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通风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9668发布日期:2019-10-09 06:42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通风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回收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通风柜。



背景技术:

通风柜是医院、学校、化工厂、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检测所常用的装置。

在实验中通常需要很多的试剂瓶和化学试剂,而这些化学试剂的适用顺序根据不同的化学实验也是不一样的,如此可能导致试验台的摆放很凌乱,而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有害的气体等,这些有害气体如不能及时排出,对实验人员而言,具备一定的安全隐患,整个实验的安全性较差。

此外,现有通风柜一般不耐酸耐碱,工作人员在进行一些实验时,若不小心将腐蚀性较大的液体洒在通风柜的工作台上,从而造成工作台的腐蚀,减少通风柜的使用寿命。

而且,现有通风柜在通风换气时,未对废气中的大颗粒物进行有效处理,导致大颗粒物易使引风装置发生堵塞,降低引风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现有通风柜在运行时,引凤装置产生的噪音较大,易造成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听力健康,难以满足市场及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通风柜,能够静电吸附废气中的颗粒物,有效降低有毒气体的排放,还具有减震降噪功能,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且耐酸碱,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通风柜,包括柜体、操作台、集气罩、排风处理装置和底柜,所述柜体位于所述底柜的上方,所述集气罩位于所述柜体的外部上方,所述操作台位于所述柜体内且位于所述集气罩的正下方,所述排风处理装置位于所述柜体的外部上方,所述集气罩与所述排风处理装置相通;

所述排风处理装置依气体流向依次包括气体冷却区、气体汇流区、气体净化区和排风机,所述气体净化区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气体净化管和第二气体净化管,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的一端皆通过一汇流管与所述气体汇流区相通,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风机相通,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排风机相通;

所述气体冷却区包括硅胶基体层和填充于硅胶基体层中的固体高导热率颗粒;

所述气体汇流区包括两对称的导流板,两所述导流板的上端与所述汇流管连接,两所述导流板的下端与所述柜体的内壁连接;

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和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分别包括HEPA过滤层、杀菌层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杀菌层位于所述HEPA过滤层和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之间,所述HEPA过滤层位于靠近所述汇流管的一端,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为靠近所述排风机的一端;

所述操作台的台面为微盛亚台面。

所述集气罩与所述柜体之间安装有集尘板,所述集尘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截面为圆形的集尘孔,沿所述集尘孔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组集尘筋组,两组所述集尘筋组对称分布,每组所述集尘筋组包括若干集尘筋,两组所述集尘筋组的集尘筋交错分布,每组相邻所述集尘筋之间的间距为2-3mm,每一所述集尘筋的外周分布有若干凸点;

所述集尘板的外周固定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所述集气罩和所述柜体固定连接;

所述集气罩包括内罩体、外罩体和静音夹层,所述内罩体开设有若干塞孔,所述静音夹层包括悬浮硅胶层和硅胶柱塞,所述悬浮硅胶层位于所述内罩体和所述外罩体之间,所述硅胶柱塞的一端与所述悬浮硅胶层连接,所述硅胶柱塞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塞孔。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的一端和所述汇流管的上端通过三通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柜体的侧壁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和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分别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和第三折弯段。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折弯段填充有HEPA过滤填料,所述第二折弯段填充有杀菌材料,所述第三折弯段填充有活性炭过滤填料。

进一步地说,所述硅胶基体层为向所述气体汇流区凸起的弧形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集尘板是由纳米级电介质材料制成的集尘板。

进一步地说,所述集尘筋为从所述集尘孔的内壁向外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说,所述凸点由所述集尘筋的外周表面向外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说,所述保护框上设有正负电源输入端,所述保护框内设有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集尘板和所述正负电源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1、本实用新型排风处理装置依气体流向依次包括气体冷却区、气体汇流区、气体净化区和排风机,能够将柜体内的气体经过降温、净化后排出,减少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对实验员的身体伤害;

2、本实用新型气体净化区包括对称的第一气体净化管和第二气体净化管,能够将气体分流至两个净化区,提高气体的净化率;第一气体净化管和第二气体净化管分别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和第三折弯段,该设计能够延长有害气体经过第一气体净化管/第二气体净化管的时间,且第一折弯段填充有HEPA过滤填料,第二折弯段填充有杀菌材料,第三折弯段填充有活性炭过滤填料,有效过滤有害气体;

3、本实用新型硅胶基体层为向所述气体汇流区凸起的弧形层,利于提高气体与固体高导热率颗粒接触面积,有效降低气体的温度;

