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净水终端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7379发布日期:2019-11-08 23:33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净水终端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净水终端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受限于制程控制条件、环境控制条件、过滤系统安装过程和过滤系统维护过程,在系统内部直接与饮用水接触部件,无法做到完全的灭菌,且这些与水接触的部件很多材料为PP、ABS、PPR、PE等塑料,这给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另一方面,许多过滤系统最后一级由活性炭组成,活性炭从前述功能可以看出来,可以吸附有机物,这也有利于细菌滋生。从市面上的反馈——压力桶二次污染、管道内层生物膜现象、活性炭细菌超标等,这一观点也可以得到印证。

传统的净水系统杀菌处理方式通常为紫外杀菌、臭氧杀菌,紫外杀菌受水流速度及流量影响,本身寿命也有局限,且成本造价较高,诸此原因,使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大打折扣且无法管控,可靠性欠佳,臭氧杀菌用于末端净水则会由于其浓度不易管控,轻则影响口感,重则危害人体健康,现有相关管控标准也仅针对净水设备初始状态,无法保证整个寿命周期饮水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以解决净水设备细菌污染滋生问题的新型净水终端过滤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净水终端过滤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滤单元、第一活性炭单元、微滤活性炭单元、反渗透单元和第二活性炭单元,所述反渗透单元和第二活性炭单元之间设有压力桶,所述第二活性炭单元连接有PS超滤膜滤芯,所述PS超滤膜滤芯上设有杀菌模块,所述PS超滤膜滤芯连接有水龙头,待过滤水依次通过微滤单元、第一活性炭单元、微滤活性炭单元、反渗透单元、第二活性炭单元和PS超滤膜滤芯实现过滤。

在本技术方案中:微滤单元滤除原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过滤精度为5-10um以上,第一活性炭单元吸附水中余氯、有机物、异色、异味等,微滤活性炭单元可以过滤水中铁锈、细菌等细小颗粒物及部分有机物,反渗透单元除去过滤水中离子状态化合物(如常见的重金属等)、病毒及有机物,第二活性炭单元可以改善出水口感,吸附有机物,PS超滤膜滤芯自身具有高过滤精度、大流量、低压损的特点,可以采用纯物理拦截过滤方式,将细菌彻底拦截在超滤进水端,同时结合传杀菌模式,能够实时杀灭拦截在超滤膜表面的细菌,阻止其滋生,有效避免生物膜对超滤膜膜孔的污堵,而压力桶则可以为水流提供前进的动力。

优选的,所述微滤单元采用5umPP棉滤芯。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性炭单元采用椰壳颗粒活性炭滤芯。

优选的,所述微滤活性炭单元采用烧结炭棒滤芯。

优选的,所述反渗透单元采用75G反渗透膜滤芯。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性炭单元采用后置小T33滤芯。

优选的,所述杀菌模块为紫外线杀菌或金属离子杀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微滤单元滤除原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过滤精度为5-10um以上,第一活性炭单元吸附水中余氯、有机物、异色、异味等,微滤活性炭单元可以过滤水中铁锈、细菌等细小颗粒物及部分有机物,反渗透单元除去过滤水中离子状态化合物(如常见的重金属等)、病毒及有机物,第二活性炭单元可以改善出水口感,吸附有机物,PS超滤膜滤芯自身具有高过滤精度、大流量、低压损的特点,可以采用纯物理拦截过滤方式,将细菌彻底拦截在超滤进水端,同时结合传杀菌模式,能够实时杀灭拦截在超滤膜表面的细菌,阻止其滋生,有效避免生物膜对超滤膜膜孔的污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新型净水终端过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微滤单元;2、第一活性炭单元;3、微滤活性炭单元;4、反渗透单元;5、第二活性炭单元;6、PS超滤膜滤芯;7、水龙头;8、压力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净水终端过滤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滤单元1、第一活性炭单元2、微滤活性炭单元3、反渗透单元4和第二活性炭单元5,所述反渗透单元4和第二活性炭单元5之间设有压力桶8,所述第二活性炭单元5连接有PS超滤膜滤芯6,所述PS超滤膜滤芯6上设有杀菌模块,所述PS超滤膜滤芯6连接有水龙头7,待过滤水依次通过微滤单元1、第一活性炭单元2、微滤活性炭单元3、反渗透单元4、第二活性炭单元5和PS超滤膜滤芯6实现过滤。

在本实施例中:微滤单元1滤除原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过滤精度为5-10um以上,第一活性炭单元2吸附水中余氯、有机物、异色、异味等,微滤活性炭单元3可以过滤水中铁锈、细菌等细小颗粒物及部分有机物,反渗透单元4除去过滤水中离子状态化合物(如常见的重金属等)、病毒及有机物,第二活性炭单元5可以改善出水口感,吸附有机物,PS超滤膜滤芯6自身具有高过滤精度、大流量、低压损的特点,可以采用纯物理拦截过滤方式,将细菌彻底拦截在超滤进水端,同时结合传杀菌模式,能够实时杀灭拦截在超滤膜表面的细菌,阻止其滋生,有效避免生物膜对超滤膜膜孔的污堵,而压力桶8则可以为水流提供前进的动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微滤单元1采用5umPP棉滤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活性炭单元2采用椰壳颗粒活性炭滤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微滤活性炭单元3采用烧结炭棒滤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反渗透单元4采用400G反渗透膜滤芯。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活性炭单元5采用后置小T33滤芯。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杀菌模块为紫外线杀菌或金属离子杀菌。

综上所述,根据实施例1到实施例7作以下试验测试:

试验一:测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为微滤单元、第一活性炭单元、微滤活性炭单元、反渗透单元和第二活性炭单元后接PS超滤滤芯再接水龙头,对照组为微滤单元、第一活性炭单元、微滤活性炭单元、反渗透单元和第二活性炭单元后直接接水龙头,实验组为五级滤芯后接PS超滤膜滤芯再接水龙头,终端出水微生物检测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二:测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为微滤单元、第一活性炭单元、微滤活性炭单元、反渗透单元和第二活性炭单元后接PS超滤滤芯再接水龙头,在反渗透单元和第二活性炭单元之间连接3.2G压力桶,对照组为五级滤芯后直接接水龙头,实验组为微滤单元、第一活性炭单元、微滤活性炭单元、反渗透单元和第二活性炭单元后接PS超滤膜滤芯再接水龙头,在反渗透单元和第二活性炭单元之间连接3.2G压力桶,终端出水微生物检测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