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肝素钠生产废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1146发布日期:2018-12-14 21:33阅读:18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肝素钠生产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肝素钠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处理、酶解提取、离子交换吸附、精制等工序。生产过程中,由于酸、碱的大量使用,将排出大量含盐废水,排放量约为500~2500吨(废水)/吨(产品),废水组分包括:92~96%(w/w)、氯化钠2.0~5.0%(w/w)、有机物2.0~3.0%(w/w)、总磷、总氮等。分层废水占整个产品排水量的8%以上。此类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盐份含量高的特点。如直接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将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开发出一种处理肝素钠生产废水的方法也就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肝素钠生产废水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处理肝素钠生产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收集废水,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2~3后,采用自动机械格栅对废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清除,清理出的栅渣经压榨机脱水后外运处置,废水泵送进入脱盐工段;

s2、脱盐工段:经mvr蒸发器对废水进行脱盐处理后,废水经提升泵加压送至气浮工段;

s4、气浮工段:依次通过一级气浮、二级气浮去除废水中的悬浮胶体;二级气浮的气浮器前段增加反应段,投加pac和pam进行絮凝反应,气浮浮渣排入浮渣池进行渣水分离,浮渣定期清理外运,污水回流调节池;气浮出水自流进入水解酸化工段;

s5、水解酸化工段:采用脉冲式水解酸化反应器,通过兼氧性微生物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生化性,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好氧mbbr工段;

s6、好氧mbbr工段:采用好氧mbbr反应器,投加甜菜碱,通过好氧微生物将水中大量有机物质转化为co2、h2o,好氧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通过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上清液自流进入高级氧化工段;

s7、高级氧化工段:采用fenton高级氧化塔,通过投加h2o2及feso4反应,进一步去除其中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塔出水自流进入沉淀分离工段;

s8、沉淀分离工段:通过终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上清液即为达标水。

所述步骤s1中的机械格栅采用回转式格栅,配套栅渣压榨机,格栅间隙选用5~10m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的一级气浮采用浅层气浮;二级气浮采用组合气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在调节池进行ph调节,停留时间为3~5h,调节池设潜水搅拌机,搅拌强度按10~15w/m3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气浮工段中pac投加量为200~400ppm,pam投加量为3~7ppm。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5中好氧mbbr池停留时间为40~50h;mbbr悬浮填料填充率为20~30%;供氧方式为鼓风曝气,气水比按10~20∶1设计,甜菜碱的添加浓度为1mmol/l。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5中二沉池表面负荷按0.5~0.8m3/m3.h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6中高级氧化塔停留时间为0.5h,上升流速取40~60m/h;质量分数为23.5%的h2o2吨水耗量为0.4kg,feso4吨水耗量为0.5kg。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7中终沉池表面负荷按0.5~0.8m3/m3.h设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处理净化效果好,效率高,处理后的废水能达标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提高了蛋白质的回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处理肝素钠生产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收集废水,在调节池进行ph调节,停留时间为3h,调节池设潜水搅拌机,搅拌强度按10w/m3设计,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2后,采用回转式格栅对废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清除,格栅间隙选用5mm,清理出的栅渣经栅渣压榨机脱水后外运处置,废水泵送进入脱盐工段;

s2、脱盐工段:经mvr蒸发器对废水进行脱盐处理后,废水经提升泵加压送至气浮工段;

s3、气浮工段:依次通过一级气浮、二级气浮去除废水中的悬浮胶体;一级气浮采用浅层气浮;二级气浮采用组合气浮;二级气浮的气浮器前段增加反应段,投加200ppm的pac和3ppm的pam进行絮凝反应,气浮浮渣排入浮渣池进行渣水分离,浮渣定期清理外运,污水回流调节池;气浮出水自流进入水解酸化工段;

s4、水解酸化工段:采用脉冲式水解酸化反应器,通过兼氧性微生物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生化性,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好氧mbbr工段;

s5、好氧mbbr工段:采用好氧mbbr反应器,好氧mbbr池停留时间为40h;mbbr悬浮填料填充率为20%;供氧方式为鼓风曝气,气水比按10∶1设计,投加甜菜碱,甜菜碱的添加浓度为1mmol/l,通过好氧微生物将水中大量有机物质转化为co2、h2o,好氧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二沉池表面负荷按0.5m3/m3.h设计),通过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上清液自流进入高级氧化工段;

s6、高级氧化工段:采用fenton高级氧化塔,高级氧化塔停留时间为0.5h,上升流速取40m/h;投加h2o2及feso4,其中,质量分数为23.5%的h2o2吨水耗量为0.4kg,feso4吨水耗量为0.5kg,进一步去除其中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塔出水自流进入沉淀分离工段;

s7、沉淀分离工段:通过终沉池(终沉池表面负荷按0.5m3/m3.h设计)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上清液即为达标水。

