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3145发布日期:2018-10-26 21:5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废弃物处置成为越来越关心的热点问题,别墅区、风景旅游区和水源保护区家庭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直接关系着该地区水环境质量的优劣和广大人民的健康。目前,家庭生活污水主要由餐厨废水,洗浴洗衣和冲厕排水构成,污染物组成情况简单,但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家庭污水大多未经过处理就排入化粪池,化粪池仅是对这些生活污水的储存,一段时间之后再将这些未经净化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池塘、湖泊、海洋中去,这是导致环境污染的直接原因。

另外,也有一些预处理装置,如专利申请号CN201620648360.7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设备,包括顶部敞口的槽体及内底面倾斜设置的沉淀池,沉淀池位于内底面高位端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沉淀池内底面低位端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处设置有盖子,出水口处设置有滤网,槽体位于沉淀池出水口的下方,槽体内腔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植物层、能吸附溶解性有机物的第一吸附层、能吸附水中磷的第二吸附层及能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的消毒层,消毒层上设置有清水出口。其存在的问题有:1、槽体位于沉淀池出水口的下方,一方面,污水由上而下进入槽体,直接打在植物上,影响出水口附近植物层的生长;另一方面污水是由上至下、由近至远进行层层处理,会导致较远的地方没有污水到达,使得处理装置没有完全被利用;2、分别设置了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消毒层等,增加了整体成本投入;3、出水口处虽设置有滤网,但是当沉淀池内沉淀物来不及处理时仍存在堵塞的现象。

综上可知,污水处理是急需处理的问题,而现有的处理装置存在着利用率不高、成本投入大和堵塞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污水净化系统,它不仅能自身污水处理装置的利用率高,相应的延长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克服了出水口堵塞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污水净化系统,包括沉淀池和槽体,沉淀池和槽体之间通过水管联通,沉淀池内设有倾斜的内底面,沉淀池位于内底面高位端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沉淀池内底面低位端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处设置有盖子,沉淀池内在出水口处设有滤网,出水口和水管一端连接;槽体位于沉淀池出水口的下方,槽体内设有挡板,挡板与槽体形成基质槽,基质槽至少包括第一基质槽、第二基质槽、第三基质槽和第四基质槽;挡板包括分隔第一基质槽和第二基质槽的第一挡板、分隔第二基质槽和第三基质槽的第二挡板、分隔第三基质槽和第四基质槽的第三挡板;第一挡板设有导通第一基质槽和第二基质槽的通孔,第一挡板的高度高于或等于第二挡板的高度且均高于第三挡板;槽体设有连通第一基质槽的进水口和连通第四基质槽的出水口,进水口与水管出水口连接。

沉淀池内设有倾斜的内底面,沉淀池位于内底面高位端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沉淀池内底面低位端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处设置有盖子,沉淀池内较大的杂质可以沉淀后通过重力的作用经过倾斜的内底面堆积到排污口处,打开盖子便能排除;沉淀池内在出水口处设有滤网,滤网可以在沉淀池内部将整个出水口封闭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保证在杂质很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污水,不会堵塞;第一挡板设有导通第一基质槽和第二基质槽的通孔,这样污水经过第一基质槽可以经过通孔到第二基质槽内;第一挡板的高度高于或等于第二挡板的高度且均高于第三挡板,保证第二基质和第三基质内的污水可以在顶部流入第三基质和第四基质内,由下至上使第三基质和第四基质内的基质充分起到作用,增加基质的利用率,相应的延长了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槽体设有连通第一基质槽的进水口和连通第四基质槽的出水口,保证污水的进入和处理后的流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成本低廉,不仅能自身污水处理装置的利用率高,相应的延长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克服了出水口堵塞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示意图。

