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6390发布日期:2018-08-08 08:4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线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和大颗粒悬浮物,因此在进行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其重金属和悬浮物去除,以保证外排的废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然而由于传统的废水处理多为将重金属离子直接沉淀,而导致其难以被回用,因此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也给后续的沉淀污泥处理带来许多不便和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废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回收且处理便利、效率高的废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用于线路板生产废水的处理,其包括回收池、沉淀池、处理池和电源,所述回收池上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且连接有废水输入管路,所述回收池的上端还固定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石墨棒,所述石墨棒的一端固定在回收池上端,石墨棒的另一端延伸至回收池下部,其中,至少一个石墨棒与电源的阳极电连接,至少一个石墨棒与电源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回收池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进口连接有第一管路,潜水泵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沉淀池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污泥出口,所述的处理池内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沉淀池的上部连接且将沉淀池上部的水抽送至处理池,所述的处理池内分散有用于水处理的藻类,所述处理池的底部设有水质检测器,所述处理池底部的一侧还设有排水口。

进一步,所述沉淀池的下部设有用于引导沉淀物质滑向污泥出口的导料坡。

进一步,所述回收池的上端设有盖子,所述的石墨棒的一端与盖子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处理池的排水口上设有电控阀,所述的水质检测器与电控阀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处理池内的藻类至少包括极大螺旋藻、绿藻、小球藻、叉边螺旋藻、海黍子、马尾藻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线路板生产的废水输送管至回收池并利用回收池内设置的石墨棒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电解回收,然后再将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处理,一方面能够通过石墨棒进行电离还原重金属离子来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量,另一方面也能够给下一步沉淀池的沉淀处理降低难度和节约沉淀药物的添加量,最终经沉淀池处理的沉淀污泥通过沉淀池下部的污泥出口排出,沉淀池上部的清夜被抽水泵抽送至处理池,由处理池内的藻类对废水进行进一步生物处理,一方面能够使废水中残留的物质作为藻类的消耗原料,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处理成本和提高处理的安全性,避免了化学处理药剂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用于线路板生产废水的处理,其包括回收池1、沉淀池3、处理池4和电源6,所述回收池1上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且连接有废水输入管路11,所述回收池1的上端还固定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石墨棒5,所述石墨棒5的一端固定在回收池1上端,石墨棒5的另一端延伸至回收池1下部,其中,至少一个石墨棒5与电源6的阳极电连接,至少一个石墨棒5与电源6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回收池1的底部设有潜水泵2,所述潜水泵2的进口连接有第一管路21,潜水泵2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22与沉淀池3连接,所述沉淀池3的底部设有污泥出口32,所述的处理池4内设有抽水泵7,抽水泵7的进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沉淀池3的上部连接且将沉淀池3上部的水抽送至处理池4,所述的处理池4内分散有用于水处理的藻类,所述处理池4的底部设有水质检测器8,所述处理池4底部的一侧还设有排水口41。

其中,所述沉淀池3的下部设有用于引导沉淀物质滑向污泥出口32的导料坡31,进一步,所述回收池1的上端设有盖子12,所述的石墨棒5的一端与盖子12固定连接。

另外,所述处理池4的排水口41上设有电控阀,所述的水质检测器8与电控阀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处理池内的藻类至少包括极大螺旋藻、绿藻、小球藻、叉边螺旋藻、海黍子、马尾藻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线路板生产的废水输送管至回收池并利用回收池内设置的石墨棒5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电解回收,然后再将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沉淀池3内进行沉淀处理,一方面能够通过石墨棒5进行电离还原重金属离子来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量,另一方面也能够给下一步沉淀池3的沉淀处理降低难度和节约沉淀药物的添加量,最终经沉淀池3处理的沉淀污泥通过沉淀池下部的污泥出口32排出,沉淀池3上部的清夜被抽水泵7抽送至处理池4,由处理池4内的藻类对废水进行进一步生物处理,一方面能够使废水中残留的物质作为藻类的消耗原料,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处理成本和提高处理的安全性,避免了化学处理药剂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