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能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3574发布日期:2020-10-28 11:5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能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灌溉适用的磁能水处理装置,它属于农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植物种植过程中的灌溉水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所以也称为重力灌水法,这种办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水方法。按其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随着水资源短缺与需水量逐年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大水漫灌正逐渐被注重精确灌水的现代节水灌溉模式所取代。现代科学灌溉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缓解地下水开采过量、地壳下沉的严峻局面,同样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与精确施肥的有机结合,改善农作物、果树等的生长条件,提高单产和果实品质。

目前灌溉用水主要是井水和河水这种退化水,随着水资源的逐渐匮乏,在农业种植中,人们越来越多的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灌溉技术,这样技术采用普通的退化水进行灌溉就无法适用于现代科学灌溉方法。因此磁化水被逐渐利用于农业灌溉中,经过磁化处理后的水增加了溶解度、电离度、流动性及氧的含量,这些性能更有利于植物的新陈代谢,为植物提供养料,利于植物健康生长。尤其我国设施农业栽培技术中几乎全部采用滴灌。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0183271x公开了一种强永磁农业灌溉磁化水技术,它是采用磁铁与流水通道之间形成磁场,将灌溉水磁化,此设备存在的问题是水流在磁化过程中内经过一次磁场冲击,水磁化的不够充分。因此,磁化效果达不到作物所需磁化水的高技术状态。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320642068.8公开了一种农田管道灌溉用环形磁化水装置,它是由三片环形永磁铁构成,适合管道灌溉。但是,磁铁的s和n极是互相靠紧的,所有磁力线形成了闭合状态,并没有指向水流,通过磁铁环内的水流并没有切割到垂直磁力线,因此磁化效果差,不适合现代灌溉方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能水处理装置,目的是将水更好的进行充分磁化。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磁能水处理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圆筒状的非金属外导电网,非金属外导电网内设有圆筒状的非金属内导电网,在非金属外导电网的内侧设有圆筒状的外铁罩,在非金属内导电网的外侧设有圆筒状的内铁罩,外铁罩与内铁罩之间设有盘管式水管,水管绕成圆筒状螺旋体的外缘沿轴线方向设置磁铁管,磁铁设在磁铁管内,水管的两端从设在机壳下方的底座伸出,一端为进水管,另一端为出水管,在机壳的中心设有固定螺杆,在水管上方设有压板,固定螺杆一端穿过压板用螺母拧紧,固定螺杆另一端固定在机壳底部中心,在机壳外设有空管,非金属内导电网接上导线一端,上导线的另一端插到空管的上部,非金属外导电网接下导线的一端,下导线的另一端插到空管的下部。

所述的机壳的顶部设有把手。

所述的空管围绕圆形机壳外壁进行排列,三根空管为一组,排列四组,空管的两端与机壳相通,空管与机壳连接的两端设有稀土,上导线和下导线从稀土中穿过。

所述的上导线和下导线外表设在绝缘材料层,设在空管内的端部上导线和下导线端部无绝缘材料层。

所述的进水管从底座进入先围着非金属内导电网底部向上进行缠绕,缠绕到上方后再依次缠绕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最后水管从非金属外导电网内侧伸到底座,出水管伸出底座,磁铁管设在第一层和第二层水管、第三层和第四层水管之间。

所述的出水管上设有三通,三通向上引出一段管形成水过滤器接口。

所述的底座的下方设有地脚轮。

所述的磁铁管绕环形水管排列设置,每个磁铁管设有至少两块磁铁,磁铁管内的相邻两块磁铁同极相接,磁铁管为导磁材料。

所述的底座为导磁材料的方形壳体。

所述的磁铁管内磁铁长的边与磁铁管长边方向平行,磁铁管长边与内铁罩轴线平行。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效果:将水进行更好的进行磁化,磁化水流量大,适合现代灌溉方法适用。

水在水管中流动的过程中每经过一个磁铁管就穿越一次磁场,完成一次垂直切割磁力线的磁化过程。每滴水从进入水管到流出水管要经过不少于960次磁化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机壳;3、稀土;4、上导线;5、空管;6、下导线;7、非金属外导电网;8、外铁罩;9、出水管;10、进水管;11、底座;12、水管;13、磁铁管;14、磁铁;15、内铁罩;16、非金属内导电网;17、固定螺杆;18、压板;19、螺母;20、水过滤器接口;21、地脚轮;22、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实施例1

