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进水的抗压民用成品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1103发布日期:2018-06-12 22:16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向进水的抗压民用成品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粪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向进水的抗压民用成品化粪池。



背景技术:

现有化粪池的进水口只有端头的一个,在实际安装使用时,有时我们会遇到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垂直的情况,现有技术是采用多个弯管,将管道方向弯折后连接,一方面这使安装更为麻烦,另一方面弯管处容易堵塞,故障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向进水的抗压民用成品化粪池,可以从侧向往化粪池内部供水,不再需要用多个弯管将管道转向,使用更方面,故障率也更低,通过在隔板的另一端加入承插,使弯管的连接更加稳定,而且承插法兰状挡边上设置防滑凸条,与过水孔上的防滑凹槽形成配合,可防止弯管转动,维持最佳使用姿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向进水的抗压民用成品化粪池,包括主体,主体进水端的端头设置有进水口,主体内设置有隔仓板,主体进水端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侧向进水口,且进水口和侧向进水口均为未挖通状态,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挖通,如果提前挖通,使用时还需要将不需要的口封住;所述的侧向进水口为圆形孔,且侧向进水口的中心轴线与进水口的中心轴线共面且垂直。

所述的隔仓板包括包括隔板、过水孔和弯管,所述的过水孔设置在隔板中上部,所述的弯管设置在过水孔前侧面;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加强带,所述的加强带为隔板通过注塑或压塑形成的槽;所述过水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凹槽,过水孔的后侧面设置有承插,过水孔下方设置有用于底部废渣流动的保护孔;所述的承插呈环形,承插前端设置有接筒,承插法兰状挡边侧面设置有凸条,承插后端为法兰状挡边;所述的接筒从过水孔中穿过,且凸条与凹槽配合,用于避免承插旋转;所述的弯管套在接筒外部,由于承插不能旋转,从而也使得弯管不能旋转。

优选的,所述的侧向进水口周围的主体部分为竖直平面。

优选的,所述的凹槽数量为四,四个凹槽分布在过水孔内壁的上、下、左、右方向,使装置更加可靠稳定。

优选的,所述的加强带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向进水的抗压民用成品化粪池,可以从侧向往化粪池内部供水,不再需要用多个弯管将管道转向,使用更方面,故障率也更低;

(2)通过在隔板的另一端加入承插,使弯管的连接更加稳定,而且承插法兰状挡边上设置防滑凸条,与过水孔上的防滑凹槽形成配合,可防止弯管转动,维持最佳使用姿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隔仓板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面的断面示意图;

图5是隔板示意图;

图6是承插主视图;

图7是承插侧视图;

图中:1-主体,2-进水口,3-侧向进水口,4-隔仓板,41-隔板,42-过水孔,43-承插,4-弯管,45-保护孔,411-加强带,421-凹槽,431-接筒,432-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向进水的抗压民用成品化粪池,包括主体1,主体1进水端的端头设置有进水口2,主体1内设置有隔仓板4,主体1进水端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侧向进水口3,且进水口2和侧向进水口3均为未挖通状态,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挖通,如果提前挖通,使用时还需要将不需要的口封住;所述的侧向进水口3为圆形孔,且侧向进水口3的中心轴线与进水口2的中心轴线共面且垂直,所述的侧向进水口3周围的主体1部分为竖直平面。

如图3-图7,所述的隔仓板4包括包括隔板41、过水孔42和弯管44,所述的过水孔42设置在隔板41中上部,所述的弯管44设置在过水孔42前侧面;所述隔板41上设置有加强带411,所述的加强带411为隔板41通过注塑或压塑形成的槽,加强带411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所述过水孔42的孔壁上设置有凹槽421,过水孔42的后侧面设置有承插43,过水孔42下方设置有用于底部废渣流动的保护孔45,所述的凹槽421数量为四,四个凹槽421分布在过水孔42内壁的上、下、左、右方向,使装置更加可靠稳定;所述的承插43呈环形,承插43前端设置有接筒431,承插法兰状挡边43侧面设置有凸条432,承插43后端为法兰状挡边;所述的接筒431从过水孔42中穿过,且凸条432与凹槽421配合,用于避免承插旋转;所述的弯管44套在接筒431外部,由于承插不能旋转,从而也使得弯管不能旋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