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絮凝高密度澄清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7215发布日期:2018-08-10 23:0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属于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电絮凝为基础的高密度沉淀池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高密度澄清池是一种紧凑、高效、灵活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广泛应用于各项领域,可用于处理工业和生活污水、饮用水、雨水以及三级废水,这种新型紧凑的水处理工艺在欧美国家非常流行。

高密度澄清池主要由混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初步沉淀区、斜板沉淀区组成,污泥通过底部排出。通过电絮凝工艺可以简化混凝反应区,加快反应进程。另外由于电絮凝工艺的特点,可对于一些有机可致癌污染物的去除,例如染料废水中的苯环或偶氮基团,电絮凝过程可以有效破坏染料中的偶氮基团,同时产生的吸附剂絮体可以吸附废水中的染料,达到脱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絮凝高密度澄清池。以电絮凝为基础,免去絮凝剂的投加,由电化学反应在溶液中产生絮凝剂,达到混凝和絮凝的目的。

技术方案:

一种电絮凝高密度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及沉淀区组成;

所述混凝反应区内交错设置有阳极和阴极;混凝反应区内设置有搅拌机;混凝反应区通过排出口与絮凝反应区连接;

所述絮凝反应区内设置有絮凝反应器;所述絮凝反应器上连接有加药管;絮凝反应器内有叶轮;所述絮凝反应器上部侧壁上有排出口;絮凝反应区与沉淀区通过竖流管路连接;

所述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污泥排出管路,并且通过回流管路连通至絮凝反应器。

所述的电絮凝高密度澄清池,优选地:所述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至阴极板和阳极板。

所述的电絮凝高密度澄清池,优选地:所述混凝反应区前设置有调节池。

所述的电絮凝高密度澄清池,优选地:所述加药管连接至絮凝反应器底部。

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絮凝,实现了以电化学的方法制取絮凝剂,使得絮凝剂与水中污染物更加充分结合,缩短了反应进程,简化了投加絮凝剂的步骤,节省了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絮凝高密度澄清池侧视总图;

图2为混凝反应区;

图3为絮凝反应区;

附图标注:

1混凝反应区;11调节池;12阴极板;13阳极板;14阳极;15阴极;16搅拌机;17进药口;18第一排出口。

2絮凝反应区;21进水管路;22絮凝反应器;23加药管;24叶轮;25第二排出口;26回流管路。

3初步沉淀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是,混凝池中加入极板,在电流的作用下,电解阳极产生金属阳离子,和在阴极电解产生的氢氧根在水中反应,生成金属的聚合物,在絮凝池与水中污染物杂质反应,生成絮状沉淀,在斜管沉淀池沉降,达到污染物去除的目的。

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专利包含1-混凝反应区、2-絮凝反应区、3-沉淀区组成。1-混凝反应区含有11-调节池;12-阴极板;13-阳极板;14阳极;15-阴极;16-搅拌机;17-进药口;18-排出口与2-絮凝反应区相连。水经进水口进入,加入生石灰调节pH后进入混凝反应区。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阳极铁板,与阴极电解水产生的氢氧根反应,生成聚合铁盐,在叶轮的搅拌下,与水中的悬浮物混合凝聚,产生大颗粒悬浮物。

混凝溶液由21-进水管路进入絮凝池,在22-絮凝反应器中经23-加药管加入絮凝剂,在24-叶轮的搅拌下啊,将大颗粒悬浮物凝聚,形成更大的絮体,经上部25-第二排出口排出,竖流进入斜板沉淀池,进入斜板反应池。

在斜板沉淀池底部设置污泥排出管路,部分污泥经26-回流管路回流至絮凝反应器内,与原水混合,增加反应筒内污泥浓度,以提高絮凝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