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402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养猪场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是养猪场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养猪场作为常见的畜牧产业之一,对于一些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养猪场而言,其每日产生的粪便和清洗污水的量巨大,虽然目前沼气发酵技术已经非常普遍了,但是由于沼气发酵的周期较长,因此对于养猪场而言,将猪粪便和清洗污水全部用于沼气发酵显然实现起来需要耗费巨量资金以及占用大量的场地,针对与该情况,显然需要对其进行污水处理优化,使猪粪便和清洗污水一方面能够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不污染环境和提高二次经济效益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可靠、节约能源和环保无污染的养猪场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养猪场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收集池、调节池、中和池、发酵池、沼气储罐、压滤装置、烘干装置、过滤塔和清水蓄积池,所述的养猪场污水通过排污管输入收集池的进料口,收集池的出料口与其进料口设置侧相对且通过管路与调节池的进料口连接,收集池内沿其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间隔设有将收集池分隔成若干个容纳区间的若干个隔板,所述若干个隔板的上部均固定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上端竖直延伸至收集池上部,所述容纳区间的底部通过沉淀物排出管与发酵池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发酵池的上部通过输气管与沼气储罐连接并用于沼气的传输,所述的调节池设有第一出料口并与中和池的进口管路连接,所述中和池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从过滤塔上部的进口输入过滤塔,过滤塔的下部设有滤液出口并通过管路与清水蓄积池连接,将过滤后的滤液输送至清水蓄积池,所述压滤装置的进料口与发酵池下部的沼液出口管路连接,所述压滤装置设有压滤液出口和滤渣出口,所述的压滤液出口通过管路将压滤液输送至调节池,所述的滤渣出口通过传送装置与烘干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的管路上均设有辅助物料传输的泵。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池还设有用于排出沉淀物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的第二出料口设于调节池的下部且通过管路与压滤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调节池的第一出料口设于调节池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中和池的下部还设有用于排出沉淀物的沉淀物出口并通过管路与压滤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过滤塔包括第一过滤塔和第二过滤塔,所述第一过滤塔上部的进口与中和池的出料口管路连接,第一过滤塔下部的出口与第二过滤塔上部的进口管路连接,第二过滤塔下部的滤液出口与清水蓄积池管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过滤塔为砂滤塔,所述的第二过滤塔为活性炭过滤塔。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隔板上部的过滤网的网孔孔径沿接近收集池出料口方向依序减小。

进一步,所述的清水蓄积池内设有水质检测器。

进一步,所述容纳区间的下部为漏斗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沉淀物排出管与发酵池连接的管路上设置的泵为污泥泵。

