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6444发布日期:2018-07-27 20:2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剧增。污水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村污水和被污染的雨水的总称。目前,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处理生活污水的最常用方法,因其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污水处理系统。生物接触氧化法属浸没型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池内填充填料,然后注入已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时,水中的微生物吸咐在填料的表面并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使水质得到净化,污水的微生物处理依靠微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新陈代谢作用,把水中一部分的污染物合成为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所需要的基质,另一部分的污染物分解转化为co2、h2o等物质,从而达到降解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污水处理时,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和活性是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因为微生物的活性直接影响着生物膜的持续时间,当微生物死亡时,生物将会膜脱落并且失效,需要重新培养微生物,而微生物的繁殖能力会影响污染物的分解能力。现有技术的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中,没有有效的提高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因此污水处理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能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最大程度地降解污染物,污水处理效果好。

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池、生物反应池、沉淀池和消毒池,所述过滤池内部设置有格栅;所述生物反应池里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过滤池上设有进水口,消毒池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微量营养素储罐和加药管道,加药管道的出口伸入到生物反应池内部的下部,并且不与生物反应池底部接触,所述加药管道伸入生物反应池内部的管道管壁上设有出药孔。

进一步,所述加药管道包括主管道和两个以上的分支管道,主管道的入口与微量营养素储罐的出口连通,主管道的出口与每个分支管道的入口连通,每个分支管道上设有两个以上等距的出药孔。

进一步,所述加药管道的材质为玻璃与碳复合纤维材质按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加药管道采用的玻璃与碳复合纤维材质,属于高导电性的材质。在正常生长环境下,微生物和水中的污染物表面都带负电荷。玻璃与碳复合纤维本身带正电荷,不需要通电,便能够自动向水中释放正电荷,吸引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同时,在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下,还能够使污水自动形成湍流,有助微量营养素与污水的均匀混合,不需要使用搅拌设备,从而节省了电能。玻璃与碳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耐高温与耐低温性能,对一般的有机溶剂、酸、碱都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进一步,所述生物填料的材质为尼龙。生物填料采用的尼龙材质,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对水质和水量的变动有较强适应性,易于维护管理。能够有效聚集水中的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微生物种群,提高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微生物的存活率,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

进一步,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池,生物反应池和沉淀池均设有污泥出口,生物反应池和沉淀池的污泥出口通过泵和管道与污泥池连接。

进一步,所述微量营养素储罐里装是微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8份氨基酸,16份维生素,2.5份嘌呤,2.5份嘧啶,15份矿物质和56份去离子水。

所述氨基酸由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组成,它们的质量比为12:12:10:8:5:5:4:6:6:7:3:4。

所述维生素由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4、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9、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h组成,它们的重量比为9:5:4:7:4:5:6:15:6:3:6:5:16。

所述矿物质由钙、钾、镁、锰、钼、铁、镍、钒、硼、锌组成,质量比为18:15:10:9:9:8:8:7:7:5。

采用上述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进入过滤池,经过格栅过滤了固体垃圾后,进入到生物反应池,启动加药装置向生物反应池内的不同深度添加微量营养素,同时,玻璃与碳复合纤维加药管道自动向水中释放正电荷,与微生物和污染物自身带的负电荷产生相互作用,使污水自动形成湍流,促进微量营养素与污水充分混合,使微生物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微量营养素,极大地提高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效率和存活率,在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下,加快了微生物向生物填料聚集并形成生物膜的过程,同时使污染物向着玻璃与碳复合纤维的加药管道的方向被吸附和积聚,在这个过程将会与生物膜接触,使微生物能够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最大程度地降解污染物;污水在生物反应池中经过处理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最后进入消毒池进行消毒后排放到水体或回用作其他用途,生物反应池和沉淀池的污泥通过泵和管道进入污泥池进行处理。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能促进微生物系统中兼性细菌的生长,增加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效率,能有效改善污水的生态环境,控制臭味和改善水质,使出水更稳定,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处理量,节约处理成本,提高生化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及稳定性,降低如cod、bod5、ss等的浓度,降低了曝气需求,并且节约用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池、生物反应池、沉淀池和消毒池,所述过滤池内部设置有格栅;所述生物反应池里填充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的材质为尼龙;所述过滤池上设有进水口,消毒池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池,生物反应池和沉淀池均设有污泥出口,生物反应池和沉淀池的污泥出口通过泵和管道与污泥池连接;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加药装置。

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微量营养素储罐1和加药管道,加药管道的出口伸入到生物反应池内部的下部,并且不与生物反应池底部接触,加药管道包括主管道2和4个分支管道3,主管道2的入口与微量营养素储罐1的出口连通,主管道2的出口与分支管道3的入口连通,每个分支管道3上设有等距的5个出药孔;所述加药管道的材质为玻璃与碳复合纤维材质按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微量营养素储罐1里装是微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8份氨基酸,16份维生素,2.5份嘌呤,2.5份嘧啶,15份矿物质和56份去离子水;所述氨基酸由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组成,它们的质量比为12:12:10:8:5:5:4:6:6:7:3:4;所述维生素由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4、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9、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h组成,它们的重量比为9:5:4:7:4:5:6:15:6:3:6:5:16;所述矿物质由钙、钾、镁、锰、钼、铁、镍、钒、硼、锌组成,质量比为18:15:10:9:9:8:8:7:7:5。

本发明中,加药管道采用的玻璃与碳复合纤维材质,属于高导电性的材质,在正常生长环境下,微生物和水中的污染物表面都带负电荷。玻璃与碳复合纤维本身带正电荷,不需要通电,便能够自动向水中释放正电荷,吸引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同时,在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下,还能够使污水自动形成湍流,有助微量营养素与污水的均匀混合,不需要使用搅拌设备,从而节省了电能。玻璃与碳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耐高温与耐低温性能,对一般的有机溶剂、酸、碱都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本发明的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向生物反应池中不同深度添加微量营养素,使微量营养素能够被微生物充分地吸收,从而提高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存活率,同时通过向水中释放正电荷,促进微生物和污染物向同一个方向聚集,使微生物能够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最大程度地降解污染物。

该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的运作过程为:

污水进入过滤池,经过格栅过滤了固体垃圾后,进入到生物反应池,启动加药装置向生物反应池内的不同深度添加微量营养素,同时,玻璃与碳复合纤维加药管道自动向水中释放正电荷,与微生物和污染物自身带的负电荷产生相互作用,使污水自动形成湍流,促进微量营养素与污水充分混合,使微生物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微量营养素,极大地提高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效率和存活率,在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下,加快了微生物向生物填料聚集并形成生物膜的过程,同时使污染物向着玻璃与碳复合纤维的加药管道的方向被吸附和积聚,在这个过程将会与生物膜接触,使微生物能够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最大程度地降解污染物;污水在生物反应池中经过处理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最后进入消毒池进行消毒后排放到水体或回用作其他用途,生物反应池和沉淀池的污泥通过泵和管道进入污泥池进行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