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渣土泥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1689发布日期:2019-07-20 01:27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盾构渣土泥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盾构渣土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盾构渣土泥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需要修建越来越多的隧道。目前常用的隧道施工法是盾构法,通过盾构机掘进开挖隧道。伴随盾构过程的进行,将会产生大量的盾构渣土。由于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用水和隧道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地层渗水都会进入盾构渣土中,使得盾构渣土一般含水量较大,成稀泥状态,不易运输。且,盾构渣土泥质松散甚至成浆状易形成滑坡,从而影响堆土场的安全堆放。此外,这种盾构渣土人工处理起来颇有难度,且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对盾构渣土的脱水处理十分必要。

目前盾构渣土的脱水处理主要有药剂脱水法、机械脱水法和自然沉淀法。药剂脱水法是用与水反应易产生热量的药剂,添加到盾构渣土中,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将盾构渣土中的水蒸发处理,但该方法存在药剂用量大,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机械脱水法通过物理作用,将水从盾构渣土中挤出,但该种方法设备占地较大、处理成本较高。自然沉淀法是利用固液密度的不同,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自然沉淀的方法使盾构渣土中的固相和水进行分离的方法。这种处置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应性强,但耗时较长,脱水效率低,并且需要较大的场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固相与水相分离时间短,脱水效率高,且能源使用量较低的盾构渣土泥水分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渣土泥水分离装置,其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一级脱水单元和二级脱水单元;所述一级脱水单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的进料仓、一级传输带、弹簧及一级集水箱,且一级传输带为弹性材质制成,一级传输带上设置多个第一弧形凹槽,各第一弧形凹槽内设置第一滤水孔;所述二级脱水单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的二级传输带和二级集水箱,且二级传输带设置于一级传输带的落料端下方,二级传输带为弹性材质制成,二级传输带上设置多个第二弧形凹槽,各第二弧形凹槽内设置第二滤水孔。

本发明结合机械脱水和自然沉淀脱水法的优势,通过在一级传输带的下方设置弹簧,使落到一级传输带上的渣土在自身重力及弹簧弹力作用下产生机械震动,且一、二级传输带上分别设置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置滤水孔,由于一、二级传输带都为弹性材质制成,弧形凹槽与传输带一体设置,使渣土落到一、二级传输带及弧形凹槽时,在渣土自身重力作用下,一、二级传输带及弧形凹槽向下变形,从而形成对渣土的挤压,因而一级传输带上的渣土在机械震动及挤压双重作用下,加快了盾构渣土中固相与水相分离的速度,解决了传统的自然沉淀法耗时较长,脱水效率低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通过设置上、下错开的一、二级传输带,使进入二级传输带的渣土借由重力产生二次抛压,进一步对盾构渣土进行脱水,降低了能源的使用量,解决了传统机械脱水法能源消耗较大,处理成本较高,设备占地较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上还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面安装所述进料仓,这样使得进料仓在弹簧上、下变形时也会产生相应震动,从而将粘附在进料仓上的渣土震落下来。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传输带的滚筒内设置震动电机,这样,二级传输带可以上、下震动,实现边震动,边传输,因而进入二级脱水单元的渣土在机械震动及小孔挤压双重作用下,加快了盾构渣土中固相与水相分离的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仓的出料口设置将渣土导引至一级传输带的引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传输带的落料端设置将渣土导引至二级传输带的一级土壤引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传输带的落料端设置将渣土导引输出的二级土壤引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集水箱与所述二级集水箱连接成一体,且一级集水箱上设置排水口,以实现集中排水,从而使本实用新结构简单,成本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集水箱内设置一级液体引流板,所述二级集水箱内设置二级液体引流板,一、二级液体引流板相互搭接,且一级液体引流板的末端朝向排水口设置,以便于水相流向排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滤水孔为十字状,以更方便渣土进入第一、二弧形凹槽时,第一、二滤水孔向下变形对渣土产生挤压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一、二级传输带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二滤水孔的俯视图。

图6为第一、二滤孔剖面图。

图中:a-一级脱水单元、b-二级脱水单元、1-进料仓、2-支撑架、3-一级传输带、4-一级土壤引流板、5-弹簧、6-排水口、7-一级集水箱、8-一级液体引流板、9-二级传输带、10-二级土壤引流板、11-二级集水箱、12-二级液体引流板、13-第一弧形凹槽、14-第一滤水孔、15-第二弧形凹槽、16-第二滤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盾构渣土泥水分离装置一实施例包括一级脱水单元a和二级脱水单元b。一级脱水单元a包括1-进料仓、2-支撑架、3-一级传输带、4-一级土壤引流板、5-弹簧、6-排水口、7-一级集水箱、8-一级液体引流板、13-第一弧形凹槽、14-第一滤水孔。二级脱水单元b包括9-二级传输带、10-二级土壤引流板、11-二级集水箱、12-二级液体引流板、15-第二弧形凹槽、16-第二滤水孔。

一级脱水单元a和二级脱水单元b紧密连接为一个整体,且二级脱水单元b位于一级脱水单元a的落料处下方。一级脱水单元的上端为进料仓1,进料仓1固定在支撑架2的左上方。支撑架2的下面设置一级传输带3。一级传输带3为弹性材质制成,一级传输带3上设置多个第一弧形凹槽13,各第一弧形凹槽13内分别设置十字状的第一滤水孔14。一级传输带3的下面设置弹簧5支撑连接。弹簧5的下面固定设置一级集水箱7。一级集水箱7的内部设置一级液体引流板8,外部设置排水口6。二级脱水单元b通过下部的二级集水箱11与一级脱水单元a无缝连接,且二级液体引流板12与一级液体引流板8无缝搭接。二级传输带9固定安装于二级集水箱11上部。二级传输带9的右端设有二级土壤引流板12。二级传输带9为弹性材质制成,二级传输带9上设置多个第二弧形凹槽15,各第二弧形凹槽15内分别设置第二滤水孔16,二级传输带9的滚筒内设置震动电机,以使二级传输带9实现震动式传输。

本发明使用时,盾构渣土从带引流板的进料仓1落于一级传输带3上,盾构渣土重力作用于弹簧5上,从而使一级传输带3产生上、下震动,一级传输带3的上、下震动不仅能使一级传输带3上的盾构渣土上、下震动,而且渣土落入第一弧形凹槽13内,第一弧形凹槽13受到压力而向下变形,从而形成对渣土的挤压,将盾构渣土中的水挤出由第一滤水孔14排入下方的一级集水箱7中,同时,由于进料仓1通过支撑架2安装于弹簧5上,故进料仓1也会相应震动,从而将黏附于进料仓1上的盾构渣土抖落下来。经一级传输带3脱水之后的盾构渣土,通过一级土壤引流板4抛落到二级传输带9上,通过渣土抛空产生的压力和二级传输带9的震动作用下,盾构渣土落入第二弧形凹槽15内,第二弧形凹槽15受到压力而向下变形,从而形成对渣土的二次挤压,将盾构渣土中的水进一步挤出由第二滤水孔16排入下方的二级集水箱11中。经两次脱水后的盾构渣土由二级土壤引流板10排出,留待后续处置。一级脱水单元a的脱水落入一级集水箱7中后由一级液体引流板8引流至排水口6排出,留待后续处理。二级脱水单元b震动脱水过程中脱去的水由二级液体引流板12、一级液体引流板8引流至排水口6排出,留待后续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