图中:1.沉淀池;2.槽体;3.水管;4.内底面;5.出水口;6.排污口;7.盖子;8.滤网;9.第一基质槽;10. 第二基质槽;11. 第三基质槽;12. 第四基质槽;13. 第一挡板;14. 第二挡板;15.第三挡板;16.进水口;17. 第一咬合装置;18.第二咬合装置;19.水龙头;20.浮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净化系统,包括沉淀池1和槽体2,沉淀池1和槽体2之间通过水管3联通,沉淀池1内设有倾斜的内底面4,沉淀池1位于内底面4高位端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5,沉淀池1内底面4低位端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污口6,排污口6处设置有盖子7,沉淀池1内在出水口5处设有滤网8,出水口5和水管3一端连接;槽体2位于沉淀池1出水口5的下方,槽体2内设有挡板,挡板与槽体2形成基质槽,基质槽至少包括第一基质槽9、第二基质槽10、第三基质槽11和第四基质槽12;挡板包括分隔第一基质槽9和第二基质槽10的第一挡板13、分隔第二基质槽10和第三基质槽11的第二挡板14、分隔第三基质槽11和第四基质槽12的第三挡板15;第一挡板13设有导通第一基质槽9和第二基质槽10的通孔,第一挡板13的高度高于或等于第二挡板14的高度且均高于第三挡板15;槽体2设有连通第一基质槽9的进水口16和连通第四基质槽12的出水口5,进水口16与水管3出水口5连接。

沉淀池1内设有倾斜的内底面4,沉淀池1位于内底面4高位端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5,沉淀池1内底面4低位端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污口6,排污口6处设置有盖子7,沉淀池1内较大的杂质可以沉淀后通过重力的作用经过倾斜的内底面4堆积到排污口6处,打开盖子7便能排除;沉淀池1内在出水口5处设有滤网8,滤网8可以在沉淀池1内部将整个出水口5封闭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保证在杂质很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污水,不会堵塞;第一挡板13设有导通第一基质槽9和第二基质槽10的通孔,这样污水经过第一基质槽9可以经过通孔到第二基质槽10内;第一挡板13高于或等于第二挡板14的高度且均高于第三挡板15,保证第二基质10和第三基质11内的污水可以在顶部流入第三基质11和第四基质12内,由下至上使第三基质11和第四基质12内的基质充分起到作用,增加基质的利用率,相应的延长了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槽体2设有连通第一基质槽9的进水口16和连通第四基质槽12的出水口5,保证污水的进入和处理后的流出。

进一步地,沉淀池1具有光滑的内底面4。保证杂质在重力作用下堆积到污水口6,光滑使得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为保证顺利杂质的堆积到污水口6,沉淀池1的内底面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5度—4.5度。

进一步地,沉淀池1的内底面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度。

进一步地,第一基质槽9和第二基质槽10中的基质堆积高度超过所述通孔所在的位置,保证通孔的全部利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水管3与沉淀池1和槽体2通过第一咬合装置17连接,第一咬合装置17连接处装有橡胶圈。保证连接位置的密封性良好。

进一步地,槽体2出水口5安装有第二咬合装置18,第二咬合装置18连接有水龙头19。方便净化后的污水的利用。

进一步地,第一基质槽9、第二基质槽10、第三基质槽11和第四基质槽12上方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浮岛20。浮岛20上种植有植物,在绿化的同时利用植物进一步的对污水起到净化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基质槽9、第二基质槽10、第三基质槽11和第四基质槽12内上方设有生物飘带。污水中的微生物一般带负电荷,而飘带表面交联了一层正电性材料,使飘带表面呈正极性,细菌更容易附着生长,挂膜快;另外,在飘带上可以吸附或者附着很多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以水中的有机物为养料生长,从而达到消耗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的目的。

进一步地,第一基质槽9内基质为沸石,第二基质槽10内基质为细砂,第三基质槽11和第四基质槽12内基质为吸附材料,吸附材料为活性碳、活性氧化铝、硅藻土、沸石粘土矿物、煤灰渣及钢渣的一种或多种。沸石和细沙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后,经过两次吸附材料来进行处理,使得污水处理效果更佳。此外,基质的选择上成本低廉,整个系统较为简单,也一定程度上较少了成本的投入。

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各种改动和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