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污水快速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5959发布日期:2019-12-31 15:2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污水快速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块化污水快速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下面的背景技术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就地建造的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和可调控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常设计成一个整体,在工厂制造成型后,运输到目的地、直接投入使用。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往往体积较大,运输特别不方便,而且不能根据需要处理的污水量进行灵活组装,设备的规格需要根据污水处理量进行定制,不利于批量生产。

中国专利201721416878.9披露了一种塔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预脱销模块、厌氧池模块、缺氧池模块、好氧池模块、沉淀池模块和消毒池模块;预脱销模块、厌氧池模块、缺氧池模块和好氧池模块叠加成塔状;各个模块的进水口位于模块下方,各个模块的出水口位于模块的上方;沉淀池模块和消毒池放置在塔的外部。该专利根据污水的处理步骤,将污水处理的每一个模块都进行拆分和单独制造。使用时,将所有的模块分别运输到目的地进行组装后,投入使用。该专利的缺点在于:1、各个模块都是单独制造的,虽然方便运输,但是组装过程太繁琐,而且为了保证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发生渗漏,对组装的精度要求高;2、各个模块与相邻模块或者管道的连接处较多,连接处应力集中,往往容易发生腐蚀和渗漏,增大污水处理设备渗漏、失效的风险;3、污水入口位于塔状处理单元的顶部,使用时需要先将污水抽至塔状处理单元的顶部,污水入口越高,将污水抽至污水入口所需要的电能越多,不利于节能;4、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能方便地对各个模块中的污水处理环境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组装方便,而且能够根据污水处理量进行灵活组装的模块化污水快速净化系统。

一种模块化污水快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开生产、运到现场后进行组装的脱氮除磷模块和后续处理模块,脱氮除磷模块包括一体成型并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第一好氧池、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和二沉池,后续处理模块包括一体成型并依次连接的反应池和浮沉池,二沉池和反应池通过连接管连通,二沉池和反应池分别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优选的,进水管分别通过分水管与厌氧池和缺氧池连接。出水管与浮沉池连接。优选的,反应池和浮沉池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连接。脱氮除磷模块和后续处理模块分开生产,设备体积小、方便运输;运到现场后,只需要用连接管将反应池与二沉池连通,即可进行污水处理。

进一步,脱氮除磷模块有两个或多个,两个或多个脱氮除磷模块连接同一个后续处理模块。两个或多个脱氮除磷模块连接同一个后续处理模块,进一步提高组装的便捷性。

进一步,反应池设有两个或多个用于与脱氮除磷模块连接的连接口,连接口、连接管和脱氮除磷模块一一对应;或者,反应池设有一个用于与二沉池连接的连接口,连接管包括主管和多根支管,多根支管分别与主管连通,主管具有用于与连接口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开口,支管具有用于与脱氮除磷模块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开口,支管与脱氮除磷模块一一对应。

进一步,脱氮除磷模块包括容腔和位于容腔内的多个隔板,隔板将容腔分隔成厌氧池、第一好氧池、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和二沉池,隔板上设有用于污水通过的通孔,相邻两块隔板上的通孔在垂直方向上错开。

进一步,相邻两块隔板上的通孔在水平方向上错开。

进一步,第二好氧池和二沉池之间设有用于除氮的强化处理池,强化处理池内装有mbbr填料,mbbr填料载有硝化菌。

进一步,浮沉池内设有结构加强板,结构加强板两侧分别与浮沉池的侧壁连接,结构加强板与浮沉池底板相离,结构加强板与浮沉池底板之间形成用于污水通过的通道。浮沉池的侧壁指的是浮沉池与外界接触的壁。优选的,结构加强板靠近反应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脱氮除磷模块和后续处理模块分开生产,方便运输;运到现场后,只需要进行脱氮除磷模块和后续处理模块之间的管道连接,组装便捷、施工周期短;在使用场所变更时,设备拆卸、运输、组装的便捷性突出,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生产和使用的效率。

2、两个或多个脱氮除磷模块连接同一个后续处理模块,一方面进一步简化了管道连接的工序,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污水处理量增减脱氮除磷模块的数量,脱氮除磷模块可以制造成统一的规格,有利于规模化大批量生产。

3、两个或多个脱氮除磷模块可以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水平排列或垂直排列,变化灵活,有利于因地制宜、节约场地。

