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料的米粉原材料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9766发布日期:2018-09-21 22:2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排料的米粉原材料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米粉,中国特色小吃,是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美食。米粉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南方消费者)的喜爱。其生产工艺一般为:大米—淘洗—浸泡—磨浆—蒸粉—压片(挤丝)—复蒸—冷却—干燥—包装—成品。

大米在加工成粉状或米浆之前均需要对其进行浸泡清洗,其一般顺序都是先导入大米,在导入清水进行搅拌清洗,同时桶体上部安装溢流口(表层带有漂浮物的浸泡水从溢流口流出),而现有的桶体顶部用一般用盖板密封以防止在加料或加水时,物料及所加液体溅射到桶体内的液位时会产生溅射液体,溅射液体从桶体顶部开口溅射出并掉落至地面上,影响地面环境卫生,但该方式却存在工人不能很好的透过桶体顶部开口观测桶体内的加工工况的问题。

而在清洗完毕后将桶体内的大米及清洗水排出时,打开出料口,桶体内的大米与液体一同从排料口涌出,而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出料口处放置过滤网,用过滤网将大米过滤,其中液体透过过滤网掉落至下方的液体收集箱内,而大米则留在过滤网上,当过滤网上的大米达到一定数量时关闭出料口并将过滤网上的大米导入料桶内转运,接着重复上述步骤,该种方法需要工人频繁性的切换工作状态,不利于物料的排出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排料的米粉原材料清洗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便于排料的米粉原材料清洗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顶部右侧设置有呈弓形状的盖板,其中盖板上设置有进料管及进水管,所述桶体内底部还焊接有支撑板,该支撑板中间处区域向下凹陷,其中支撑板底部焊接有多根与桶体内底壁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板上均匀设置有呈圆台状的漏水孔,其中支撑板中间处还设置有出料管,且出料管贯穿桶体底壁,所述桶体底壁上设置有出水管,其中桶体左侧壁上半部还设置有溢流管。

优选的,所述溢流管顶端不高于进料管及进水管底端水平面,该溢流管上外套有位于桶体外侧壁上的筋板,且筋板截面呈角钢状,其中筋板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桶体外侧壁及溢流管外侧壁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桶体外侧壁上焊接有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漏水孔的最小直径为0.1cm,其中漏水孔的最小直径端与支撑板顶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桶体底壁之间的间距为10~1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进水管及进料管位于右侧,那么由两者所导入的物料及液体溅射到桶体内的液位表面时,其所产生的溅射液体大部分会被盖板挡住,而不会从盖板左侧的桶体开口溅出,对防止液体大量溅射出地面导致地面潮湿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工人可透过盖板左侧的桶体顶部开口观测桶体1内的加工工况。

2、在桶体内物料清洗完需要排出物料时,只需打开出水管将下沥水腔内的液体排出,此时上清洗腔内的液体透过漏水孔流入下沥水腔内,从而将上清洗腔及下沥水腔内的液体逐渐排出,进一步打开出料管,那么上清洗腔内的物料通过出料管排出,此时排出的物料含水量则较小,无需再次进行沥干就可运输至下一步序进行研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支撑板的仰视图。

图中:1、桶体,2、盖板,3、支撑座,4、进料管,5、进水管,6、支撑板,7、支撑柱,8、漏水孔,9、出料管,10、出水管,11、溢流管,12、上清洗腔,13、下沥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便于排料的米粉原材料清洗装置,包括钢制桶体1,其中在桶体1上半部外侧壁上焊接有多组支撑座3,通过将多组支撑座3固定在支撑台上的方式将桶体1悬空,使其不与潮湿地面接触,保证其底部的干燥度,同时还通过地脚螺栓将支撑座3锁紧在支撑平台上以防止其位移或移动。

其中在桶体1顶部右侧安装有呈弓形状的钢制盖板2,该盖板2通过螺栓锁紧在桶体1侧壁顶端上,工人可透过盖板2左侧的桶体1顶部开口观测桶体1内的加工工况,同时在盖板2右侧上焊接有贯穿盖板2并延伸至桶体1内的不锈钢进料管4及进水管5,通过进水管5将液体导入桶体1内、进料管4将大米导入桶体内,由于进水管5及进料管4位于盖板2右侧,那么由其所导入的液体溅射到桶体1内的液位表面时,其所产生的溅射液体大部分会被盖板2挡住且远离盖板2左侧的桶体1顶部开口,所以不易于从盖板2左侧的桶体1开口溅出,对防止液体大量溅射出地面导致地面潮湿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并且在桶体1内底部还设置有厚度为0.3~0.6cm的钢制支撑板6,该支撑板6中间处区域向下凹陷,其中支撑板6边沿与桶体1内侧壁焊接固定,同时支撑板6将桶体1分为上清洗腔12及下沥水腔13,而支撑板6与桶体1底壁之间的间距为10~15cm,同时在桶体1底壁上焊接有多根直径为2cm的钢制支撑柱7用于支撑支撑板6防止其塌陷,而在支撑板6上均匀设置有呈圆台状的漏水孔8,其中漏水孔8的最小直径为0.1cm,并且漏水孔8的最小直径端与支撑板6顶端连通,那么在往上清洗腔12内填充液体时,液体会透过漏水孔8流入下沥水腔13内并将其填充满,由于漏水孔8为上小下大的,而当有杂质从漏水孔8顶部进口进入,受上清洗腔12内液体的水压挤压,那么进入漏水孔8的杂质都能顺利的通过漏水孔8进入下沥水腔13内。

同时在支撑板6中间处还焊接有出料管9,该出料管9贯穿桶体1底壁,在出料管9与桶体1底壁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将两者的间隙密封,防止下沥水腔13内的液体从两者之间的间隙流出,而在桶体1底壁上还焊接有出水管10,那么在桶体1内物料清洗完需要排出物料时,只需打开出水管10将下沥水腔13内的液体排出,此时上清洗腔12内的液体透过大米之间的间隙流至漏水孔8处并通过漏水孔8流入下沥水腔13内,在此过程中由于漏水孔8的进口为0.1cm且小于大米直径,也就导致上清洗腔12内的大米不会通过漏水孔8进入下沥水腔13内,以此方式将上清洗腔12及下沥水腔13内的液体逐渐排出,进一步打开出料管9,那么上清洗腔12内的物料通过出料管9排出,此时排出的物料含水量则较小,无需再次进行沥干就可运输至下一步序进行研磨。

本实施例中在桶体1左侧壁上半部还焊接有不锈钢溢流管11,该溢流管11顶端不高于进水管5及进料管4底端水平面,并且在溢流管11上外套有位于桶体1外侧壁上的不锈钢筋板,该筋板截面呈角钢状,其中筋板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桶体1外侧壁及溢流管11外侧壁焊接固定,以此加强溢流管与桶体1之间的稳固性,其中在清洗过程中桶体1内液位超过溢流管11时,超限液位会带着漂浮在液体表面的漂浮物一同经溢流管11排出至地沟或者通过在溢流管11上安装水管,使得从溢流管11排出的液体通过水管流向下一步工序,并且需要控制进水量防止液体漫出桶体1。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