒毛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清洗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清洗效率低的问题,其使用方便,清洗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清洗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清洗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为玻璃瓶,2为吸盘,3为内筒,4为外扣环,5为上弧板,6为下弧板,7为清洁棉层,8为清洁刷层,9为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玻璃瓶清洗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吸附在玻璃瓶1底部中心处的吸盘2,吸盘2的上端与倒圆锥形的内筒3相连接,玻璃瓶1的口部边缘处连接有圆环形的外扣环4,外扣环4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卡环,卡环卡设在玻璃瓶1口部边缘处的外部,外扣环4的上表面的高度与内筒3的上表面的高度相同,外扣环4和内筒3上部的圆环形空隙中设置有对应玻璃瓶1的瓶颈部分的圆弧形的上弧板5,上弧板5的下面连接有对应玻璃瓶1的瓶身部分的圆弧形的下弧板6,上弧板5和下弧板6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清洁棉层7,清洁棉层7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清洁刷层8,上弧板5外侧的清洁刷层8与玻璃瓶1的瓶颈部分相接触,下弧板6外侧的清洁刷层8与玻璃瓶1的瓶体部分相接触,上弧板5的上面连接有把手9。

可见,本实施例的玻璃瓶清洗装置,通过旋转把手9,能够带动上弧板5和下弧板6沿着外扣环4和内筒3之间的间隙转动,从而使得清洁刷层8和清洁棉层7对玻璃瓶1的瓶颈和瓶身部分进行清洗,内筒3通过吸盘2固定在玻璃瓶1的底部,外扣环4通过卡环卡设在玻璃瓶1的瓶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清洗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结构,上弧板5和下弧板6的内表面位于同一个圆弧面内。把手9为圆弧形板。把手9与上弧板5为同心结构。吸盘2的横截面为圆形。清洁棉层7为圆弧形层面。清洁刷层8为圆弧形层面。清洁刷层8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清洁球。清洁球为半圆形。清洁球的外表面设置有绒毛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清洗装置,主要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其他未提及的功能、部件及结构,在需要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部件及结构进行实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