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铝壳清洗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3744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铝壳清洗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铝壳清洗篮。



背景技术:

铝壳是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件,刚加工完成的铝壳,携带有大量的杂质,如金属屑、电解液等,如不清洗干净,将会严重影响电池的质量,甚至有导致电池爆炸的危险。因此,铝壳清洗是电池加工中一道重要的工序。

在清洗铝壳的过程中,主要使用清洗篮对铝壳进行承放和固定。现有的清洗篮为根据具体产品的尺寸设计,只能专款专用,即每一款产品对应一种清洗篮,导致清洗篮众多,存放及管理不便。清洗篮通过整体焊接后外表面喷塑而成,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外层包胶容易损坏,且不易更换维护。此外,清洗篮的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清洗后的产品外观损伤,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洗篮,可灵活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尺寸铝壳,方便管理和维护,且清洗后的产品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池铝壳清洗篮,包括:大体呈方形的底框和竖直设置在底框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定位基准板,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基准板和第二定位基准板;沿横向排列于所述定位基准板上的横向档杆和沿纵向排列于所述定位基准板上的纵向档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基准板上用于固定所述横向档杆和纵向档杆的档杆压板;以及,用于在竖直方向对铝壳限位的上盖。

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基准板的一侧排列有“U”型槽,所述第二定位基准板上形成有通孔,所述横向档杆和纵向档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基准板的通孔,另一端架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基准板的“U”型槽上。

具体的,所述底框包括一组沿横向设置的定位基准板,所述定位基准板上排列有用于支撑铝壳的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横向档杆、纵向档杆和底框的支撑杆的表面套有若干橡胶圈。

具体的,所述支架上焊接有压板支架,所述压板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压紧所述档杆压板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铝壳清洗篮,可根据不同铝壳的大小,调整横向档杆、纵向档杆和底框的支撑杆的位置,实现对各种型号的铝壳的准确定位清洗,通用性强,有效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横向档杆、纵向档杆和支撑杆上套有橡胶圈,可防止清洗时铝壳发生碰撞损伤表面,且更换便捷,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铝壳清洗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铝壳清洗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铝壳清洗篮的第一定位基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铝壳清洗篮的第二定位基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铝壳清洗篮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铝壳清洗篮的压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和附图仅用于解释说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框7和支架12,底框7大体呈方形,支架11竖直设在底框7的四个角部上。底框7和支架11上分别设有定位基准板;其中,底框7沿横向设有一组定位基准板,该定位基准板上纵向排列有多条支撑杆1;支架11沿横向和纵向分别设有一组定位基准板,两组定位基准板围合成方形,横向定位基准板上设有多条横向档杆6,纵向定位基准板上设有多条纵向档杆5。

定位基准板可通过螺栓和焊接等本领域常用方式与底框7和支架11连接。每组定位基准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基准板4和第二定位基准板8;第一定位基准板4的一侧排列有“U”形槽401,第二定位基准板8上设有通孔801;横向档杆6、纵向档杆5和支撑杆1的一端插入通孔801中,另一端架设在“U”形槽401内。横向档杆5和纵向档杆5相互交叉对铝壳在水平方向形成限位,支撑杆1用于支撑铝壳。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铝壳的实际大小,调节横向档杆6、纵向档杆5和支撑杆1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型号的铝壳。

在第一定位基准板4上方设有可分离连接的档杆压板3,档杆压板3通过支架11上的压板支架10固定。具体的,压板支架10呈“L”形,其一端与支架11焊接,另一端设有螺栓101并延伸至档杆压板3的上方。实际使用时,把档杆压板3放置在第一定位基准板4上,通过旋紧压板支架10的螺栓101使档杆压板3紧压在第一定位基准板4的“U”形槽401上,以防止横向档杆6和纵向档杆5在清洗过程中松脱。

横向档杆6、纵向档杆5和支撑杆1的表面套有多组橡胶圈9,可防止铝壳在清洗过程中因碰撞而产生损伤。另一方面,橡胶圈9可轻易拆卸更换,使维护更方便。

上盖2可扣合于支架11上,对铝壳在竖直方向形成限位,防止铝壳上浮相互碰撞。

在本实施例中,底框7、支架11、横向档杆6、纵向档杆5、支撑杆1、定位基准板、档杆压板3、压板支架10和上盖2均使用不锈钢制成。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