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过滤净化水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23874发布日期:2018-07-27 09:2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装置,是一种智能过滤净化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用水大都由自来水厂供给,虽然水质经过一定的过滤和净化,但远远达不到直接饮用的标准,需要多次过滤和净化后再输送至各家各户,但即使这样,家用水质仍不宜直接饮用。现有技术虽然也公开了诸多应用于家庭水质过滤和净化的装置,但由于生活用水用途多样,只能根据实际用水用途按需设置,以尽可能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为此,现有家用的水质过滤或净化装置存在功能单一,适用范围有限,需要经常更换滤芯来维持效果,清洗维护较为繁琐,投入成本较高的问题。故有待对现有的水质过滤及净化一体的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智能过滤净化水机及其使用方法,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过滤及净化效果较难长久,需经常更换滤芯维持效果,操作繁琐,且投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过滤净化水机,其包括反冲洗过滤器和净水器,反冲洗过滤器、净水器外壳均为筒体结构,反冲洗过滤器、净水器的各自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水口,反冲洗过滤器内设置过滤网罩和第一滤芯,净水器内设置第二滤芯和超滤芯,反冲洗过滤器的底部通水口连接二位三通阀a,反冲洗过滤器的顶部通水口连接二位三通阀b,二位三通阀a与二位三通阀b之间导通连接管路a,管路a中设有进水接口,二位三通阀a的剩余通口作为排污口,二位三通阀b的剩余通口连接所述管路b,管路b分支两路,一路连接净水器顶部的通水口,另一路作为供水管;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第一滤芯位于所述过滤网罩上方,第一滤芯与过滤网罩之间设置磁体,第一滤芯、磁体、过滤网罩三者抵紧限位于反冲洗过滤器内,且三者与反冲洗过滤器的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通道,过滤网罩的进水端对应反冲洗过滤器底部的通水口,过滤网罩的出水端对应所述第一过水通道,第一滤芯的进水端对应第一过水通道,出水端对应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所述第一滤芯包括第一活性炭滤筒和装填于活性炭滤筒内的第一过滤填料,该第一滤芯的过滤水方向是由第一活性炭滤筒外侧面的第一过水通道沿第一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一活性炭滤筒内,第一活性炭滤筒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封闭第一过滤填料的端盖,其中顶部的端盖设有通水网孔,通水网孔作为第一滤芯的出水端,并与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相通;所述净水器内的超滤芯位于第二滤芯的下方,第二滤芯与超滤芯抵紧限位于净水器壳体内,第二滤芯外侧面与净水器的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通道,第二过水通道与净水器顶部的通水口导通,第二滤芯的进水端对应第二过水通道,第二滤芯的出水端对应所述超滤芯的进水端,超滤芯的出水端对应净水器底部的通水口;第二滤芯包括第二活性炭滤筒和装填于第二活性炭滤筒内的第二过滤填料,第二滤芯的过滤水方向是由第二活性炭滤筒外侧面的第二过水通道沿第二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二活性炭滤筒内,第二活性炭滤筒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封闭第二过滤填料的端盖,其中底部的端盖设有通水网孔,通水网孔作为第二滤芯的出水端,并与超滤芯进水端相通。通过上述设置反冲洗过滤器,不仅能实现有效过滤,去除水中的异味和杂质,供生活一般用水使用,且能够实现反冲洗操作,减少反复拆卸清洗的繁琐,延长过滤效果。设置上述净水器,能够对反冲洗过滤器过滤的水质进一步过滤净化,从而达到人体直接饮用的标准。

上述智能过滤净化水机中,所述反冲洗过滤器内的过滤网罩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状,过滤网罩内装填交换树脂。通过该结构,进一步提高过滤的效果。

上述智能过滤净化水机中,所述第一过滤填料、第二过滤填料为交换树脂。通过交换树脂能有效吸附水中杂质。

上述智能过滤净化水机中,所述净水器底部的通水口连接出水接头,出水接头连接自动排气阀的进气端,自动排气阀的排气端与所述二位三通阀b排污口连接的排污接头连接。通过设置自动排气阀,当净水器内水压压力过高时,能实现自泄压的效果,保证使用的安全。

上述智能过滤净化水机中,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筒和第二活性炭滤筒为圆筒形或锥筒形。该结构方便装配操作。

上述智能过滤净化水机中,所述管路a设有测量反冲洗过滤器过滤进水水压的水压表,所述管路b设有测量反冲洗过滤器过滤出水水压的水压表。通过该结构,从而根据水压表的压差判断反冲洗过滤器是否需要进行反冲洗操作。

