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清洗液的循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7618发布日期:2019-08-16 22:3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机清洗液的循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清洗机清洗液的循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清洗行业多个罐体之间清洗液的搬送一般采用电动泵等循环泵在常压下直接搬送,部分清洗液气体会排入空气,既不安全,也造成溶剂的浪费。

此外,清洗液由清洗槽清洗后再次回收至储液槽内以参与新一轮的循环,但已经使用过的清洗液中还可能残留一些工件表面的杂质或者污垢,如金属碎屑等,在现有的清洗液循环过程中,金属碎屑等杂质随着清洗液流动,容易造成过滤网等过滤装置的损坏,且这些杂质还很有可能进入循环泵和各控制阀门内,以致造成循环泵或者各控制阀门的损坏,降低了过滤装置以及循环泵和各控制阀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清洗机清洗液的循环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种清洗机清洗液的循环处理装置,包括清洗槽和储液槽,所述清洗槽包括清洗槽体,清洗抽气口以及清洗进液口和清洗出液口;所述储液槽配置有储液抽气口,储液出液口和储液回液口;其中,所述清洗进液口通过进液管道与所述储液出液口连通;所述清洗出液口通过回液管道与所述储液回液口连通;所述清洗抽气口和所述储液抽气口连接有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包括并联的常压支路和真空支路,所述清洗抽气口和所述储液抽气口分别通过所述常压支路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真空支路上配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真空支路分别与所述清洗抽气口和所述储液抽气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道上配置有出液总阀,所述回液管道上配置有回液总阀。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清洗抽气口之间的真空支路上配置有第一真空阀;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储液抽气口之间的真空支路上配置有第二真空阀;外界空气与所述清洗抽气口之间的常压支路上配置有第一常压阀;外界空气与所述储液抽气口之间的常压支路上配置有第二常压阀。

优选的,所述抽气管道的上配置有抽气总阀,所述抽气总阀设置在外界空气与所述常压支路和所述真空支路之间。

优选的,所述清洗槽体包括槽体外壳,所述槽体外壳内设置有清洗槽室,所述清洗槽室上设置有真空盖板,所述清洗槽室下方设置有过滤槽室,所述过滤槽室下方设置有缓冲槽室,所述清洗出液口与所述缓冲槽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清洗槽室底部设置有出液支路,所述出液支路与所述过滤槽室的开口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过滤槽室的底部倾斜设置,与所述底部最高处相连接的侧壁为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过滤槽室底部的最低处连接有排污支路,所述排污支路穿过所述槽体外壳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污支路上配置有排污阀门。

优选的,所述出液支路上配置有出液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清洗机清洗液的循环处理装置,通过真空泵使清洗槽和储液槽之间存在压差,从而实现清洗液在两个槽体之间的流动,不仅节省了循环泵的使用,更避免部分清洗液排入空气,保证了安全;此外,通过在清洗槽室下方设置过滤槽室,并将过滤槽室的底部设置为倾斜状,使得清洗液内可能残留的杂质不会随液体的流动而进入回液管道,保证了清洗液的清洁度,也避免了杂质对过滤装置和各控制阀门的损坏,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清洗机清洗液的循环处理装置。

实施例一

一种清洗机清洗液的循环处理装置,包括清洗槽1和储液槽2,其中,所述清洗槽1包括清洗槽体10,所述清洗槽体10上配置有清洗抽气口11,清洗进液口13以及清洗出液口12;所述储液槽2的槽体上配置有储液抽气口21,储液出液口22和储液回液口23,所述清洗抽气口11以及所述储液抽气口21均连接有抽气管道500,两者通过所述抽气管道500分别与外界空气连通,同时两者还连接有真空泵3,具体地,所述抽气管道500包括真空支路520和常压支路510,所述常压支路510用于连通外界空气和所述清洗抽气口11,以及外界空气和所述储液抽气口21,而所述真空支路520用于连通真空泵3和所述清洗抽气口11,以及真空泵3和所述储液抽气口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真空泵3与所述清洗抽气口11之间的真空支路520上设置有第一真空阀51,在所述真空泵3与所述储液抽气口21之间的真空支路520上设置有第二真空阀52;同时,在外界空气与所述清洗抽气口11之间的常压支路510上设置有第一常压阀53,在外界空气与所述储液抽气口21之间的常压支路510上设置有第二常压阀54,以便于调节清洗槽1和储液槽2内的压差,从而使清洗液能够在两个槽体之间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抽气管道500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控制的抽气总阀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进液口13与所述储液出液口22之间连通有进液管道400,在所述进液管道400上配置有进液总阀40;同时,在所述清洗出液口12与所述储液回液口23之间连通有回液管道300,在所述回液管道300上配置有回液总阀3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槽10包括清洗外壳100,所述清洗外壳100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清洗槽室110,过滤槽室120以及缓冲槽室130,其中,所述清洗槽室110为密封的槽体,其上方设置有真空盖板,所述清洗进液口12将清洗液注入所述清洗槽室110内,在其内完成清洗;在所述清洗槽室110的底部设置有出液支路111,所述出液支路111与所述过滤槽室120的开口部相连通,已将清洗后的清洗液排出所述过滤槽室120内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槽室120过滤后将清洗液排至所述缓冲槽室130内,所述缓冲槽室130与所述清洗出液口12连通,将清洗液经所述清洗出液口12排出至所述回液管道300,并回流至所述储液槽2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槽室120的底部倾斜设置,且底部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污支路121,所述排污支路121穿过所述清洗外壳100与外界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排污支路121上配置有排污阀门122;同时,与所述过滤槽室120底部最高处连接的侧壁为过滤网,使得杂质被留在所述过滤槽室120的低处,而清洗液由侧壁流入下方的缓冲槽室130内;当打开排污阀门122,即可将杂质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将清洗液由储液槽2内注入所述清洗槽1内时,打开抽气总阀50,并同时打开第一真空阀51和第二真空阀52,启动所述真空泵3,对所述储液槽2和所述清洗槽1进行抽真空至-0.03MP;随后打开第二常压阀54,使得所述储液槽2相对于所述清洗槽1保持正压差,接着打开进液管道400上的进液总阀40,使得清洗液由所述储液槽2内流入所述清洗槽1内,到达指定液位后,关闭该进液总阀40,进液完成即可开始清洗。

清洗完成后,打开第二真空阀51,对所述储液槽2抽真空,随后打开所述第一常压阀53,使得所述储液槽相对于所述清洗槽保持负压差,接着打开所述回液管道上回液总阀,使清洗液回流至所述储液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