4、本实用新型操作台的台面为微盛亚台面,具有耐老化、耐腐蚀的特点,延长通风柜的使用寿命,减少实验设备的购置成本。

5、本实用新型集气罩和柜体之间安装有集尘板,集尘板采用纳米级电介质材料制成,设备通电后,集尘板具有静电作用,废气中的大颗粒物能够被吸附于集尘孔内或集尘筋上,避免大颗粒物进入引风装置中造成堵塞;并且该集尘板的材质利于清洗,可重复使用;

6、本实用新型集气罩包括内罩体、外罩体和静音夹层,避免废气与内罩体和外罩体产生直接的物理接触,具有减震降噪的作用,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气罩和排风处理装置结合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尘板和保护框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集尘孔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集气罩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柜体1、操作台2、集气罩3、内罩体31、外罩体32、悬浮硅胶层33、硅胶柱塞34、塞孔35、排风处理装置4、底柜5、中空纤维超滤装置6、气体冷却区6、气体汇流区7、导流板71、气体净化区8、第一气体净化管81、第二气体净化管82、排风机9、汇流管10、HEPA过滤层11、杀菌层12、活性炭吸附层13、集尘板14、集尘孔141、集尘筋142、凸点143、保护框15、三通16和可移动视窗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通风柜,如图1-图6所示,包括柜体1、操作台2、集气罩3、排风处理装置4和底柜5,所述柜体1位于所述底柜5的上方,所述集气罩3位于所述柜体1的外部上方,所述操作台2位于所述柜体1内且位于所述集气罩3的正下方,所述排风处理装置4位于所述柜体1的外部上方,所述集气罩3与所述排风处理装置4相通;

所述排风处理装置4依气体流向依次包括气体冷却区6、气体汇流区7、气体净化区8和排风机9,所述气体净化区8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气体净化管81和第二气体净化管82,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8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82的一端皆通过一汇流管10与所述气体汇流区7相通,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81的另一端与所述排风机9相通,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82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排风机9相通;

所述气体冷却区6包括硅胶基体层和填充于硅胶基体层中的固体高导热率颗粒;

所述气体汇流区7包括两对称的导流板71,两所述导流板71的上端与所述汇流管10连接,两所述导流板71的下端与所述柜体1的内壁连接;

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81和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82分别包括HEPA过滤层11、杀菌层12和活性炭吸附层13,所述杀菌层12位于所述HEPA过滤层11和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3之间,所述HEPA过滤层11位于靠近所述汇流管10的一端,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3为靠近所述排风机9的一端;

所述操作台2的台面为微盛亚台面。

所述集气罩3与所述柜体1之间安装有集尘板14,所述集尘板14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截面为圆形的集尘孔141,沿所述集尘孔141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组集尘筋组,两组所述集尘筋组对称分布,每组所述集尘筋组包括若干集尘筋142,两组所述集尘筋组的集尘筋142交错分布,每组相邻所述集尘筋142之间的间距为2-3mm,每一所述集尘筋142的外周分布有若干凸点143;

所述集尘板14的外周固定有保护框15,所述保护框15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所述集气罩3和所述柜体1固定连接;

所述集气罩3包括内罩体31、外罩体32和静音夹层,所述内罩体31开设有若干塞孔35,所述静音夹层包括悬浮硅胶层33和硅胶柱塞34,所述悬浮硅胶层33位于所述内罩体31和所述外罩体32之间,所述硅胶柱塞34的一端与所述悬浮硅胶层33连接,所述硅胶柱塞3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塞孔。

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81的一端、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82的一端和所述汇流管10的上端通过三通16连接。

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8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8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柜体1的侧壁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管81和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管82分别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和第三折弯段。

所述第一折弯段填充有HEPA过滤填料,所述第二折弯段填充有杀菌材料,所述第三折弯段填充有活性炭过滤填料。

所述硅胶基体层为向所述气体汇流区7凸起的弧形层。

所述集尘板14是由纳米级电介质材料制成的集尘板。

所述集尘筋142为从所述集尘孔141的内壁向外延伸形成。

所述凸点143由所述集尘筋142的外周表面向外延伸形成。

所述保护框15上设有正负电源输入端,所述保护框15内设有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集尘板和所述正负电源输入端。

所述导流板71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30-40°。

所述固体高导热率颗粒为银颗粒或铜颗粒。

所述排风机9为轴流风机。

所述柜体1的正面安装有可移动视窗17。

沿所述集尘孔141的长度方向分布有四组集尘筋组,四组所述集尘筋组两两对称分布。

所述集尘孔141是截面直径为1-2mm,长度为30-40mm的通孔。

所述悬浮硅胶层33的厚度为0.5-1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柜体内的气体被轴流风机抽吸至集风罩内,首先经过集尘板,气体中的大颗粒物被静电吸附于集尘板上,再依次通过气体冷却区、气体汇流区、最后通过汇流管分别流入第一气体净化管和第二气体净化管,经过净化过滤后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