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水体净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7787发布日期:2019-07-10 10:4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水体净化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生态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水体净化箱。



背景技术:

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

河道生态治理需要满足一下要求:

综合性原则:河道生态治理应在保证河道防洪、排涝、引水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河流的生态功能、水质净化、生态景观等功能的需要,同时兼顾亲水活动的安全。

协调性原则:体现河道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特点,注重与沿线整体风貌相协调,河道生态景观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自然性原则:坚持恢复河道自然水生态系统环境,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河道的形态、地形、水文等条件;物种的选择及配置宜以本土种为主,构建具有较强的自我维持及稳定的水生态系统。

经济性原则: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因地制宜、节能高效;统筹前期建设与后期管护,尽可能降低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的养护费,实现河道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根据上述原则,河道生态治理需要满足低成本,低影响范围,环境友好等多个要求,因此,以往的水体更换、引进净化植物、药物治理等都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部署方便的移动式水体净化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水体净化箱,包括框架;

所述框架包括基础板、均布在基础板边缘的立柱、开在立柱上的连接槽、插在连接槽内的防护网和放置在基础板上的净化包。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础板由两块以上底板拼接而成。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底板包括泡沫芯体和包裹在泡沫芯体外的保护层。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础板的底面上间隔设置有挡板。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相邻所述挡板之间放置有充气袋。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净化包包括网箱、设在网箱顶面上的填料口和放置在网箱内的净化剂。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净化剂为活性炭。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础板的底面上还设有连接气袋;

所述连接气袋顺序设置在挡板之间且与充气袋连接。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拼接式设计,能够运输到现场后安装,还可以根据河道宽度调整尺寸,能够迅速在河道内部署,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和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根据实际的处理需要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实现了低成本投入和高效率治理,能够有效降低治理成本。

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处理环境更换网箱内的净化剂,用以治理不同的水体,适用范围更广。在长时间的治理过程中,通过直接更换网箱就可以更换失效的净化剂,方便快速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板的剖面图;

图3为净化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充气袋与连接气袋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立柱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立柱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底板、12立柱、13连接槽、14防护网、21泡沫芯体、22保护层、3挡板、4充气袋、51网箱、52填料口、6连接气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6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水体净化箱,包括框架;

所述框架包括基础板、均布在基础板边缘的立柱12、开在立柱12上的连接槽13、插在连接槽13内的防护网14和放置在基础板上的净化包。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础板由两块以上底板11拼接而成。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底板11包括泡沫芯体21和包裹在泡沫芯体21外的保护层22。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础板的底面上间隔设置有挡板3。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相邻所述挡板3之间放置有充气袋4。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净化包包括网箱51、设在网箱51顶面上的填料口52和放置在网箱51内的净化剂。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净化剂为活性炭。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础板的底面上还设有连接气袋6;

所述连接气袋6顺序设置在挡板3之间且与充气袋4连接。

下面结合实际的工作过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

使用本实用新型之前,需要根据待处理水体选择合适的净化剂,净化剂的种类包括活性炭、杀菌剂、交换树脂和含有处理成分的缓释剂等。选择完成后,将其放置到网箱51内。接着根据河道宽度和处理长度准备足量的底板11、立柱12、防护网14、充气袋4和安装工具。

运输到工作现场后,开始进行安装工作,具体的内容为:

1、基础板制作:根据河道宽度和治理长度拼接底板11。底板11共4个侧面,其中两个侧面上有凸起,另外两个侧面上有凹陷,将凸起插入到凹陷内后用螺栓将两块底板11连接;

2、 将立柱12插入到底板11上的连接孔内;底板11两种,一种上有连接孔,另外一种没有;步骤1中拼接出的基础板四周是有连接孔的底板11;

3、 将防护网14插到立柱12上的连接槽13内;

4、 将连接气袋6和充气袋4放置到基础板底面;

5、 将组装好的部分推入到水中并沉入水底;

6、 用小船将装满净化剂的网箱51运到河道中,潜水员将其整齐的摆放到基础板上。

经过上述步骤,就完成了本使用新型的部署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维护规定及时对净化剂进行检测并更换,用以保证净化工作的正常进行,当水质发生变化时,即使更换新的净化剂。

当需要移动时,潜水员携带气管潜入水中,向连接气袋6和充气袋4冲入空气,通过浮力使本使用新型离开河道底部,然后用牵引船将其拉到其他位置,放掉连接气袋6和充气袋4内的空气,使其再次沉入水底。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连接气袋6和充气袋4的作用是通过浮力使基础板与河道底部分离,并不是使本实用新型浮出水面。

底板11采用泡沫芯体21包裹保护层22制作,泡沫芯体21密度低,能够有效降低底板11的重量;保护层22的材料优先选用树脂和玻璃纤维布。具体的制作过程为:将玻璃纤维布逐层铺设到底板11上并涂刷树脂,树脂固化后制作完成。这样做出的底板11重量轻,硬度高,强度高,特别是耐腐蚀和长时间的浸泡,非常适合水体净化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