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滤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4317发布日期:2019-10-19 03:51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滤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滤沟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据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总用水量将提高0.58%,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全国用水总量将突破红线控制要求。与此同时,我国的水资源污染不断加剧,据研究我国的80%的河流被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对污染水体治理的研究是水资源保护的当务之急。

目前城市污水很多都是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集中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使得天然水体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滤沟结构,能够对河道污水进行处理,修复城市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滤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沟槽主体,所述的沟槽主体内设置第一滤沟和第二滤沟,所述的第一滤沟和第二滤沟之间设置隔板,所述的隔板上部设置溢流口,所述的第一滤沟内设置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所述的第一滤沟的中心还设置曝气装置;所述的第二滤沟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基底排水层、净化介质层和多层滤料层,所述的多层滤料层为多孔陶粒,所述的净化介质层为沸石,所述的基底排水层上开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连接溢流井。

所述多层滤料层由上、下两层滤料层构成,上层滤料层内多孔陶粒的粒径为7-8mm,下层滤料层内多孔陶粒的粒径为5-6mm。

所述的基底排水层为砾石,砾石的粒径为20-40mm,高度为40-50cm。

所述的基底排水层、净化介质层和多层滤料层之间设置土工布。

所述出水口连接排水管,排水管的直径为10-15mm,排水穿孔管周边由粒径为20-30mm的砂石包裹。

所述挺水植物的种植区土壤中预先埋设多层厚度分别为5cm的秸秆层,顶层秸秆距离植物种植土层表面15cm,相邻两层秸秆之间由5cm厚土壤层间隔开。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河道污水的集中净化处理,通过两道滤沟对河道污水进行分级处理,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滤沟结构,包括沟槽主体,所述的沟槽主体内设置第一滤沟2和第二滤沟9,所述的第一滤沟和第二滤沟之间设置隔板11,隔板上部设置溢流口10,第一滤沟内设置挺水植物4和沉水植物1,所述的第一滤沟的中心还设置曝气装置12;所述的第二滤沟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基底排水层6、净化介质层7和多层滤料层8,所述的多层滤料层为多孔陶粒,所述的净化介质层为沸石,所述的基底排水层上开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5连接溢流井。

多层滤料层由上、下两层滤料层构成,上层滤料层内多孔陶粒的粒径为7-8mm,下层滤料层内多孔陶粒的粒径为5-6mm。基底排水层为砾石,砾石的粒径为20-40mm,高度为40-50cm。基底排水层、净化介质层和多层滤料层之间设置土工布。出水口连接排水管,排水管的直径为10-15mm,排水穿孔管周边由粒径为20-30mm的砂石包裹。挺水植物的种植区土壤中预先埋设多层厚度分别为5cm的秸秆层,顶层秸秆距离植物种植土层表面15cm,相邻两层秸秆之间由5cm厚土壤层间隔开。所述的第一滤沟上部安装支架3,支架上设置土壤区,土壤区上种植挺水植物。

所述的挺水植物选取菖蒲、香蒲、美人蕉和千屈菜中的任一种;沉水植物选取黑藻、穗花狐尾藻和苦草中的任一种。第一滤沟通过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带状间种的方式来构建水生植物系统。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