4、设备处理流量大,1000吨/天~5万吨/天,水力停留时间短,6~8h左右(一般16~24h),水质可以快速达标,可控作为小型污水处理厂很好的替代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脱氮除磷模块和后续处理模块拆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模块化污水快速净化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分开生产、运到现场后进行组装的脱氮除磷模块和后续处理模块,脱氮除磷模块包括一体成型并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连接的厌氧池1、第一好氧池2、缺氧池3、第二好氧池4、强化处理池5和二沉池6,后续处理模块包括一体成型并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连接的反应池8和浮沉池9,二沉池6和反应池8通过连接管7连通,二沉池6和反应池8分别与连接管7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二沉池和反应池分别与连接管法兰连接。进水管10分别通过分水管与厌氧池1和缺氧池3连接;出水管11与浮沉池9连接。

脱氮除磷模块和后续处理模块分开生产,设备体积小、方便运输;运到现场后,只需要用连接管将反应池与二沉池连通,即可进行污水处理,组装便捷,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生产和安装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脱氮除磷模块为长方体,尺寸为长10m×宽3m×高3m。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氮除磷模块尺寸可以设置为便于运输的其他尺寸,例如,长5~15m,宽1~5m,高1~5m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氮除磷模块的形状可以是圆柱状、棱柱状、圆台状等。使用时,污水从进水管流入,厌氧池和第一好氧池用于除磷,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用于除氮,强化处理池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氮。污水同时流入厌氧池和缺氧池,污水为缺氧池内的反硝化反应提供碳源。流经脱氮除磷模块的污水流入后续处理模块,经过反应池和浮沉池之后,从出水管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氮除磷模块根据污水处理量的大小设有两个或多个,两个或多个脱氮除磷模块连接同一个后续处理模块。当一个后续处理模块与两个或多个脱氮除磷模块连接时,污水从每个脱氮除磷模块的进水管进入,经过处理后、统一从与浮沉池连接的出水管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应池设有两个或多个用于与脱氮除磷模块连接的连接口,连接口、连接管和脱氮除磷模块一一对应;或者,反应池设有一个用于与二沉池连接的连接口,如图3所示,连接管7包括主管701和多根支管702,多根支管702分别与主管701连通,主管701具有用于与连接口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开口7011,支管702具有用于与脱氮除磷模块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开口7021,支管702与脱氮除磷模块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或多个脱氮除磷模块分别位于后续处理模块的两侧,或者,两个或多个脱氮除磷模块位于后续处理模块的同一侧。位于后续处理模块同一侧的两个或多个脱氮除磷模块,在水平方向上并列;或者,在垂直方向上堆叠;或者,一部分在水平方向并列、另一部分在垂直方向堆叠。如此,可以根据现场的场地大小对两个或多个脱氮除磷模块进行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排列、灵活变化。

如图1和图2所示,脱氮除磷模块包括容腔和位于容腔内的多个隔板,隔板将容腔分隔成厌氧池1、第一好氧池2、缺氧池3、第二好氧池4、强化处理池5和二沉池6,隔板上设有用于污水通过的通孔,相邻两块隔板上的通孔在垂直方向上错开;相邻两块隔板上的通孔在垂直方向上错开。厌氧池、第一好氧池、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强化处理池和二沉池分别关于脱氮除磷模块的中线对称。由于相邻两块隔板上的通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错开,污水经过厌氧池、第一好氧池、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和强化处理池的过程中,曲线流动,污水能够与池中更多的用于除磷或除氮的微生物进行接触,提升脱磷除氮的效果。在制造脱氮除磷模块时,还可以根据待处理污水的水质对厌氧池、第一好氧池、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强化处理池和二沉池的大小进行调整,即调整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间距。

二沉池与厌氧池通过污泥管连接。污泥管上设有污泥回流泵。污泥管和污泥回流泵用于将二沉池中的活性污泥回流至厌氧池,提升脱氮除磷的效果。强化处理池5内装有mbbr填料,mbbr填料载有硝化菌,有利于进一步除氮。

浮沉池9内设有结构加强板902,结构加强板902两侧分别与浮沉池的侧壁连接,结构加强板902与浮沉池底板相离,结构加强板与浮沉池底板之间形成用于污水通过的通道。浮沉池的侧壁指的是浮沉池与外界接触的壁。结构加强板靠近反应池。浮沉池还设有曝气装置901,曝气装置901通过气管与浮沉池连接。曝气装置在浮沉池中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微小气泡黏附于杂质颗粒上,使杂质颗粒的整体比重小于水,从而能够依靠浮力漂浮于水面,实现固液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浮沉池上设有用于刮除浮于水面杂质颗粒的刮渣机。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