如1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能水处理装置,包括机壳2,机壳2内设有圆筒状的非金属外导电网7,非金属外导电网7内设有圆筒状的非金属内导电网16,在非金属外导电网7的内侧设有圆筒状的外铁罩8,在非金属内导电网16的外侧设有圆筒状的内铁罩15,外铁罩8与内铁罩15之间设有盘管式水管12,水管12绕成圆筒状螺旋体的外缘沿轴线方向设置磁铁管13,磁铁14设在磁铁管13内,水管12的两端从设在机壳2下方的底座11伸出,一端为进水管10,另一端为出水管9,在机壳2的中心设有固定螺杆17,在水管12上方设有压板18,固定螺杆17一端穿过压板18用螺母19拧紧,固定螺杆17另一端固定在机壳2底部中心,在机壳2外设有空管5,非金属内导电网16接上导线4一端,上导线4的另一端插到空管5的上部,非金属外导电网7接下导线6的一端,下导线6的另一端插到空管5的下部,空管5为金属空管。

所述的机壳2的顶部设有把手1。

所述的空管5围绕圆形机壳2外壁进行排列,三根空管为一组,排列四组,空管5的两端与机壳2相通,空管5与机壳2连接的两端设有稀土3,上导线4和下导线6从稀土3中穿过。

所述的上导线4和下导线6外表设在绝缘材料层,设在空管5内的端部上导线4和下导线6端部无绝缘材料层。

所述的进水管10从底座11进入先围着非金属内导电网16底部向上进行缠绕,缠绕到上方后再依次缠绕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最后水管12从非金属外导电网7内侧伸到底座10,出水管9伸出底座10,磁铁管设在第一层和第二层水管、第三层和第四层水管之间。

所述的出水管9上设有三通22,三通22向上引出一段管形成水过滤器接口20。

所述的底座10的下方设有地脚轮21。

所述的磁铁管13绕环形水管排列设置,每个磁铁管13设有五块磁铁14,磁铁管13内的相邻两块磁铁同极相接,磁铁管13为导磁材料。

所述的底座11为导磁材料的方形壳体。

所述的磁铁管13内磁铁14长的边与磁铁管13长边方向平行,磁铁管13长边与内铁罩15轴线平行,相当于磁铁管13从上到下插入第一层和第二层水管、第三层和第四层水管之间。

实施例2

每个磁铁管13设有两块磁铁14,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每个磁铁管13设有六块磁铁14,其它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所有磁铁形成一个磁场,磁场中的磁力线方向在铁罩的牵引下尽量保持径向,自然水从进水管进入水管后沿水管内腔流动至出水管流出,水在水管中流动的过程中每经过一个磁铁管就穿越一次磁场,完成一次垂直切割磁力线的磁化过程。每滴水从进入水管到流出水管要经过不少于960次磁化过程。水中的某些物质切割磁力线时会产生游离电荷,这些电荷会扰乱磁场对水的磁化效果,因此通过非金属导电网将其屏蔽并收集通过导线导入空管释放。

经过本实用新型设备磁化后的磁化水经试验,结果如下:

浸泡向日葵种子出芽率提高22.5%;浸泡水稻种子出芽率提高14.2%;灌溉黄瓜,15天株高提高19.2%;茎粗提高10.0%;叶面积提高8.8%;地上鲜重提高1.8%;30天株高提高10.5%;茎粗提高5.8%;叶面积提高11.4%;地上鲜重提高8.5;45天株高提高4.8%;茎粗提高4.5%;叶面积提高19.9%;地上鲜重提高3.4;60天株高提高9.9%;茎粗提高5.0%;叶面积提高11.4%;地上鲜重提高6.6;总产量增产22.8%,平均单株增产22.7%,可溶性糖增加32.3%,vc增加50.7%%。

水稻育秧株高比用普通自来水平均高出,3天3毫米、7天增加5毫米、14天9毫米、21天12毫米、28天9毫米。在水温25oc条件下磁化后水分子的氢氧键角从104.5°减小到103°左右,溶氧量增加12.7%,杀灭细菌96%以上,分解水中余氯78%以上。

浇灌蒜苗,普通水浇灌一季收割2茬,磁化水浇灌每季收割3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