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调蓄池的移动式初期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982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合调蓄池的移动式初期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合调蓄池的移动式初期雨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初期雨水指的是降雨初期的雨水,因其溶解了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降落地面后又会沾染地表污染物。一些工业区的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甚至超过了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这些雨水直排入河道或自然收纳水体后,会给水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由于我国目前的污水处理厂在进行规划时,没有考虑到截流雨水的用地,若将截流的初期雨水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一起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进行处理后排放,势必会极大的增加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和处理成本。

城市初期雨水的量大汇水时间短,基本上是先将初期雨水用调蓄池收集存储,再利用处理设施处理。但是由于早期污水处理厂设计时没有考虑雨水部分,需要污水处理厂处于未饱和状态下处理,而且水处理厂处理时需要长距离铺设管道,而且雨水处理存在不确定性,处理起来相对繁琐。

沉淀工艺是现下应用最广泛的水处理工艺单元,可用于各种场合的固液分离,在重污染的去除中具有最高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也是初期雨水集中处理常用工艺,但传统沉淀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且在处理里区域内多点调蓄池时,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雨水处理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处理灵活、运行消耗较低、沉淀效率高、水质优异稳定的配合调蓄池的移动式初期雨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种配合调蓄池的移动式初期雨水处理装置,包括车载平台,在车载平台上设置有反应单元、沉淀单元、介质回收单元、污泥脱水单元、加药单元和自控单元;所述反应单元与沉淀单元连通,沉淀单元通过介质回收单元与污泥脱水单元连通,加药单元通过自控单元控制向反应单元投加药剂;

所述介质回收单元包括污泥泵一、水力旋流器、磁粉回收机和污泥暂存池,沉淀单元的底部通过污泥泵一与水力旋流器连通,水力旋流器的磁粉出口将回收的磁粉回流至反应单元,水力旋流器的污泥出口端与磁粉回收机连通,磁粉回收机回收磁粉后排至反应单元、剩余污泥排至暂存池,污泥暂存池通过污泥泵二与污泥脱水单元连通。

进一步限定,所述反应单元包括混凝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混凝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通过管道连通,絮凝反应池与沉淀单元连通,在混凝反应池的进水端设置有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的进水端设置提篮格栅,在混凝反应池内设置有快速搅拌机。

进一步限定,在混凝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圆弧面导流板。

进一步限定,所述沉淀单元包括底部的泥水排放口,泥水排放口连接两分支路,一支路将泥水回流至混凝反应池,另一支路通过管道与水力旋流器连通。

进一步限定,所述絮凝反应池内设置有快速搅拌机和至少1个导流筒,快速搅拌机设置在导流筒的内腔。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流筒的中心轴与絮凝反应池的进液口中心线垂直。

进一步限定,在沉淀单元内设置有预沉区,在预沉区设置有水力隔墙和淹没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合调蓄池的移动式初期雨水处理装置将水处理设施集成在车载平台上,可以灵活移动,降低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和运行费用,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沉淀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优异、抗冲击能力强、操作灵活可靠、节约运行消耗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配合调蓄池的移动式初期雨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絮凝反应池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可知,本实施例的配合调蓄池的移动式初期雨水处理装置包括车载平台1、反应单元、沉淀单元4、介质回收单元、污泥脱水单元8、加药单元10和自控单元11,反应单元、沉淀单元4、介质回收单元、污泥脱水单元8、加药单元10和自控单元11都安装在车载平台1上,自控单元11控制反应单元、沉淀单元4、介质回收单元、污泥脱水单元8、加药单元10的带电设备的远程控制。

其中,本实施例反应单元包括混凝反应池2和絮凝反应池3,在混凝反应池2的进水端设置有管道混合器9,在管道混合器9的进水端安装提篮格栅15,利用提篮格栅15对收集的初期雨水进行粗过滤,将大颗粒杂质去除,以免影响后续管道混合器9等装置的正常运行。混凝反应池2和絮凝反应池3通过管道连通,在混凝反应池2和絮凝反应池3内均安装有快速搅拌机32,如图3所示,在絮凝反应池3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一个导流筒31,导流筒31的中心轴与絮凝反应池3侧壁上的进液口中心线垂直,快速搅拌机32安装在导流筒31的内腔中部,在混凝反应池2和絮凝反应池3的底部沿着侧壁安装有圆弧面导流板12,以防止反应池内的污泥和磁粉堆积。导流筒31内部絮凝速度快,搅拌机进行搅拌和提升将絮凝反应池3的混合液充分搅拌混合,并推动混合液在反应器内不断循环流动,促使体积较大、密实、均匀的矾化的形成,利于后续沉淀。

加药单元10通过自控单元11控制分别向混凝反应池2和絮凝反应池3中投加药剂。

絮凝反应池3的后端是沉淀单元4,沉淀单元4包括沉淀池以及安装在沉淀池下部的刮泥机和固定在沉淀池上部的斜板,在沉淀池与絮凝反应池3连通的区域设置有预沉区41,在预沉区41设置有淹没堰和水力隔墙42,使絮凝水通过水力隔墙42和淹没堰进入预沉区41,因加载后的絮体比重较大,具有极好的沉淀性能,可使绝大部分的悬浮固体在该区沉淀(超过90%)并浓缩。在沉淀池的底部设计为漏斗状,在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排泥口,清水在沉淀池的上部出水口直接排出,污泥沉积在沉淀池底部,夹带泥水的污泥通过排泥口排出后分为两个支路,一个分支路通过污泥泵一13和管道输送直接回流至混凝反应池2,提高药剂反应效率,节约药剂使用量,提高沉淀效果。另一分支路通过管道与水力旋流器6连通,通过水力旋流器6分离,将磁粉从底部分离出来通过磁粉出口直接返回至混凝反应池2中回用,将夹带少量磁粉的剩余污泥排至磁粉回收机7中进一步磁泥分离,所分离的磁粉直接回流至混凝反应池2中,剩余污泥从磁粉回收机7出口自流至污泥暂存池5,当污泥液面达到设定高度,污泥泵二14开启,将污泥推送至污泥脱水单元8进一步脱水处理。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刮泥机是带有栅条的刮泥机,提高污泥浓缩效果。浓缩污泥的浓度一般都达到10-20g/L。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斜板倾斜45°,一方面提高了水力上升流速,节约占地;另一方面将预沉区41逃逸的剩余矾花进一步分离,保证优异的澄清出水。整个斜板区的均匀配水非常重要,可以避免水流短路,使沉淀在最佳状态下完成。

在混凝反应池2和絮凝反应池3内人工定期投加磁粉,待沉淀水与投加的混凝剂进行混凝反应,同时与回收的介质/污泥和补充的介质进行充分的接触,反应1-2分钟后进入絮凝反应池3,待絮凝混凝水在絮凝反应池3内与投加的磁粉、絮凝剂、回收的介质和回流污泥充分的搅拌混合,并不断循环流动,形成体积较大、密实、均匀的矾化,絮凝水绝大部分的悬浮固体在预沉区41沉淀并浓缩,再利用沉淀池内的斜板组合将清水分离后排出,沉淀的污泥一部分直接回流回用,一份部分进一步利用介质回收单元进行磁粉分离,水力旋流器6和磁粉回收机7组合而成的介质回收大大增加了介质的回收效率,也为系统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类型的介质提供了可能性,分离磁粉后的剩余污泥从磁分离机出口自流至污泥暂存池5,当污泥液面达到设定高度,污泥泵二14开启,将污泥送至污泥脱水单元8。

上述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连接方式和部件结构均属于常规技术,而且上述实施例仅属于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