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塘联控湿地水质强化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5655发布日期:2019-10-18 22:3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塘联控湿地水质强化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塘联控湿地水质强化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入湖河流污染负荷是湖泊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之一,入湖河流水质提升和污染负荷的削减对于防治湖泊富营养化至关重要。入湖河流水质提升的方式主要包括河道原位净化和河道异位净化,引河道水体进入人工湿地进行河道水体提升净化是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河道水质异位净化方式,由于传统的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力负荷小,占地面积大,潜流湿地长期运行过程容易发生堵塞,不适合大面积布置,且在入湖河道旁侧湿地面积有限条件下,湿地净化水质时间较短,自然净化效果有限,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强化净化效果等。因此,亟待研发出一种在有限的可利用土地面积条件下,具有高效的去除水体氮磷污染物,达到对水质进行强化净化效果的多级塘-湿地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塘联控湿地水质强化净化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多级塘联控湿地水质强化净化系统,包括:预处理塘、兼性塘、高效湿地净化系统、生态塘、水生植物塘、隔堤和仿生水草,所述预处理塘通过隔堤与兼性塘连接,所述兼性塘通过隔堤与高效湿地净化系统连接,所述高效湿地净化系统通过隔堤与生态塘连接,所述生态塘通过隔堤与水生植物塘连接,所述仿生水草与预处理塘、兼性塘和高效湿地净化系统内部连接;

其中,所述高效湿地净化系统包括:第一曝气好氧塘、第二曝气好氧塘、第一离心式潜水曝气机、第二离心式潜水曝气机、第一潜水式推流器和第二潜水式推流器,所述第一曝气好氧塘一端通过隔堤与兼性塘连接,所述第一曝气好氧塘另一端通过隔堤与第二曝气好氧塘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曝气好氧塘另一端与生态塘连接,所述第一离心式潜水曝气机和第一潜水式推流器与第一曝气好氧塘内部连接,所述第二离心式潜水曝气机和第二潜水式推流器与第二曝气好氧塘内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兼性塘内部设有第三离心式潜水曝气机和第三潜水式推流器。

进一步,所述生态塘包括:第四潜水式推流器、渔网、第一沉水植物和生态浮岛,所述第四潜水式推流器与生态塘内底部连接,所述渔网与生态塘内两侧及中间连接,所述第一沉水植物与生态塘内底部连接,所述生态浮岛设于生态塘内上方,所述生态浮岛为插杆式固定结构。

进一步,所述水生植物塘包括:第五潜水式推流器、第二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所述第五潜水式推流器和第二沉水植物和水生植物塘内底部连接,所述挺水植物与水生植物塘内侧壁连接。

进一步,所述仿生水草的布置容积不超过相应塘体容积的40%。

进一步,所述预处理塘的水深3~4m,所述预处理塘的水力停留时间≥0.05d。

进一步,所述兼性塘的水深1.5~3m,所述兼性塘的水力停留时间≥0.3d。

进一步,所述第一曝气好氧塘的水深3~5m,所述第一曝气好氧塘的水力停留时间≥0.8d,所述第二曝气好氧塘的水深3~5m,所述第二曝气好氧塘的水力停留时间≥0.3d。

进一步,所述生态塘的水深0.3~2.5m,所述生态塘的水力停留时间≥0.4d。

进一步,所述水生植物塘的水深0.3~2m,所述水生植物塘的水力停留时间≥0.4d。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高效湿地净化系统,可根据碳源、脱氮需求在缺氧和好氧环境切换,同时在主要塘体内布设曝气设备、推流设备、仿生水草、生态浮岛等强化净化措施,并进行水生植物恢复和水生生物调控,强化各塘体的脱氮除磷效果,削减了入湖河流污染负荷,提升河道水质,构建了完善的湿地水生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左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预处理塘100、兼性塘200、第三离心式潜水曝气机210和第三潜水式推流器220。

高效湿地净化系统300、第一曝气好氧塘310、第二曝气好氧塘320、第一离心式潜水曝气机330、第二离心式潜水曝气机340、第一潜水式推流器360和第二潜水式推流器370。