实施例2

一种处理肝素钠生产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收集废水,在调节池进行ph调节,停留时间为5h,调节池设潜水搅拌机,搅拌强度按15w/m3设计,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3后,采用回转式格栅对废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清除,格栅间隙选用10mm,清理出的栅渣经栅渣压榨机脱水后外运处置,废水泵送进入脱盐工段;

s2、脱盐工段:经mvr蒸发器对废水进行脱盐处理后,废水经提升泵加压送至气浮工段;

s3、气浮工段:依次通过一级气浮、二级气浮去除废水中的悬浮胶体;一级气浮采用浅层气浮;二级气浮采用组合气浮;二级气浮的气浮器前段增加反应段,投加400ppm的pac和7ppm的pam进行絮凝反应,气浮浮渣排入浮渣池进行渣水分离,浮渣定期清理外运,污水回流调节池;气浮出水自流进入水解酸化工段;

s4、水解酸化工段:采用脉冲式水解酸化反应器,通过兼氧性微生物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生化性,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好氧mbbr工段;

s5、好氧mbbr工段:采用好氧mbbr反应器,好氧mbbr池停留时间为50h;mbbr悬浮填料填充率为30%;供氧方式为鼓风曝气,气水比按20∶1设计,投加甜菜碱,甜菜碱的添加浓度为1mmol/l,通过好氧微生物将水中大量有机物质转化为co2、h2o,好氧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二沉池表面负荷按0.8m3/m3.h设计),通过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上清液自流进入高级氧化工段;

s6、高级氧化工段:采用fenton高级氧化塔,高级氧化塔停留时间为0.5h,上升流速取40~60m/h;投加h2o2及feso4,其中,质量分数为23.5%的h2o2吨水耗量为0.4kg,feso4吨水耗量为0.5kg,进一步去除其中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塔出水自流进入沉淀分离工段;

s7、沉淀分离工段:通过终沉池(终沉池表面负荷按0.8m3/m3.h设计)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上清液即为达标水。

实施例3

一种处理肝素钠生产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收集废水,在调节池进行ph调节,停留时间为4h,调节池设潜水搅拌机,搅拌强度按12w/m3设计,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2后,采用回转式格栅对废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清除,格栅间隙选用7.5mm,清理出的栅渣经栅渣压榨机脱水后外运处置,废水泵送进入脱盐工段;

s2、脱盐工段:经mvr蒸发器对废水进行脱盐处理后,废水经提升泵加压送至气浮工段;

s3、气浮工段:依次通过一级气浮、二级气浮去除废水中的悬浮胶体;一级气浮采用浅层气浮;二级气浮采用组合气浮;二级气浮的气浮器前段增加反应段,投加300ppm的pac和5ppm的pam进行絮凝反应,气浮浮渣排入浮渣池进行渣水分离,浮渣定期清理外运,污水回流调节池;气浮出水自流进入水解酸化工段;

s4、水解酸化工段:采用脉冲式水解酸化反应器,通过兼氧性微生物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生化性,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好氧mbbr工段;

s5、好氧mbbr工段:采用好氧mbbr反应器,好氧mbbr池停留时间为45h;mbbr悬浮填料填充率为25%;供氧方式为鼓风曝气,气水比按10~20∶1设计,投加甜菜碱,甜菜碱的添加浓度为1mmol/l,通过好氧微生物将水中大量有机物质转化为co2、h2o,好氧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二沉池表面负荷按0.65m3/m3.h设计),通过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上清液自流进入高级氧化工段;

s6、高级氧化工段:采用fenton高级氧化塔,高级氧化塔停留时间为0.5h,上升流速取50m/h;投加h2o2及feso4,其中,质量分数为23.5%的h2o2吨水耗量为0.4kg,feso4吨水耗量为0.5kg,进一步去除其中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塔出水自流进入沉淀分离工段;

s7、沉淀分离工段:通过终沉池(终沉池表面负荷按0.65m3/m3.h设计)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上清液即为达标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