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4143发布日期:2019-03-15 20:1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量成逐年增长趋势,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得当的废水直接排放到自然中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威胁人们的饮水安全;因此,对于废水的处理已经迫在眉睫;在进行污水处理时,絮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絮凝是指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在此过程中,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程度十分关键,混合程度越高,则絮凝效果也就越佳,为了获得更佳的絮凝效果,则需要对污水与絮凝剂进行充分的搅拌。

现有技术中,常常是采用搅拌桨来实现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废水中的悬浮微粒絮凝后堆积在处理池的底部不易排出,甚至在池底板结,久而久之,会对废水的处理能力造成影响,此时需要工人停机清理污泥,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装置,利用刮板实时对池底进行刮泥,避免了污泥在底板上板结,保证了污水絮凝的正常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装置,包括污水箱、进水管、污水管、出水管、支腿、电机Ⅰ、电机Ⅱ、曲轴、套板、刮板、转轴Ⅱ、搅拌叶片,所述污水箱一侧设有进水管,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污水箱内部,所述污水箱下部一侧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位于底板上部,所述排污管上部一侧设有出水管,用于排放固液分离后的废水,排污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污水箱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支腿,用于支撑絮凝搅拌装置;所述污水箱上部一侧设有加药管,絮凝剂从加药管中投入污水箱内部;所述加药管一侧设有平台,平台通过立柱与污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平台上部一侧设有电机Ⅱ,所述电机Ⅱ一侧设有减速机Ⅱ,减速机Ⅱ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Ⅰ连接,所述转轴Ⅰ上设有锥齿轮Ⅰ;所述污水箱内部设有转轴Ⅱ,转轴Ⅱ通过轴承与污水箱活动连接,转轴Ⅱ数量为2个,所述转轴Ⅱ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搅拌叶片,转轴Ⅱ上部一侧设有带轮Ⅱ,左右两侧的带轮Ⅱ通过皮带Ⅱ连接;左侧的转轴Ⅱ上部设有与锥齿轮Ⅰ啮合的锥齿轮Ⅲ;电机Ⅱ通过减速机Ⅱ带动锥齿轮Ⅰ转动,锥齿轮Ⅰ通过锥齿轮Ⅲ带动转轴Ⅱ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对污水箱内部的废水进行搅拌,增强了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效果,提高了废水的絮凝效率;

所述电机Ⅱ一侧设有电机Ⅰ,所述电机Ⅰ下部一侧设有减速机Ⅰ,减速机Ⅰ固定安装在平台上部,减速机Ⅰ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曲轴连接,曲轴下端通过轴承与底板活动连接;曲轴上端设有带轮Ⅰ,相邻曲轴上端的带轮Ⅰ通过皮带Ⅰ连接;所述曲轴两侧各设有一个套板,套板为中空的箱体结构,且箱体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套板一侧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一侧设有轴套,轴套活动安装在曲轴的轴颈处;所述套板下部一侧设有刮板,刮板与底板贴合,所述刮板上部一侧设有若干弹簧,弹簧一端与刮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套板内壁固定连接,弹簧保证了刮板与底板始终贴合,保证了刮板的刮泥效果;电机Ⅰ通过减速机Ⅰ带动曲轴转动,曲轴通过连杆带动套板在污水箱内部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刮板对底板进行刮泥,避免了污泥在底板上板结,保证了污水絮凝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所述底板为倒置的V型结构,所述排污管位于倒V型底板的两侧,V型底板有利于污泥向污水箱两侧聚集排出。

优选的,所述加药管上端为漏斗状,有利于工人快速向污水箱内部投放絮凝剂,避免了投药时絮凝剂洒出。

优选的,所述锥齿轮Ⅰ为半齿轮,即锥齿轮Ⅰ上一半有轮齿,另一半为光滑曲面,所述锥齿轮Ⅰ一侧设有锥齿轮Ⅱ,锥齿轮Ⅱ为半齿轮,锥齿轮Ⅱ固定安装在转轴Ⅰ上,锥齿轮Ⅰ和锥齿轮Ⅱ分布在锥齿轮Ⅲ的两侧,转轴Ⅰ转动时带动锥齿轮Ⅰ和锥齿轮Ⅱ交替与锥齿轮Ⅲ啮合,从而带动转轴Ⅱ上的搅拌叶片交替正转和反转,增强了废水的絮凝的搅拌效果。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通孔,通孔降低了搅拌时废水对搅拌叶片的阻力,降低了电机Ⅱ的功率损耗。

优选的,所述刮板一侧设有毛刷,毛刷与底板贴合,毛刷对底板上的污泥进行二次清理,保证了污泥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装置利用刮板实时对池底进行刮泥,避免了污泥在底板上板结,保证了污水絮凝的正常运行;

2)底板为倒置的V型结构,排污管位于倒V型底板的两侧,V型底板有利于污泥向污水箱两侧聚集排出;

3)加药管上端为漏斗状,有利于工人快速向污水箱内部投放絮凝剂,避免了投药时絮凝剂洒出;

4)转轴Ⅰ转动时带动锥齿轮Ⅰ和锥齿轮Ⅱ交替与锥齿轮Ⅲ啮合,从而带动转轴Ⅱ上的搅拌叶片交替正转和反转,增强了废水的絮凝的搅拌效果;

