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394发布日期:2019-06-14 23:06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主要包括粪便和洗涤生活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L~400L,其量与人口密度,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不仅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还包含大量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及少量的重金属等。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处理量单一,处理效果差,设备维修困难,对专业人员技术要求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水进水管道、有机池、调节池、酸化水解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和中间水池;有机池设置有污水进水管道,中间水池设置有排水管;酸化水解池和接触氧化池之间连接管道通过第一回流管道连接二沉池,第一回流管道上安装有回流泵。

作为优选方案:有机池和调节池之间设置有隔油沉淀池,能处理污水中的油污成分,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二沉池和中间水池之间依次连接DC曝气生物滤池、N曝气生物滤池和DN曝气生物滤池,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有机池的中上部设有倾斜的一层栅板,且栅板位于进水管道下方能滤去一部分体积较大的且后续难以处理的固体废弃物。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装置本体开设有检查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处理装置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污泥产量少并易于处理,管理和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设备维护方便,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污水进水管道;2、有机池;3、隔油沉淀池;4、调节池;5、酸化水解池;6、接触氧化池;7、二沉池;8、DC曝气生物滤池;9、N曝气生物滤池;10、DN曝气生物滤池;11、中间水池;12、排水管;13、检查窗;14、第一回流管道;15、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有机池2、检查窗13、调节池4、酸化水解池5、接触氧化池6、二沉池7、中间水池11和排水管12,有机池2设置有污水进水管道1,有机池2的中上部设有倾斜的一层栅板15,且栅板15位于进水管道1下方,有机池2和调节池4之间设置有隔油沉淀池3;中间水池11设置有排水管12;酸化水解池5和接触氧化池6之间连接管道通过第一回流管道14连接二沉池7,第一回流管道14上安装有回流泵,二沉池7和中间水池11之间依次连接DC曝气生物滤池8、N曝气生物滤池9和DN曝气生物滤池10。

DC+N曝气生物滤池8和9组合主要用于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和氨氮的硝化。第一段DC曝气生物滤池8以去除有机物为主,第二段N曝气生物滤池9主要对氨氮进行硝化。在DC段滤料层,从进水端到出水端有机物的浓度逐渐降低,其降解速率也逐渐递减。在进口端由于有机物的浓度较高,异养菌处于对数增长期,微生物膜增殖很快。异养微生物成为优势菌种,但自养微生物处于抑制状态。随着降解反应的进行,滤料层中的有机物浓度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滤料层上部的异养菌处于减速增长期,微生物膜增长缓慢,而自养微生物则处于增殖阶段。经过DC曝气生物滤池8的处理后,出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已处于较低水平。DC曝气生物滤池8的容积负荷以3~6kgBOD5/(m3滤料·d)为宜,滤料层高度在2.5~4.5m之间,空塔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小于45min,通过滤料层后的剩余溶解氧应保持在2~3mg/L。经过DC段处理后,进入N段的有机物浓度较低,异养微生物较少,而优势菌种为自养性硝化菌。由于对硝化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在DC曝气生物滤池8中已被大部分去除,N曝气生物滤池9能够有效地将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N曝气生物滤池9的硝化容积负荷(以NH3氮计)以0.3~0.8kgNH3-N/(m3滤料·d)为宜。DN曝气生物滤池10整个滤床均处于厌氧状态,在厌氧条件下,NO3-氮和NO2-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气态N2,从而实现脱氮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