生态塘400、第四潜水式推流器410、渔网420、第一沉水植物430和生态浮岛440。

水生植物塘500、第五潜水式推流器510、第二沉水植物520、挺水植物530、隔堤600和仿生水草7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多级塘联控湿地水质强化净化系统,包括:预处理塘100、兼性塘200、高效湿地净化系统300、生态塘400、水生植物塘500、隔堤600和仿生水草700,预处理塘100通过隔堤600与兼性塘200连接,兼性塘200通过隔堤600与高效湿地净化系统300连接,高效湿地净化系统300通过隔堤600与生态塘400连接,生态塘400通过隔堤600与水生植物塘500连接,仿生水草700与预处理塘100、兼性塘200和高效湿地净化系统300内部连接;

其中,高效湿地净化系统300包括:第一曝气好氧塘310、第二曝气好氧塘320、第一离心式潜水曝气机330、第二离心式潜水曝气机340、第一潜水式推流器360和第二潜水式推流器370,第一曝气好氧塘310一端通过隔堤600与兼性塘200连接,第一曝气好氧塘310另一端通过隔堤600与第二曝气好氧塘320一端连接,第二曝气好氧塘320另一端与生态塘400连接,第一离心式潜水曝气机330和第一潜水式推流器360与第一曝气好氧塘310内部连接,第二离心式潜水曝气机340和第二潜水式推流器370与第二曝气好氧塘320内部连接。

兼性塘200内部设有第三离心式潜水曝气机210和第三潜水式推流器220。

生态塘400包括:第四潜水式推流器410、渔网420、第一沉水植物430和生态浮岛440,第四潜水式推流器410与生态塘400内底部连接,渔网420与生态塘400内两侧及中间连接,第一沉水植物430与生态塘400内底部连接,生态浮岛440设于生态塘400内上方,生态浮岛440为插杆式固定结构。

水生植物塘500包括:第五潜水式推流器510、第二沉水植物520和挺水植物530,第五潜水式推流器510和第二沉水植物520和水生植物塘500内底部连接,挺水植物530与水生植物塘500内侧壁连接。

仿生水草700的布置容积不超过相应塘体容积的40%。

预处理塘100的水深3~4m,预处理塘100的水力停留时间≥0.05d,通过布置仿生水草强化净化措施,去除泥沙及悬浮有机颗粒物,同时在湿地入水口设置格栅,拦截上游水漂浮垃圾及悬浮物;

兼性塘200的水深1.5~3m,兼性塘200的水力停留时间≥0.3d,通过布置仿生水草、曝气设备、水生植物,去除可溶性有机污染物,与后置曝气好氧塘串联,促进氮磷营养盐去除;

第一曝气好氧塘310的水深3~5m,第一曝气好氧塘310的水力停留时间≥0.8d,第二曝气好氧塘320的水深3~5m,第二曝气好氧塘320的水力停留时间≥0.3d,通过布置仿生水草、曝气设备、水生植物,利用串联曝气提高塘体内挂膜的微生物活性,提高氨氮的去除能力,并根据水体中碳源含量适时调整曝气量,提供反硝化条件,提高水体中总氮的去除;

生态塘400的水深0.3~2.5m,生态塘400的水力停留时间≥0.4d,通过布置生态浮岛、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对塘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水生植物塘500的水深0.3~2m,水生植物塘500的水力停留时间≥0.4d,通过布置水生植物,消除水中菌藻,提高水体出水透明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河道水体通过河道进水闸进入河道旁侧设置多级塘联控湿地水质强化净化系统,多级塘联控湿地水质强化净化系统由预处理塘100、兼性塘200、第一曝气好氧塘310、第二曝气好氧塘320、生态塘400和水生植物塘500的多级串联组成,其中第一曝气好氧塘310和第二曝气好氧塘320根据碳源、脱氮需求在缺氧和好氧环境切换,形成高效湿地净化系统300,在主要塘体内布设曝气设备、推流设备、仿生水草700、生态浮岛440等强化净化措施,并进行水生植物恢复和水生生物调控,强化各塘体的脱氮除磷效果。本发明通过增设高效湿地净化系统,可根据碳源、脱氮需求在缺氧和好氧环境切换,同时在主要塘体内布设曝气设备、推流设备、仿生水草、生态浮岛等强化净化措施,并进行水生植物恢复和水生生物调控,强化各塘体的脱氮除磷效果,削减了入湖河流污染负荷,提升河道水质,构建了完善的湿地水生生态系统。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本发明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