5)搅拌叶片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通孔,通孔降低了搅拌时废水对搅拌叶片的阻力,降低了电机Ⅱ的功率损耗;

6)刮板一侧设有毛刷,毛刷与底板贴合,毛刷对底板上的污泥进行二次清理,保证了污泥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装置中A局部放大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装置中B局部放大图;

图中:1-污水箱,2-进水管,3-排污管,4-出水管,5-底板,6-支腿,7-加药管,8-平台,9-电机Ⅰ,10-减速机Ⅰ,11-电机Ⅱ,12-减速机Ⅱ,13-曲轴,14-轴套,15-连杆,16-轴承,17-套板,18-刮板,19-弹簧,20-毛刷,21-锥齿轮Ⅰ,22-锥齿轮Ⅱ,23-锥齿轮Ⅲ,24-转轴Ⅰ,25-转轴Ⅱ,26-带轮Ⅰ,27-皮带Ⅰ,28-带轮Ⅱ,29-皮带Ⅱ,30-搅拌叶片,31-立柱,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下部”、“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装置,包括污水箱1、进水管2、污水管3、出水管4、支腿6、电机Ⅰ9、电机Ⅱ11、曲轴13、套板17、刮板18、转轴Ⅱ25、搅拌叶片30,所述污水箱1一侧设有进水管2,废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污水箱1内部,所述污水箱1下部一侧设有排污管3,排污管3位于底板5上部,所述排污管4上部一侧设有出水管4,用于排放固液分离后的废水,排污管3和出水管4上均设有阀门;所述污水箱1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支腿6,用于支撑絮凝搅拌装置;所述污水箱1上部一侧设有加药管7,絮凝剂从加药管7中投入污水箱1内部;所述加药管7一侧设有平台8,平台8通过立柱31与污水箱1固定连接;所述平台8上部一侧设有电机Ⅱ11,所述电机Ⅱ11一侧设有减速机Ⅱ12,减速机Ⅱ12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Ⅰ24连接,所述转轴Ⅰ24上设有锥齿轮Ⅰ21;所述污水箱1内部设有转轴Ⅱ25,转轴Ⅱ25通过轴承16与污水箱1活动连接,转轴Ⅱ25数量为2个,所述转轴Ⅱ25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搅拌叶片30,转轴Ⅱ25上部一侧设有带轮Ⅱ28,左右两侧的带轮Ⅱ28通过皮带Ⅱ29连接;左侧的转轴Ⅱ25上部设有与锥齿轮Ⅰ21啮合的锥齿轮Ⅲ23;电机Ⅱ11通过减速机Ⅱ12带动锥齿轮Ⅰ21转动,锥齿轮Ⅰ21通过锥齿轮Ⅲ23带动转轴Ⅱ25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30对污水箱1内部的废水进行搅拌,增强了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效果,提高了废水的絮凝效率;

所述电机Ⅱ11一侧设有电机Ⅰ9,所述电机Ⅰ9下部一侧设有减速机Ⅰ10,减速机Ⅰ10固定安装在平台8上部,减速机Ⅰ10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曲轴13连接,曲轴13下端通过轴承16与底板5活动连接;曲轴13上端设有带轮Ⅰ26,相邻曲轴13上端的带轮Ⅰ26通过皮带Ⅰ27连接;所述曲轴13两侧各设有一个套板17,套板17为中空的箱体结构,且箱体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套板17一侧设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一侧设有轴套14,轴套14活动安装在曲轴13的轴颈处;所述套板17下部一侧设有刮板18,刮板18与底板5贴合,所述刮板18上部一侧设有若干弹簧19,弹簧19一端与刮板1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套板17内壁固定连接,弹簧19保证了刮板18与底板5始终贴合,保证了刮板18的刮泥效果;电机Ⅰ9通过减速机Ⅰ10带动曲轴13转动,曲轴13通过连杆15带动套板17在污水箱1内部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刮板18对底板5进行刮泥,避免了污泥在底板5上板结,保证了污水絮凝的正常运行。

所述底板5为倒置的V型结构,所述排污管3位于倒V型底板5的两侧,V型底板5有利于污泥向污水箱1两侧聚集排出。

所述加药管7上端为漏斗状,有利于工人快速向污水箱1内部投放絮凝剂,避免了投药时絮凝剂洒出。

所述锥齿轮Ⅰ21为半齿轮,即锥齿轮Ⅰ21上一半有轮齿,另一半为光滑曲面,所述锥齿轮Ⅰ21一侧设有锥齿轮Ⅱ22,锥齿轮Ⅱ22为半齿轮,锥齿轮Ⅱ22固定安装在转轴Ⅰ24上,锥齿轮Ⅰ21和锥齿轮Ⅱ22分布在锥齿轮Ⅲ23的两侧,转轴Ⅰ24转动时带动锥齿轮Ⅰ21和锥齿轮Ⅱ22交替与锥齿轮Ⅲ23啮合,从而带动转轴Ⅱ25上的搅拌叶片30交替正转和反转,增强了废水的絮凝的搅拌效果。

所述搅拌叶片30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通孔32,通孔32降低了搅拌时废水对搅拌叶片30的阻力,降低了电机Ⅱ11的功率损耗。

所述刮板18一侧设有毛刷20,毛刷20与底板5贴合,毛刷20对底板5上的污泥进行二次清理,保证了污泥的清理效果。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