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区间曝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2258发布日期:2018-12-07 22:57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区间曝气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区间曝气池。



背景技术:

曝气池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 曝气池主要由池体、曝气系统和进出水口三个部分组成。池体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

活性污泥工艺是目前污水处理厂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处理方法,它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很多活性污泥法运行的污水厂运行过程中会面临生物泡沫的问题,并且曝气池比较大,导致曝气效果较差,同时污水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处理生物泡沫,直接困扰着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区间曝气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曝气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区间曝气池,包括曝气池本体和设置于曝气池本体侧面上的通气管,所述曝气池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分隔曝气池本体成若干池体单元的分隔墙,所述池体单元底端设置有与通气管相通的输气管,所述池体单元底端沿其四周设置有用于与池体单元形成排沫通道的围墙,所述池体单元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排沫通道相通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的底端平面低于围墙的顶端平面,所述分隔墙上设置有输水管和支座,所述支座上转动设置有与输水管相连的喷淋头,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喷淋头往复转动的驱动件。

如此设置,通过分隔墙把曝气池本体分割成若干池体单元,再往通气管内充气,气体经过输气管进入到若干池体单元内,气体从池体单元的液体内往上冒的时候,产生浪潮和泡沫,部分泡沫在浪潮往外扩散的趋势下,被推动到围墙上,当围墙处的泡沫较多时,加上浪潮的推动,泡沫会溢出围墙进入到排沫通道内,再经过排出口排出,起到减少池体单元内泡沫的作用,并且分隔板的设置,降低泡沫的飘动半径,使得泡沫更加容易从围墙内溢出、进入到排沫通道内。

并且分隔墙上同时设置有输水管和喷淋头,配合上喷淋头上转动安装在支座上,在驱动件的推动下,带动喷淋头上下移动,即带动喷淋头绕着与支座的转动端往复转动,间隙切换喷淋头的喷洒范围,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打散位于池体单元中部的部分泡沫,降低池体单元内的泡沫含量;同时,没有被打散的泡沫会在喷洒水流的推动下,往围墙上靠,从围墙上溢出以排出,总的降低曝气池本体内的泡沫含量,降低泡沫对于曝气效果的影响,同时曝气池本体分隔成若干池体单元,加快了单个池体单元的曝气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曝气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驱动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支座上并与喷淋头转动连接的滑动板、相对设置在滑动板同一侧的齿板、位于齿板之间并与单侧齿板相啮合的不完全齿轮,所述支座上设置有通过输出轴与不完全齿轮相连的驱动电机。

如此设置,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不完全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当与单侧的齿板相啮合时,驱使滑动板往上移动;当不完全齿轮上的齿与另一侧的齿板相啮合时,驱使滑动板往下移动,由此构成滑动板的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喷淋头往复转动,间隙切换喷淋头的喷洒范围,打散位于池体单元中部的部分泡沫,同时推动部分泡沫到围墙上并溢出到排沫通道内,降低池体单元内的泡沫含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池体单元内设置有与输水管相连的抽水泵。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抽水泵并位于池体单元内,一方面,不需要另外的水源,循环利用,能够节水的效果;另外一方面,由于曝气的作用就是增加水体的含氧量,通过把池体单元的水抽出再喷洒出来,使得水体与空气充分接触,吸收部分氧气到水体内,起到曝气吸氧的效果,同时还降低了池体单元内泡沫的含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围墙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用于降低出水周长的若干挡块。

如此设置,由于为了泡沫能够溢出并且同时得防止池体单元内的液体流出过多,围墙会设置的比水面高一点,不然容易导致池体单元内液体的大量流失,通过设置降低出水周长的若干挡块,使得围墙的顶端可以设置成与液体平面相近的高度,通过挡块之间的间距来排沫,挡块降低围板上的出水周长,在起到较好排沫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出水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围墙于相邻挡块之间开设有排沫通道与池体单元相通的排沫槽。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排沫槽,当曝气和喷淋头喷洒过程中会产生浪潮,部分水流能够扬起通过排沫槽溢出,由于泡沫堆积在一起,没有引导作用,比较难溢出,通过排沫槽内通过的较小水流,引导泡沫排出,以此加快围墙处泡沫的排出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沫槽设置为朝向排沫通道方向倾斜。

如此设置,通过排沫槽设置成倾斜,并且朝向排沫通道方向倾斜,当有水流进入到排沫槽内时,能够较快的排到排沫通道内,防止回流。

进一步优选为:位于一条直线上的所述若干输气管底端设置有与其抵接的抬升绳。

如此设置,由于输气管在输气的过程中,存在摆动的情况,通过设置抬升绳对位于一条直线上的若干输气管进行支撑,降低输气管下垂情况对输气管和通气管连接的影响,降低连接端发生漏气情况的几率,降低工作量,提高曝气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分隔墙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抬升绳的支撑块。

