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8674发布日期:2019-03-02 03:2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形式比较单一,过滤方式单一,过滤效果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本装置可以有效的对污水进行过滤。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竖向壳体。其特征在于:

竖向壳体上方开口,开口处设有第一过滤网兜和第二过滤网兜。

第一过滤网兜和第二过滤网兜高低交错设置,并有部分在竖向上下重合。

第一过滤网兜边缘与竖向壳体的上方开口一个边缘铰接。

第二过滤网兜边缘与竖向壳体的上方开口另一个边缘铰接。

位于下方的第一过滤网兜被支撑在竖向壳体内壁上。

位于上方的第二过滤网兜被支撑在竖向壳体内壁上。

第一过滤网兜下方的竖向壳体内设有第一过滤网。

第一过滤网有多个孔,每个孔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滤网筒。

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竖向壳体内设有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

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三过滤网上方,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之间设有多个支撑件。

两个过滤网兜均有把手和磁铁。

竖向壳体下开口连接水平壳体,水平壳体内固定设有多个挡水板,挡水板迎水面下方有沙箱,在挡水板迎水面设有扰动件。

其优点在于:

本装置可以用多种方式有效的对污水进行过滤,提高过滤效率,可以有效的过滤污水,改善大家的生活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3为第一过滤网兜、第二过滤网兜、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俯视图。

图4为第三过滤网和支撑球的俯视图。

图5为第一过滤网兜和第一把手的使用状态局部放大图(图1中A部)。

图6为向左外旋转第一把手,第一过滤网兜向左外翻转清理时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过滤网兜和第二把手的使用状态局部放大图。

竖向壳体1、第一过滤网兜2、第二过滤网兜3、第一把手4、第二把手5、第一过滤网6、孔7、滤网筒8、第一磁铁9、第二磁铁10、第二过滤网11、第三过滤网12、支撑件13、支杆14、水平壳体15、挡水板16、窝水的空间17、沙箱18、电机19、搅拌叉20、搭板21、搭块22、支架23、弹簧24、扰动件2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竖向壳体1。

竖向壳体1上方开口,开口处设有第一过滤网兜2和第二过滤网兜3。

第一过滤网兜2和第二过滤网兜3高低交错设置,并有部分在竖向上下重合,挡住竖向壳体1上方开口,第一过滤网兜2低于第二过滤网兜3。

第一过滤网兜2左边缘与竖向壳体1的上方开口左边缘铰接,第一过滤网兜2上的第一把手4位于竖向壳体1左外侧。

第二过滤网兜3右边缘与竖向壳体1的上方开口右边缘铰接,第二过滤网兜3上的第二把手5位于竖向壳体1右外侧。

竖向壳体1的上方开口左边缘与第一过滤网兜2网口面平齐,竖向壳体1的上方开口右边缘与第二过滤网兜3网口面平齐。

竖向壳体1的上方开口左边缘低于竖向壳体1的上方开口右边缘。

第一过滤网兜2(位于下方)的网口面边缘有搭板21,搭在竖向壳体1右内壁的搭块22上。第二过滤网兜3(位于上方)下方有支架23,支架23固定在竖向壳体1右内壁。使两个过滤网兜保持水平。

第一过滤网兜2下方的竖向壳体1内设有第一过滤网6。

第一过滤网6有多个孔7,每个孔7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滤网筒8,滤网筒8筒底封闭。滤网筒8为圆柱体形状。

第一过滤网6下方的竖向壳体1内设有第二过滤网11和第三过滤网12。

第二过滤网11位于第三过滤网12上方,第二过滤网11和第三过滤网12之间设有多个支撑件13。

多个支撑件13成多个同心圆环排列,多个支撑件13高度相同,支撑件13下部固定在第三过滤网12上表面,支撑件13上部固定在第二过滤网11下表面。

每个支撑件13下方均有水平的支杆14支撑在竖向壳体1内壁,支杆14可以从下方穿出第三过滤网12。

竖向壳体1下开口连接水平壳体15入口,水平壳体15内顺次固定设有多个挡水板16,挡水板16的倾斜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阻碍水流,挡水板16迎水面和水平壳体15形成窝水的空间17。

挡水板16上边缘与水平壳体15上内壁有间隙,挡水板16前、后、下边缘密封固定在水平壳体15前、后、下内壁。

如图1,挡水板16底部在右,顶部在左,在窝水的空间17下方的水平壳体15连接沙箱18,沙箱18内有沙子,搅拌装置的搅拌部(搅拌叉20)设置在沙子内。

搅拌装置包括电机19,电机19设置在沙箱18外侧底部,电机19壳体固定在沙箱18底部。电机19轴伸入沙子,电机19轴连接搅拌叉20。

沙箱18底部有排污阀。水平壳体15右侧有出口。

第一过滤网兜2内表面固定多个第一磁铁9,第二过滤网兜3内表面固定多个第二磁铁10。

竖向壳体1的上方开口前后边缘高度可与竖向壳体1的上方开口左边缘平齐或者与竖向壳体1的上方开口右边缘平齐。本实施例中与竖向壳体1的上方开口左边缘平齐,见图1。

在挡水板16迎水面设有多个弹簧24,弹簧24一端固定在挡水板16上,弹簧24另一端固定扰动件25,扰动件25为空心塑料球。

竖向壳体1主截面为矩形,水平壳体15主截面也为矩形。

支撑件13可以为实心橡胶球。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支杆14位于第三过滤网12上表面。

工作原理为:

第一过滤网兜2和第二过滤网兜3分别铰接可以向左外和右外转动,当过滤了较多的杂物时候,可以转动第二把手5和第一把手4,把第二过滤网兜3和第一过滤网兜2向外翻转,清理杂物。

两个过滤网兜上有磁铁,可以方便吸附铁质杂质,方便回收清理。

第一过滤网6下方设置了滤网筒8,滤网筒8可以在污水快速流入时候,起到分流作用,减少第一过滤网6网面受到的冲击力。

由于在过滤过程中,通常水流对中间部位冲击最大,很容易造成滤网向下凹陷。第二过滤网11和第三过滤网12通过多个支撑件13支撑,支撑件13通过支杆14支撑在壳体1内壁,可以减少滤网中心的凹陷,提高滤网周边的使用率。

在污水进入水平壳体15后,继续向右流动,遇到挡水板16,进入窝水的空间17,启动搅拌装置搅拌沙子,污水中的一些杂质会被沙子吸附,污水窝在挡水板16左侧,可以充分和沙子接触,只有当污水流足够高,才会爬过挡水板16顶部,提高去污的效率。

污水向右流动,搅拌装置搅动,会在窝水的空间17形成扰动,弹簧24会带动空心塑料球形成无序扰动,让污水和沙子更加充分的接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