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水分质分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88614发布日期:2020-04-07 16: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泥水分质分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是一个由泥水分流井与至少两组泥水分质处理池组成的泥水处理装置,泥水分流井的一个方向有从外部引入的污水管,泥水分流井的其他方向有至少两道进水管,进水管上有过水控制装置,每个进水管连通一组泥水分质处理池,每组泥水分质处理池的沉淀污泥沉积消化池是一个沉淀污泥沉积消化池,或者是液面过流洞口或液面过流管串联的至少两个沉淀污泥沉积消化池,末端一个沉淀污泥沉积消化池的过水隔墙上部的液面过水导流三通与漂浮污泥截留消化池连通,或者是液面过流洞口或液面过流管与漂浮污泥截留消化池连通,漂浮污泥截留消化池的一面过水隔墙上部的液面过水导流三通与污水处理池连通,污水处理池的至少一个侧壁有出水管或出水三通,在消化池和处理池的顶板有检查口,至少在一个顶板有向外引出的排气管,采取交替控制污泥消化的方法,使至少两组污泥消化池中的污泥交替进行稳定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质分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质处理池是由沉淀污泥沉积消化池、漂浮污泥截留消化池、污水处理池依次连通构成的处理设施,处理设施是整体建造,或者整体制造,或者是由单体的消化池和单体的处理池连通组合的处理设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质分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底标高不低于液面过水导流三通或液面过流洞口或液面过流管的管底标高,液面过水导流三通或液面过流洞口或液面过流管的管底标高不低于出水管或出水三通的管底标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质分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污泥沉积消化池的过水隔墙上部的液面过水导流三通与漂浮污泥截留消化池连通是指液面过水导流三通的水平管在液面高度通向沉淀污泥沉积消化池,液面过水导流三通的竖向管道在漂浮污泥截留消化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质分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污泥截留消化池一面过水隔墙上部的液面过水导流三通与污水处理池连通是液面过水导流三通的竖向管道在漂浮污泥截留消化池,液面过水导流三通的水平管通向污水处理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质分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控制装置是挡板,或者是闸板,或者是阀门,或者是分水导流阀,分水导流阀是进水和出水夹角120度的过流装置,可以旋转的过流装置外部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一个进水口与两个出水口之间的夹角是12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质分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是至少一格的平流沉淀池或者双层沉淀池或者生物滤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质分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组污泥消化池是至少两组并联设置的空间隔离的污泥消化池,每组污泥消化池是至少一个沉淀污泥沉积消化池连接至少一个漂浮污泥截留消化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质分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控制污泥消化的方法是首先打开泥水分流井内的过水控制装置,向两组泥水分质处理池注入泥水,然后关闭其中一个方向的过水控制装置,让关闭过水控制装置的一组污泥消化池中的污泥进行批次性污泥消化,进水运行另一组泥水分质处理池,当批次性污泥消化时间达到污泥稳定化处理所需时间,就清掏外排该组污泥消化池中已达到稳定化的污泥,然后开启该组的过水控制装置,并关闭另一组过水控制装置,开启过水控制装置的一组泥水分质处理池进水工作,让关闭过水控制装置的一组污泥消化池进入批次性消化降解状态,依次规律交替运行和污泥稳定化处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水分质分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由泥水分流井连接至少两组泥水分质处理池,每组泥水分质处理池依次由沉淀污泥沉积消化池、漂浮污泥截留消化池、污水处理池组合构成,两组沉淀污泥沉积消化池和漂浮污泥截留消化池交替降解稳定化处理。该装置及方法把混合污泥中的沉淀污泥、漂浮污泥分质处理,通过两组交替工作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峰
技术研发日:2018.09.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