上述智能过滤净化水机中,所述反冲洗过滤器中的第一过水通道内设有第一环形隔水板,所述第一滤芯的第一活性炭滤筒内设有相对于第一环形隔水板轴向错开的第一填料隔板,通过第一环形隔水板和第一填料隔板使第一滤芯形成s型过滤,s型过滤是指:水流由第一环形隔水板一侧的第一过水通道沿第一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一活性炭滤筒内第一填料隔板一侧的第一过滤填料,经过该第一过滤填料的水流经第一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一环形隔水板另一侧的第一过水通道,该另一侧的第一过水通道的水流沿第一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一填料隔板另一侧的第一过滤填料,即形成s型过滤。通过上述结构,进一步提高反冲洗过滤器过滤处理的效果。

上述智能过滤净化水机中,所述净水器中的第二过水通道内设有第二环形隔水板,所述第二滤芯的第二活性炭滤筒内设有相对于第二环形隔水板轴向错开的第二填料隔板,通过第二环形隔水板和第二填料隔板使第二滤芯形成s型过滤,s型过滤是指:水流由第二环形隔水板一侧的第二过水通道沿第二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二活性炭滤筒内第二填料隔板一侧的第二过滤填料,经过该第二过滤填料的水流经第二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二环形隔水板另一侧的第二过水通道,该另一侧的第二过水通道的水流沿第二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二填料隔板另一侧的第二过滤填料,即形成s型过滤。通过上述结构,进一步提高净水器净水处理的效果。

该智能过滤净化水机的使用方法包括过滤方法和反冲洗方法。

过滤方法为:控制所述二位三通阀a导通管路a和反冲洗过滤器底部的通水口,控制所述二位三通阀b导通管路b和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水流由反冲洗过滤器底部的通水口进入,经所述过滤网罩过滤后进入所述第一过水通道内,第一过水通道的水流经第一滤芯的第一活性炭滤筒的筒壁过滤进入第一活性炭滤筒内,第一活性炭滤筒内的水流经第一过滤填料过滤后由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排出至所述管路b,管路b的水流分支两路,一路进入所述净水器顶部的通水口,另一路进入供水管;进入净水器顶部通水口的水流进入第二过水通道,第二过水通道的水流经第二活性炭滤筒的筒壁过滤进入第二活性炭滤筒内,第二活性炭滤筒内的水流经第二过滤填料过滤进入所述超滤芯,经所述超滤芯过滤后由净水器底部的通水口排出;

反冲洗方法为:控制所述二位三通阀a导通反冲洗过滤器底部的通水口和所述排污口,控制所述二位三通阀b导通管路a和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水流由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进入,对所述第一滤芯、过滤网罩实现上述过滤方法中反向的冲洗,即实现反冲洗,反冲洗后的水流沿反冲洗过滤器底部的通水口排出至排污口。

本发明具有过滤、净化一体的效果,且过滤带有反冲洗,有效改善及延长过滤、净化的效果,减少维护的繁琐及成本,净水器能使水质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方便生活用水,适合作为家用水质处理装置使用,或同类装置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水过滤方向。

图2是本发明的改进方案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水过滤方向。

图中序号及名称为:1、反冲洗过滤器,101、第一过水通道,2、净水器,201、第二过水通道,3、二位三通阀a,4、二位三通阀b,5、管路a,6、管路b,7、过滤网罩,8、磁体,9、第一活性炭滤筒,10、第一过滤填料,11、超滤芯,12、第二活性炭滤筒,13、第二过滤填料,14、排污接头,15、出水接头,16、自动排气阀,17、第一环形隔水板,18、第一填料隔板,19、第二环形隔水板,20、第二填料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该种智能过滤净化水机包括反冲洗过滤器1和净水器2,反冲洗过滤器、净水器外壳均为圆筒结构,反冲洗过滤器、净水器的各自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水口,反冲洗过滤器内设置过滤网罩7和第一滤芯,净水器内设置第二滤芯和超滤芯11,反冲洗过滤器的底部通水口连接二位三通阀a3,反冲洗过滤器的顶部通水口连接二位三通阀b4,二位三通阀a与二位三通阀b之间导通连接管路a5,管路a中设有进水接口,以及用于测量反冲洗过滤器过滤进水水压的水压表,二位三通阀a的剩余通口作为排污口,排污口连接排污接头14。二位三通阀b的剩余通口连接管路b6,管路b设有测量反冲洗过滤器过滤出水水压的水压表,管路b分支两路,一路连接净水器顶部的通水口,另一路作为供水管,直接供生活用水使用。净水器底部的通水口连接出水接头15,出水接头连接自动排气阀16的进气端,自动排气阀的排气端与二位三通阀b排污口连接的排污接头连接。上述反冲洗过滤器、净水器的具体结构如下。

