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前置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5123发布日期:2019-05-03 18:4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用水前置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前置过滤系统,属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净水装置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净水装置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净水技术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使得“水土不服”的现象会很快成为历史,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由于地下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地方性疾病。同时,自来水或地下水源容易受种种原因二次污染,对饮用水进行过滤,能够有效阻隔过滤沙泥铁锈及细菌等有害物质。但是,若滤芯材料长期使用没有及时更换,也会造成水质二次或三次污染,这样有损人们的饮水健康。同时由于主水管主要采用金属或塑料材质供水,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铁锈、沙泥等污染,及水管容易老化爆裂漏水,影响正常生活,造成财产损失,为此,设计一种安全性好的饮用水前置过滤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用水前置过滤系统,通过多个过滤单元对饮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水质卫生性好,家庭使用健康安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饮用水前置过滤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水管、超滤单元、树脂过滤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复合活性炭过滤单元、后置碳过滤单元,所述复合活性炭过滤单元和后置碳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进水口与所述复合活性炭过滤单元管路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出水口与所述后置碳过滤单元管路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一个出水口上连接有压力感应管路,所述压力感应管路上远离三通接头的一端设置有低压感应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水管和超滤单元之间设置有流量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超滤单元一侧还设置有手动排污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固定超滤单元的超滤单元固定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固定后置碳过滤单元的固定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保护盖,所述超滤单元和后置碳过滤单元位于壳体和保护盖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树脂过滤单元上方设置有树脂过滤单元上盖,所述树脂过滤单元上盖上设置有过滤单元进水口和过滤单元出水口,所述树脂过滤单元内部设置有多孔滤网,所述多孔滤网与树脂过滤单元内壁具有间隙,所述多孔滤网内填充有树脂滤料,所述多孔滤网上方具有滤网接头,所述滤网接头与过滤单元进水口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多孔滤网上远离滤网接头的一端具有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凹槽与多孔滤网表面缠绕有软质透水垫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后置碳过滤单元之后还设置有KDF过滤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1)通过各个过滤单元对饮用水中的铁锈、细菌、有机物、重金属与酸根离子等有害物质,实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通过后置碳过滤单元改善口感,安全环保,卫生性好;

(2)该过滤系统可以设置多个传感器,对水质TDS值、ORP值进行实时监测,并具有漏水预警功能,利用控制芯片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显示屏之类的显示结构上,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到电脑、手机或者服务器上,实时显示相应的信息,方便管理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饮用水前置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饮用水前置过滤系统去除保护盖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系统内各单元的过滤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树脂过滤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饮用水前置过滤系统,包括壳体10,壳体10上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水管20、超滤单元22、树脂过滤单元23、活性炭过滤单元24、复合活性炭过滤单元25、后置碳过滤单元27,复合活性炭过滤单元25和后置碳过滤单元27之间设置有三通接头26,三通接头26的进水口与复合活性炭过滤单元25管路连接,三通接头26的其中一个出水口与后置碳过滤单元27管路连通,三通接头26的另一个出水口上连接有压力感应管路40,压力感应管路40上远离三通接头26的一端设置有低压感应器41。后置碳过滤单元27之后还可以设置KDF过滤单元28,KDF过滤单元28可以对水中的重金属和氯进行过滤。

超滤单元22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水在压力推动下,流经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水及小分子溶质透水膜,成为净化水,比膜孔大的杂质被截留,随水流排出。超滤过程为动态过滤,分离是在流动状态下完成的,杂质在膜表面有限沉积,超滤速率衰减到一定程度会趋于平衡,通过清洗杂质可以恢复过滤功能。通过超滤单元能够过滤水中大于0.01μm的铁锈、细菌等杂质。

树脂过滤单元23内填充有树脂滤料50,树脂滤料50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也叫做吸附树脂,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有机物,糖液脱色,天然产物和生物化学制品的分离与精制等。吸附树脂品种很多,单体的变化和单体上官能团的变化可赋予树脂各种特殊的性能。常用的有聚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酸酯树脂等高分子聚合物。吸附树脂是以吸附为特点,具有多孔立体结构的树脂吸附剂。它是最近几年高分子领域里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孔性树脂,由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等单体,在甲苯等有机溶剂存在下,通过悬浮共聚法制得的鱼籽样的小圆球。树脂过滤单元23具有以下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碳酸钙;使过滤液体脱色、澄清、透明;可过滤颗粒、杂质;有良好的除异臭味效果;可去除水中的余氯。

活性炭过滤单元24内填充有活性炭,能够利用活性炭的多孔性吸附水中的微细物质,常用于水处理中的脱色、脱臭、脱氯、去除有机物及重金属、去除合成洗涤剂、细菌、病毒及放射性等污染物质。

