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9917发布日期:2019-08-13 21:3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过滤养鱼用水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较先进的观赏鱼缸,为了保证鱼的饲养成活率和延长养殖寿命,大多设置有对养殖水进行生化过滤的过滤器。现有技术中,过滤器的上端设有出水口,下端设有进水口,内部设置过滤物质,过滤器连接有用于抽水的循环水泵,养殖用水从下端进水口进入过滤器内部,由循环水泵抽取至上端出水口,水流动经过过滤物质被过滤掉水中的杂质。由于过滤物质位于过滤器内腔的中下部,水中的杂质大多附着在过滤物质上,需要经常清理过滤桶及过滤物质,使得过滤物质的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过滤物质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过滤器,包括:

桶体,下部设有进水管;所述桶体底壁的内侧面为锥面,所述锥面的中心部位设有与所述桶体内腔连通的排污管;

桶盖,设置于所述桶体上方,用于密封所述桶体内腔,设有与所述桶体内腔连通的出水管;

搭扣结构,设有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桶体外壁的顶部,且与所述桶盖连接;

隔板,设于所述桶体内,且沿所述桶体的轴向间隔设有至少两层,每层所述隔板上分布有多个过水孔;每层所述隔板的外壁分别与所述桶体的内侧壁相接;其中,底层所述隔板与所述桶体内侧壁、所述桶体底壁围成沉淀腔;相邻的两层所述隔板与所述桶体内侧壁围成用于盛放过滤物质的过滤腔;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沉淀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设有三层,顶层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桶体的顶部,底层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桶体的下部;所述过滤腔包括由顶层所述隔板、中层所述隔板及所述桶体内壁围成的用于盛放生物滤材的第一过滤腔,以及由中层所述隔板、底层所述隔板及所述桶体内壁围成的用于盛放过滤棉的第二过滤腔。

进一步地,中层所述隔板与底层所述隔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架,底层所述隔板与所述桶体底壁之间设有第二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内于下层所述隔板的下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外壁与所述桶体内侧壁相接;所述挡板的上侧面为锥面,且中心部位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挡板上;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挡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使所述排污管通过的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的中心线与所述桶体侧壁的切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出水管设有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上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凸沿;所述搭扣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桶体外壁上的固定板,以及与所述固定板铰接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有与所述凸沿卡接的卡接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利用隔板将过滤器内腔分割为沉淀腔及过滤腔,从进水管进入桶体内腔的养殖用水中的杂质会先沉淀在沉淀腔内,较为洁净的水再经过过滤物质进行物理和生化过滤,因此减少了穿过过滤物质的杂质量,进而提高了过滤物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清理维护成本及时间;

另外,桶体底壁的内侧面为锥面,杂质会集中在锥面的中心部位,即集中在排污管内,排污管接通后,杂质可自行从排污管流出,使得沉淀腔易于清理,减少了人工清理沉淀腔的次数;

再者,桶盖与桶体采用搭扣结构密封,搭扣结构操作简便,且密封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桶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桶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桶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桶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四;

图11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桶体;11、沉淀腔;12、第一过滤腔;13、第二过滤腔;14、桶体底壁;20、桶盖;21、凸沿;30、搭扣结构;31、固定板;32、第一转动板;33、第二转动板;34、卡接槽;40、隔板;41、顶层隔板;42、中层隔板;421、第一支架;43、底层隔板;431、第二支架;50、挡板;60、进水管;70、出水管;80、排污管;9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所述过滤器,包括桶体10、桶盖20、搭扣结构30及多层隔板40。

桶体10的下部设有进水管60,桶体底壁14的内侧面为锥面,锥面的中心部位设有与桶体10内腔连通的排污管80。桶盖20设置于桶体10上方,用于密封桶体10,桶盖20上设有与桶体10内腔连通的出水管70。桶体10与桶盖20之间通过搭扣结构30固定,搭扣结构30设有多个,分别设置于桶体10外壁的顶部,搭扣结构30可开启或闭合,从而与桶盖20连接或与桶盖20分离。

隔板40设于桶体10内,且沿桶体10的轴向间隔设有至少两层,每层隔板40上分布有多个过水孔。每层隔板40的外壁分别与桶体10的内侧壁相接。其中,底层隔板43与桶体10内侧壁、桶体底壁14围成沉淀腔11;相邻两层隔板40与桶体10内侧壁围成用于盛放过滤物质的过滤腔,进水管60与沉淀腔11连通。

由于该过滤器采用下进水上出水的方式滤水,为了使水由下至上流动,该过滤器连接有水泵等可能抽水的动力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过滤水的过程如下:

需要过滤的水经进水管60进入桶体10内,根据水中杂质的比重大于水的比重的原理,进入桶体10的杂质会先沉淀在沉淀腔11内,较为洁净的水在水泵或与其他连接设备的动力机构的抽动下,再经过过滤物质进行物理和生化过滤,并最终从出水管70排出桶体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隔板40将桶体10内腔分割为沉淀腔11及过滤腔,从进水管60进入桶体10内腔的养殖用水中的杂质会先沉淀在沉淀腔11内,较为洁净的水再经过过滤物质进行物理和生化过滤,因此减少了穿过过滤物质的杂质量,进而提高了过滤物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清理维护成本及时间。另外,桶体底壁14的内侧面为锥面,杂质会集中在锥面的中心部位,即集中在排污管80内,排污管80接通后,杂质可自行从排污管80流出,使得沉淀腔11易于清理,减少了人工清理沉淀腔11的次数和时间。再者,桶盖20与桶体10采用搭扣结构30密封,搭扣结构30操作简便,且密封性能好。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隔板40设有三层,顶层隔板41位于桶体10的顶部,底层隔板43位于桶体10的下部。过滤腔包括由顶层隔板41、中层隔板42及桶体10内壁围成的用于盛放细菌棒、细菌屋、生化球等生物滤材的第一过滤腔12,以及由中层隔板42、底层隔板43及桶体10内壁围成的用于盛放过滤棉的第二过滤腔13。细菌棒、细菌屋、生化球等生物滤材放置在中层隔板42上,过滤棉放置在底层隔板43上。

进入桶体10内腔的养殖用水先通过过滤棉进行物理过滤,再通过细菌棒、细菌屋、生化球等进行生化过滤,养殖用水经过多层过滤物质后,可得到高纯度水,适合通入鱼缸。

第一过滤腔12、第二过滤腔13通过中层隔板42分割,中层隔板42起到支撑细菌棒、细菌屋、生化球等生物滤材作用,避免细菌棒、细菌屋、生化球等生物滤材直接与过滤棉接触而压实过滤棉,解决了过滤棉被压实而影响滤水效果的问题。

由于中层隔板42、底层隔板43均起到支撑作用,为了使中层隔板42、底层隔板43稳固地设置于桶体10内腔,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层隔板42与底层隔板43之间设有第一支架421,底层隔板43与桶体底壁14之间设有第二支架431。具体地,第一支架421与中层隔板42固定连接,第一支架421架设在底层隔板43上,第二支架431与底层隔板43固定连接,第二支架431架设在桶体底壁14上,参阅图2。

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桶体10内于底层隔板43的下方设有挡板50,挡板50的上侧面为锥面。挡板50的中心部位设有通孔;第二支架431设置于挡板50上;进水管60的出水口位于挡板50的上方,比重大的杂质会落在挡板50,并通过挡板50的通孔落在桶体底壁14上。在桶体10内部设置挡板50,使得正常滤水时沉淀腔11内不会有水流通过,水流于挡板50上方流动,挡板50下方的杂质不会被水流卷起。

该过滤器正常滤水使用时,要求排污管80不与外部连通,进水管60通过软管接至鱼缸内部,为了便于接通或断开排污管80、进水管6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排污管80上设有排污阀门,进水管60上设有进水阀门。

该过滤器正常使用时,水流方向是下进水上出水。在关闭进水阀门后,打开排污阀门,桶体10内的水会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从原来的从下向上流动变成从上向下流动。水流不仅可以将沉淀腔11内的杂质排出,还可以将附着在过滤物质中没有分解掉的杂质反冲出来。关闭排污阀门,打开进水阀门,水会重新由下向上灌满桶体10,然后再次关闭进水阀门,打开排污阀门,水流会又一次的从上向下流出桶体10,并带走杂质。反复上述动作,可以清理桶体10内的杂质,进而能够减少维护该过滤器的频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水管60的出水口可以朝向桶体10的轴线设置,如图2、图3、图7所示,进入桶体10内腔的水直接向上抽至过滤腔,进水管60的出水口还可以不朝向桶体10的轴线设置,即进水管60的出水口朝向桶体10侧壁的切线设置,进水管60的出水口的中心线与桶体10侧壁的切线平行,如图4至图5、图8至图10所示,采用此种进水方式可使水流在桶体10内腔沿桶体10的内壁旋转流动,形成导流,利用旋转水流使比重大的杂质得到充分沉淀和聚拢,从而使杂质能够更有效的排出桶体10外。

请参阅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水管60设有至少一个,出水管70设置有至少一个。对于需要过滤大量水的过滤器,设置多个进水管60、多个出水管70能够增加进水、出水效率。

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桶体10的底部连接有圆环形的壳体90,壳体90上设有用于使排污管80通过的圆孔。壳体90用于遮挡住排污管80,进而使该过滤器的外形结构更加美观。

参阅图1与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桶盖20上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凸沿21。搭扣结构30包括固定于桶体10外壁上的固定板31,以及与固定板31铰接的转动板。具体地,转动板包括与固定板31铰接的第一转动板32以及与第一转动板32铰接的第二转动板33(第一转动板32的宽度大于固定板31的宽度,因此图11中搭扣结构30的侧视图中没有显示固定板31),第二转动板33上设有与凸沿21卡接配合的卡接槽34。

搭扣结构30与桶盖20的连接过程如下:绕铰接点向上拨动第一转动板32,第一转动板32带动第二转动板33向上移动,且使卡接槽34扣在凸沿21上,然后向下扳动第一转动板32,第一转动板31绕与固定板31连接的铰接点转动,并带动第二转动板33转动,最终第一转动板32与第二转动板33均成竖直状态,卡接槽34扣合在凸沿2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