反冲洗过滤器1的第一滤芯位于过滤网罩7上方,过滤网罩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状,第一滤芯与过滤网罩之间设置磁体8,第一滤芯、磁体、过滤网罩三者相互抵紧限位于反冲洗过滤器内,且三者周面与反冲洗过滤器的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通道101。过滤网罩的进水端对应反冲洗过滤器底部的通水口,过滤网罩的出水端对应第一过水通道,第一滤芯的进水端对应第一过水通道,出水端对应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第一滤芯包括第一活性炭滤筒9和装填于活性炭滤筒内的第一过滤填料10,第一过滤填料为交换树脂。该第一滤芯的过滤水方向是由第一活性炭滤筒外侧面的第一过水通道沿第一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一活性炭滤筒内,第一活性炭滤筒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封闭第一过滤填料的端盖,其中顶部的端盖设有通水网孔,通水网孔作为第一滤芯的出水端与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相通。

净水器2内的超滤芯11位于第二滤芯的下方,第二滤芯与超滤芯抵紧限位于净水器壳体内,第二滤芯外侧面与净水器的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通道201,第二过水通道与净水器顶部的通水口导通,第二滤芯的进水端对应第二过水通道,第二滤芯的出水端对应超滤芯的进水端,超滤芯的出水端对应净水器底部的通水口;第二滤芯包括第二活性炭滤筒12和装填于第二活性炭滤筒内的第二过滤填料13,第二过滤填料为交换树脂。第二滤芯的过滤水方向是由第二活性炭滤筒外侧面的第二过水通道沿第二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二活性炭滤筒内,第二活性炭滤筒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封闭第二过滤填料的端盖,其中底部的端盖设有通水网孔,通水网孔作为第二滤芯的出水端与超滤芯进水端相通。

如图2所示,为了改善过滤净化效果,上述反冲洗过滤器中的第一过水通道101内设有第一环形隔水板17,第一滤芯的第一活性炭滤筒9内设有相对于第一环形隔水板轴向错开的第一填料隔板18,通过第一环形隔水板和第一填料隔板使第一滤芯形成s型过滤,s型过滤是指:水流由第一环形隔水板一侧的第一过水通道沿第一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一活性炭滤筒内第一填料隔板一侧的第一过滤填料10,经过该第一过滤填料的水流经第一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一环形隔水板另一侧的第一过水通道,该另一侧的第一过水通道的水流沿第一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一填料隔板另一侧的第一过滤填料,即形成s型过滤。

上述净水器2中的第二过水通道201内设有第二环形隔水板19,第二滤芯的第二活性炭滤筒内12设有相对于第二环形隔水板轴向错开的第二填料隔板20,通过第二环形隔水板和第二填料隔板使第二滤芯形成s型过滤,s型过滤是指:水流由第二环形隔水板一侧的第二过水通道沿第二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二活性炭滤筒内第二填料隔板一侧的第二过滤填料13,经过该第二过滤填料的水流经第二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二环形隔水板另一侧的第二过水通道,该另一侧的第二过水通道的水流沿第二活性炭滤筒筒壁进入第二填料隔板另一侧的第二过滤填料,即形成s型过滤。

该智能过滤净化水机的使用方法包括过滤方法和反冲洗方法。

过滤方法为:控制二位三通阀a3导通管路a5和反冲洗过滤器1底部的通水口,控制二位三通阀b45导通管路b6和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水流由反冲洗过滤器底部的通水口进入,经过滤网罩7过滤后进入第一过水通道101内,第一过水通道的水流经第一滤芯的第一活性炭滤筒9的筒壁过滤进入第一活性炭滤筒内,第一活性炭滤筒内的水流经第一过滤填料10过滤后由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排出至管路b,管路b的水流分支两路,一路进入净水器顶部的通水口,另一路进入供水管;进入净水器顶部通水口的水流进入第二过水通道201,第二过水通道的水流经第二活性炭滤筒12的筒壁过滤进入第二活性炭滤筒内,第二活性炭滤筒内的水流经第二过滤填料13过滤进入超滤芯11,经超滤芯过滤后由净水器底部的通水口排出;

反冲洗方法为:控制二位三通阀a3导通反冲洗过滤器1底部的通水口和排污口,控制二位三通阀b4导通管路a5和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水流由反冲洗过滤器顶部的通水口进入,对第一滤芯、过滤网罩实现上述过滤方法中反向的冲洗,即实现反冲洗,反冲洗后的水流沿反冲洗过滤器底部的通水口排出至排污口。

以上内容旨在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公知常识对本发明做显而易见的改进或替换,亦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