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净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1218发布日期:2019-12-24 21:2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净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式增压喷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水资源被污染严重,人们在野外生存或者长时间处于户外,其饮用水供应不上的话,就必须过滤水来引用,大型净水过滤装置携带运输困难,普通民众使用不够方便,现有的净水设备多采用的是复合滤芯,通常为直通式结构,过滤结构简单,无法对遭到污染的水源进行有效过滤,无法保证水能够符合饮用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便携式净水杯,能够有效过滤水中杂质,使得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净化率高,保证野外用水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水泵和电源,所述杯体包括呈环状设置的外杯体和布置在环状的外杯体内的内杯体,所述外杯体中设置有多级滤芯,其中,所述水泵的进水管连接外部水源,出水管接入所述外杯体,水经外杯体中的多级滤芯逐级过滤后流入所述内杯体中。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中的下部设置有可打开的进水盒,所述水泵的进水管的进口设置于所述进水盒内,用于吸入进水盒内的水。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盒为抽屉式的盒状结构,所述进水盒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两种,关闭状态下所述进水盒位于所述底座内,开启状态下所述进水盒伸出所述底座外并用于承接外部水源中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外杯体中设置有六个相独立的腔体,每个腔体中分别设置有滤芯,共有六级滤芯,按照水由进到出的顺序依次为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第四滤芯、第五滤芯和第六滤芯,其中,第一滤芯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管相连的进水口,在所述第六滤芯的顶部设置有向内杯体中送水的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芯为陶瓷滤芯,陶瓷滤芯填充在腔体中并且周边密封,在陶瓷滤芯的两侧构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水从所述进水口进入进水腔,再经陶瓷滤芯过滤后进入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的下部与第二滤芯联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芯与第三滤芯顶部联通,所述第三滤芯与第四滤芯底部联通,所述第四滤芯与第五滤芯顶部联通,所述第五滤芯与第六滤芯底部联通,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六滤芯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芯为颗粒活性炭滤芯。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为微型的自吸式压力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在底座上还设置有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的充电口。

更进一步地,净水杯顶部设置有杯盖,在所述杯盖中部对应于内杯体的位置开设有取水杯盖,所述取水杯盖与内杯体联通。

进一步地,净水杯还包括控制水泵工作的控制开关,在杯体外侧设置有工作指示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净水杯,其结构紧凑,在水杯大小的装置中即设置了多重滤芯的过滤结构,且为迷宫式的过滤,杂质及污染物的过滤性能优越,保证最终的良好水质。另外,通过进水盒结合水泵来取水,能够保证正常情况下的进水口封装,同时取水方便,水泵所提供的压力也便于水在各个滤芯中的流动,使得能够快速形成净化水,有效提高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净水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净水杯中杯体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净水杯中外杯体中六级滤芯的过滤过程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净水杯中底座内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杯体,11、外杯体,12、内杯体,13、进水口,14、出水口;

2、底座;

3、杯盖,31、取水杯盖;

4、水泵,41、进水管,42、出水管;

51、第一滤芯,52、第二滤芯,53、第三滤芯,54、第四滤芯,55、第五滤芯,56、第六滤芯;

6、进水盒;

7、电源,71、充电口;

8、杯带;

91、控制开关,92、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净水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净水杯中杯体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净水杯中外杯体中六级滤芯的过滤过程示意图,是按照水的流向来说明过滤过程的;图4为图1所示净水杯中底座内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如图1所示,其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底部设置有底座2,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2内设置有水泵4和电源7,所述杯体1包括呈环状设置的外杯体11和布置在环状的外杯体11内的内杯体12,所述外杯体11中设置有多级滤芯,其中,所述水泵4的进水管41连接外部水源,出水管42接入所述外杯体11,水经外杯体11中的多级滤芯逐级过滤后流入所述内杯体12中。

在所述底座2中的下部设置有可打开的进水盒6,所述水泵4的进水管41的进口设置于所述进水盒6内,用于吸入进水盒6内的水。

具体说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盒6为抽屉式的盒状结构,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进水盒6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两种,关闭状态下所述进水盒6位于所述底座2内,开启状态下所述进水盒6伸出所述底座2外并用于承接外部水源中的水。

所述水泵4为微型的自吸式压力水泵4。通过进水盒6结合水泵4来取水,能够保证正常情况下的进水口13封装,同时取水方便,水泵4所提供的压力也便于水在各个滤芯中的流动,使得能够快速形成净化水,有效提高净化效率。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外杯体11中设置有六个相独立的腔体,外杯体11和内杯体12可采用相独立的筒状结构,也可以通过两层筒状结构来限定出外杯体11和内杯体12。所述的两层筒状结构可包括外壁筒和内壁筒,外壁筒和内壁筒间限定出外杯体11,内壁筒内即为内杯体12。这些杯体1的结构设计只要是能够实现腔体及内杯体12的存在,皆应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六个腔体中的每个腔体内分别设置有滤芯,共有六级滤芯,按照水由进到出的顺序依次为第一滤芯51、第二滤芯52、第三滤芯53、第四滤芯54、第五滤芯55和第六滤芯56,其中,第一滤芯5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管42相连的进水口13,在所述第六滤芯56的顶部设置有向内杯体12中送水的出水口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芯51为陶瓷滤芯,所述第二滤芯52为颗粒活性炭滤芯。陶瓷滤芯填充在腔体中并且周边密封,在陶瓷滤芯的两侧构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水从所述进水口13进入进水腔,再经陶瓷滤芯过滤后进入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的下部与第二滤芯52联通。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滤芯51的下部与第二滤芯52联通,所述第二滤芯52与第三滤芯53顶部联通,所述第三滤芯53与第四滤芯54底部联通,所述第四滤芯54与第五滤芯55顶部联通,所述第五滤芯55与第六滤芯56底部联通,所述出水口14设置在所述第六滤芯56的顶部如此,水在这六个滤芯中是呈迷宫式的行进,保证水与各个滤芯间的充分完全接触,以提高过滤效率。

为了使用的方便和能源节约,所述电源7可采用充电电池,在底座2上还设置有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的充电口71。

净水杯中还可设置控制水泵4工作的控制开关91,在杯体1外侧设置有工作指示灯92。在净水杯外设置杯带8,在净水杯顶部也可设置杯盖3,在所述杯盖3中部对应于内杯体12的位置开设有取水杯盖31,所述取水杯盖3与内杯体12联通,这样的话,取水方便,便于用户使用。上述的控制开关91既可以设置在杯体1外侧,也可以如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那样,设置在杯带8上,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