复合活性炭过滤单元25内采用PP绵芯复合活性炭,能过滤1微米的漂浮物和氯离子等,后置碳过滤单元27内主要填充的是椰壳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其他的味道,改善口感。

三通接头26分为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其中进水口与复合活性炭过滤单元25管路连接,三通接头26的一个出水口与后置碳过滤单元27管路连通,三通接头26的另一个出水口与低压感应器41连接,低压感应器41能够感应系统内水压的大小,实时监测压力降低或者没有压力的情形。

KDF过滤单元28内填充有KDF滤料,KDF是一种高纯度的锌铜合金,能够完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酸根离子、氯离子和氯气,提高水的活化程度,更有利于人体对水的吸收,保护人体健康,促进人体新陈代谢。KDF过滤单元28后端连接有出水管29,出水管29上设置有出水电磁阀291。

进一步的,进水管20和超滤单元22之间设置有流量计21,通过流量计21可以检测系统内水的流量。

更进一步的,超滤单元22一侧还设置排污口,排污口可以是手动排污口30或电动排污阀门31,通过排污口排出超滤单元22过滤的杂质。

上述方案中,壳体10上设置有固定超滤单元22的超滤单元固定座13,壳体10上还设置有固定后置碳过滤单元27和KDF过滤单元28的固定架12,超滤单元固定座13和固定架12能够提高壳体10内各个结构的可靠性。壳体10上设置有保护盖11,超滤单元22、后置碳过滤单元27和KDF过滤单元28位于壳体10和保护盖11围合成的封闭空间内。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在过滤系统内增设水质检测传感器、漏水检测传感器、控制芯片和相应参数显示结构,其中水质检测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超滤单元22和KDF过滤单元28之后,漏水检测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壳体10内,控制芯片能够将低压感应器41、流量计21、水质检测传感器和漏水检测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水质TDS值、ORP值,并具有漏水预警功能,控制芯片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显示屏之类的显示结构上,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到电脑、手机或者服务器上,实时显示相应的信息。本实施例中低压感应器41可以采用中荷ITiGER快接,1828-A低压开关感应器;水质检测传感器采用TDS水质探针;漏水检测传感器的探头采用模拟电阻设计,在探头表面无水分时,阻值无限大,在水分存在时,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减小,进而实现漏水预警功能。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基于以上饮用水前置过滤系统的主体结构,可以对树脂过滤单元23、活性炭过滤单元24或复合活性炭过滤单元25的过滤结构做进一步改进,以树脂过滤单元23为例,具体结构如下:树脂过滤单元23上方设置有树脂过滤单元上盖231,树脂过滤单元上盖231上设置有过滤单元进水口232和过滤单元出水口233,树脂过滤单元23内部设置有多孔滤网234,多孔滤网234与树脂过滤单元23内壁具有间隙,多孔滤网234内填充有树脂滤料50,多孔滤网234上方具有滤网接头235,滤网接头235与过滤单元进水口232连通。

该实施例中树脂过滤单元上盖231与多孔滤网234可拆卸连接,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向多孔滤网234内填充树脂滤料50,然后将多孔滤网234与树脂过滤单元上盖231连接,之后再将树脂过滤单元上盖231与树脂过滤单元23的主体结构固定连接。水流首先从过滤单元进水口232进入到滤网接头235,随后进入到多孔滤网234内部,通过树脂滤料50的过滤,从多孔滤网234网孔进入到多孔滤网234与树脂过滤单元23内壁的间隙,随后从过滤单元出水口233离开。该结构能够增加水流在树脂过滤单元23内的行程,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多孔滤网234上远离滤网接头235的一端具有凹槽236,凹槽236与多孔滤网234表面缠绕有软质透水垫层60。树脂过滤单元23在过滤过程中,由于水流不断通过,多孔滤网234会产生震动,为了减轻震动,提高使用寿命,采用软质透水垫层60对多孔滤网234外侧进行防护,并且通过树脂过滤单元23内水流动的方向可以发现,树脂过滤单元23底部容易发生杂质沉积,为此通过软质透水垫层60的隔离,对水流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避免杂质进入该位置,软质透水垫层60可以采用多孔海绵的结构制成。凹槽236的结构有三个作用,一是能够减少多孔滤网234内的容积,减少树脂滤料50的用量;二是能够提高软质透水垫层60缠绕的紧密程度,防止脱落;三是由于多孔滤网234有一定的柔韧性,在多孔滤网234插入到树脂过滤单元23内壁时,能够逐步实现与树脂过滤单元23内壁的压紧状态。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