如此设置,由于曝气池本体较大,抬升绳容易在中部下垂,通过设置支撑块,来降低两个池体单元上方抬升绳的高度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曝气和喷洒产生的浪潮,使得位于围墙边的泡沫溢出,降低池体单元内泡沫的含量;并且喷淋头的喷洒能够消散位于池体单元中部的泡沫,并且推动剩下的泡沫到围墙处,进行溢出动作,极大的降低了曝气池本体内泡沫的含量,降低泡沫对曝气效果的影响,降低曝气周期,提高曝气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图1中B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通气管;2、曝气池本体;3、分隔墙;4、池体单元;5、输气管;51、第一曝气管;52、第二曝气管;6、围墙;7、排出口;8、驱动件;81、滑动板;82、滑动槽;83、齿板;84、不完全齿轮;85、驱动电机;9、输水管;10、支座;11、喷淋头;12、抽水泵;13、挡块;14、排沫槽;15、抬升绳;16、支撑块;17、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连接梁;20、连接管;21、连接板;22连接桩;23、软管;24、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多区间曝气池,参照图1所示,包括曝气池本体2、通气管1、鼓风机(图中未示出)。

其中,曝气池本体2设置方形或长方形,曝气池本体2内设置有用于分割其成若干池体单元4的分隔墙3,分隔墙3的高度高于曝气池本体2的液面高度,曝气池本体2与分隔墙3相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与分隔墙3相连的连接梁19,其中位于相邻分隔墙3之间的连接梁19与曝气池本体2底端相连,把相邻两块分隔墙3之间的池体单元4分隔成两部分。

并且,通气管1设置于曝气池本体2的四周并与鼓风机相连,通气管1上于每个池体单元4的一侧均设置有与其相通的连接管20,并且同一个池体单元4内于连接梁19的两侧同样设置有连接管20,每个连接管20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启闭的第一阀门17,并且每个连接管20上均设置有通入到池体单元4液面内的输气管5,输气管5包括与连接管20端部相连的第一曝气管51、以及与连接管20侧面相连并相通的第二曝气管52,第一曝气管51和第二曝气管52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启闭的第二阀门18,而且第二曝气管52延伸距离大于第一曝气管51的延伸距离。

以上是传统的曝气设置,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如下改进:

参照图2所示,分隔墙3上于连接梁19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上沿着连接梁19的水平延伸方向穿设有与输气管5底端抵接的抬升绳15,由于每个池体单元4设置有两根第一曝气管51和第二曝气管52,由此单个分隔墙3上设置有四个支撑块16,抬升绳15设置有四根,并且曝气池本体2于连接梁19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抬升绳15缠绕的连接桩。

每个池体单元4底端沿其四周设置有用于与池体单元4形成排沫通道的围墙6,每个池体单元4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排沫通道相通的排出口7,排出口7的底端平面低于围墙6的顶端平面,围墙6沿其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用于降低出水周长的挡块13,挡块13设置为三角形,两个相邻的挡块13之间开设有排沫通道与池体单元4相通的排沫槽14,并且排沫槽14设置为朝向排沫通道方向倾斜。

值得说明的是,每个池体单元4内均设置有抽水泵12,抽水泵12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输水管9,输水管9紧贴在分隔墙3上,分隔墙3上于连接梁19的两侧均设置有支座10,支座10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一端设置有通过软管与输水管9相连的喷淋头11,连接板21的另一端于支座10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喷淋头11往复转动的驱动件8。

参照图3所示,驱动件8包括滑动安装在支座10上的滑动板81,连接板21与滑动板81转动连接,滑动板81于连接板21的相向面上设置有两块齿板83,两块齿板83往下平行设置并且齿槽相对,两块齿板83之间设置有与单块齿板83相啮合的不完全齿轮84,支座10上设置有垫板24,垫板24上设置有通过输出轴与不完全齿轮84同轴心连接的驱动电机85。

工作过程:

打开第一阀门17和第二阀门18,启动鼓风机,往通气管1内通气,空气经过第一曝气管51和第二曝气管52进入到池体单元4的液面内,使得液面冒泡进行气体交换,产生的泡沫被曝气产生的浪潮推送到围墙6处,并在浪潮的持续推动下,部分液体进入到排沫槽14内,并引导泡沫进入到排沫通道内,排沫通道内的泡沫经排出口7流出。

在需要进行喷洒来消散泡沫时,启动抽水泵12,抽水泵12抽送池体单元4内的液体进入到输水管9内,再经过软管和喷淋头11喷洒在池体单元4的液面上,在启动抽水泵12的同时,启动驱动电机85,驱动电机85带动不完全齿轮84转动,当不完全齿轮84与其中一块齿板83啮合并转动时,带动滑动板81在滑动槽82内往上滑动,带动与滑动板81相连的连接板21端部往上移动,并且连接板21在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板21的另一端则带动喷淋头11往下转动;当不完全齿轮84与此块齿板83啮合完毕,转动到另外一块齿板83上并与之啮合,在不完全齿轮84在另外一块齿板83上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喷淋头11往上转动,即抬升喷淋头11,在喷淋头11如此往复上下转动的过程中,改变喷淋头11的喷洒面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