进一步,所述的滤渣出口通过传送带与烘干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养猪场污水输入到收集池中进行中转,其中收集池沿其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间隔设有将收集池分隔成若干个容纳区间的若干个隔板,使得进入收集池的污水能够被隔板上的过滤网逐级过滤,其中液态部分能够通过滤网进入下一级容纳区间,而大颗粒杂质和污泥被阻隔而沉降在容纳区间下部,再经容纳区间底部的沉淀物排出管输送至发酵池内,由于经沉淀的杂质和污泥的含水率较高且能够适于发酵细菌发酵,因此不仅容易被管路上的泵抽吸至发酵池内,而且经发酵产生的沼气量也会高于传统的将污水和沉淀物一并进行发酵的模式,使得发酵池能够迅速发酵产生大量沼气和充分利用收集池内的沉淀物,另外,经发酵后的沼渣还可以同压滤装置压滤后,再烘干制成肥料进行蔬菜及其他农作物的施肥,产生二次经济效益,而收集池内经过滤的清液和压滤装置压滤后的压滤液可以通入到调节池中进行人工加药处理,使其重金属沉淀,减少重金属含量,再将沉淀物输入压滤装置压滤,而经调节池调节后的液相物料可以再通过泵送入中和池中加入pH调节剂进行调节pH,使其经处理后可以再通过过滤塔过滤成可以重复循环利用的清水,一方面可以回用做养猪场的场地清洗水或者养猪场周边植被、蔬菜的浇灌水,从而节约水资源,节约运营成本,另外可以在清水蓄积池内设置水质检测器来进行监控清水蓄积池的水质情况,以进行清水的可靠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简要示意图,其中部分装置为剖切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收集池的简要结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收集池1、调节池2、中和池3、发酵池4、沼气储罐5、压滤装置6、烘干装置7、过滤塔8和清水蓄积池9,所述的养猪场污水通过排污管13输入收集池1的进料口,收集池1的出料口与其进料口设置侧相对且通过管路与调节池2的进料口连接,收集池1内沿其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间隔设有将收集池分隔成若干个容纳区间的若干个隔板11,所述若干个隔板11的上部均固定有过滤网12且过滤网12的上端竖直延伸至收集池1上部,为了提高过滤效果,所述若干个隔板11上部的过滤网12的网孔孔径沿接近收集池2出料口方向依序减小,所述容纳区间的底部通过沉淀物排出管15与发酵池4的进料口连接,为了避免沉淀物过度沉积和提高输送效率,所述容纳区间的下部为漏斗形结构14,进一步,所述沉淀物排出管15与发酵池4连接的管路上设置的泵为污泥泵100,所述发酵池4的上部通过输气管与沼气储罐5连接并用于沼气的传输,所述的调节池2设有第一出料口并与中和池3的进口管路连接,所述中和池3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从过滤塔8上部的进口输入过滤塔8,过滤塔8的下部设有滤液出口并通过管路与清水蓄积池9连接,将过滤后的滤液输送至清水蓄积池9,所述压滤装置6的进料口与发酵池4下部的沼液出口管路连接,所述压滤装置6设有压滤液出口和滤渣出口,所述的压滤液出口通过管路将压滤液输送至调节池2,所述的滤渣出口通过传送装置105与烘干装置7的进料口连接,优选的,所述的传送装置105为传送带,另外,所述的管路上均设有辅助物料传输的泵101、102、103、104、106、107。

其中,所述的调节池2还设有用于排出沉淀物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的第二出料口设于调节池2的下部且通过管路与压滤装置6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调节池2的第一出料口设于调节池2的中部,另外,所述中和池3的下部还设有用于排出沉淀物的沉淀物出口并通过管路与压滤装置6的进料口连接。

为了提高过滤效果,所述的过滤塔8包括第一过滤塔81和第二过滤塔82,所述第一过滤塔81上部的进口与中和池3的出料口管路连接,第一过滤塔81下部的出口与第二过滤塔82上部的进口管路连接,第二过滤塔82下部的滤液出口与清水蓄积池9管路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过滤塔81为砂滤塔,所述的第二过滤塔82为活性炭过滤塔。

为了监控清水蓄积池9内水的质量,进一步,所述的清水蓄积池9内设有水质检测器91。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养猪场污水输入到收集池2中进行中转,其中收集池2沿其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间隔设有将收集池分隔成若干个容纳区间的若干个隔板11,使得进入收集池2的污水能够被隔板11上的过滤网12逐级过滤,其中液态部分能够通过滤网进入下一级容纳区间,而大颗粒杂质和污泥被阻隔而沉降在容纳区间下部,再经容纳区间底部的沉淀物排出管输送至发酵池4内,由于经沉淀的杂质和污泥的含水率较高且能够适于发酵细菌发酵,因此不仅容易被管路上的泵抽吸至发酵池4内,而且经发酵产生的沼气量也会高于传统的将污水和沉淀物一并进行发酵的模式,使得发酵池4能够迅速发酵产生大量沼气和充分利用收集池内的沉淀物,另外,经发酵后的沼渣还可以同压滤装置6压滤后,再烘干制成肥料进行蔬菜及其他农作物的施肥,产生二次经济效益,而收集池内经过滤的清液和压滤装置压滤后的压滤液可以通入到调节池中进行人工加药处理,使其重金属沉淀,减少重金属含量,再将沉淀物输入压滤装置压滤,而经调节池调节后的液相物料可以再通过泵送入中和池中加入pH调节剂进行调节pH,使其经处理后可以再通过过滤塔过滤成可以重复循环利用的清水,一方面可以回用做养猪场的场地清洗水或者养猪场周边植被、蔬菜的浇灌水,从而节约水资源,节约运营成本,另外可以在清水蓄积池9内设置水质检测器91来进行监控清水蓄积池9的水质情况,以进行清水的可靠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案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规范内,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