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分子团水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9416阅读:2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分子团水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是一种小分子团水饮水机。



背景技术:

现代科学已证实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观察到水中水分子之间的结构,普通状态下的水每个水分子团一般有15至20个水分子组成,叫大分子团水,如雨水、湖水、自来水、瓶装水、纯净水、蒸馏水等,天然的小分子团水内5-8个水分子组成,在非常罕有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产地极少。小分子团水是高渗透力、高扩散力、高溶解力、高含氧量、弱碱性的活性水。小分子团水可轻易进入人体细胞,将更多水分和营养带入细胞,同时将废物和毒素代谢排出。并能有效控制人体酸性化和消除引起疾病的自由基。

研究证实,如果给水的能量足以把大分子团水的水分子之间的缔合键——氢键打断,就可以把大分子团水改造成小分子团水。氢键的能量在4-14mm的范围,可以通过电能、磁能、光能、声能、机械能、热能、宇宙能……等不同的手段达到打开氢键获得小分子团水的目的。

目前尚没有简单合理、高效可靠的小分子团的饮水机问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备结构简单且磁化效果好、利用成本低制备出小分子团水,便于人体吸收的小分子团水饮水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分子团水饮水机,包括非受磁体容器,非受磁体容器用于容纳液体;受磁体,受磁体设置于非受磁体容器内,并且受磁体开有放电孔,放电孔产生放电现象进而将水的大分子团细化成小分子团;励磁线圈,励磁线圈固定于非受磁体容器外,并且对受磁体施加交变磁场,非受磁体容器的底面连接有热水阀。

进一步来说,所述非受磁体容器与热水阀之间通过热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热水阀与热水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受磁体为二个,受磁体的下端部相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励磁线圈位于非受磁体容器的底面处。

进一步来说,所述励磁线圈的外表面设有防水层。

进一步来说,所述励磁线圈固定于非受磁体容器的侧壁处或底面处。

进一步来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外壳,非受磁体容器置于外壳内,非受磁体容器与外壳之间通过连接装置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连接装置是螺丝或拉杆。

进一步来说,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铁块,铁块中间开一个洞,非受磁体容器放置在洞里,铁块的边缘与外壳内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受磁体对非受磁体容器内的液体进行快速加热,并且将水的大分子团细化成小分子团,便于人体吸收的作用。另外,受磁体和励磁线圈组合使对非受磁体容器内的液体进一步提升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下是附图标记说明:非受磁体容器1;受磁体2;励磁线圈3;热水管4;连接管5;热水阀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分子团水饮水机,包括非受磁体容器1,非受磁体容器1用于容纳液体;受磁体2,受磁体2设置于非受磁体容器1内,并且受磁体2开有放电孔,放电孔产生放电现象进而将水的大分子团细化成小分子团;励磁线圈3,励磁线圈3固定于非受磁体容器1外,并且对受磁体2施加交变磁场,非受磁体容器1的底面连接有热水阀10。本结构通过受磁体2对非受磁体容器1内的液体进行快速加热,并且将水的大分子团细化成小分子团,便于人体吸收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所述非受磁体容器1与热水阀10之间通过热水管4相连接。其中非受磁体容器1输出的热水通过热水管4输送到热水阀10上,打开热水阀10便能出热水。另外,所述热水阀10与热水管4之间通过连接管5相连接。通过连接管5延伸至外壳的内壁面处,所述受磁体2为二个,受磁体2的下端部相连接,增加受磁面积而有助加热效率。如图2所示,所述励磁线圈3位于非受磁体容器1的底面处,实施多方位加热效果。所述励磁线圈3的外表面设有防水层,起到防导致效果。所述励磁线圈3固定于非受磁体容器1的侧壁处或底面处,起到对受磁体2进行加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还包括外壳,非受磁体容器1置于外壳内,非受磁体容器1与外壳之间通过连接装置相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是螺丝或拉杆。或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铁块,铁块中间开一个洞,非受磁体容器1放置在洞里,铁块的边缘与外壳内壁相连接,起到固定非受磁体容器1的作用和避免非受磁体容器1摇晃。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