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3512发布日期:2020-03-24 15:05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生物填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生物废水处理装置所用的填料种类繁多,有较早出现的定型固定式填料,主要是蜂窝填料;有目前广泛采用的悬挂式填料,如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弹性立体填料、组合型填料等;有不断涌现的悬浮生物填料,如聚氨酯填料、塑料球悬浮填料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居民生活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关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水的控制标准以及污染治疗技术的研究,正在逐步得到重视。但目前废水处理效率低下,并且现有的污水处理池的高度一般在5米内,占地面积较大。并且为了保证充分曝气,需要在顶部浮体上开设多个通孔,然而这样就会造成浮体的浮力降低,难以适应高水位的污水处理池。现提出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占地面积小,顶部浮体浮力大,能够适应高水位的污水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包括底部屉架、顶部浮体和填料组,所述填料组设置于底部屉架与顶部浮体之间,所述填料组由多根填料组成,每根填料上均设置有填料中心绳,所述填料组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架,所述填料中心绳穿过支撑架。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组包括9根填料,所述顶部浮体上均布有与9根填料的填料中心绳一一对应的第一穿线孔。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浮体的厚度为15厘米,所述顶部浮体由板体和耳板组成,所述耳板分布于板体的外周,所述第一穿线孔呈三乘三等间距排列,其中五个第一穿线孔分布于板体上,另外四个第一穿线孔分别设置于耳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浮体为中空浮体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屉架、顶部浮体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浮体,所述中间浮体上均布有与填料中心绳相连的第二穿线孔。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组为多个,由多个填料组构成的整体其高度为16米,每组底部屉架、顶部浮体之间设置有两个中间浮体,以顶部浮体为起点自上至下每5米设置一个中间浮体,所述填料组均匀设置于罐体内,所述罐体为圆筒状。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屉架的形状为四叶草形,所述底部屉架由米字支架和外框架组成,所述米字支架的中心处、米字支架与外框架的交点处均设置有与填料中心绳相连的第一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田字形,所述支撑架的上均布有与填料中心绳相连的第二连接部,相邻的两个支撑架间隔1米。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屉架下面1.2米处为曝气区,所述曝气区内设置有曝气管,所述底部屉架下面具有9根填料中心绳,9根填料中心绳的下端集束后一起与池底的预埋件链接。

作为优选,所述预埋件为“ω”字形,所述预埋件的两个支脚与罐体底部相焊接,所述填料中心绳与预埋件中部的半环体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加厚且未开设通孔结构的顶部浮体,并设置多个中间浮体用以增强浮力,能够适应高水位的污水处理设施,在填料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田字形支撑架,可防止填料发生缠绕;通过进水、排水能够实现浮体的上升或下降,特别适用于msbr工艺的,在一个池子中不断进/出水反应的,是一种高效、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便于施工,方便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的顶部浮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的顶部浮体与填料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的底部屉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的支撑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的中间浮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包括底部屉架1、顶部浮体2和填料组3,所述填料组3设置于底部屉架1与顶部浮体2之间,所述填料组3由多根填料组成,每根填料上均设置有填料中心绳31,所述填料组3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架4,所述填料中心绳31穿过支撑架4。所述填料组3包括9根填料,所述顶部浮体2上均布有与9根填料的填料中心绳31一一对应的第一穿线孔21。所述顶部浮体2的厚度为15厘米,所述顶部浮体2由板体22和耳板23组成,所述耳板23分布于板体22的外周,所述第一穿线孔21呈三乘三等间距排列,其中五个第一穿线孔21分布于板体22上,另外四个第一穿线孔21分别设置于耳板23上,所述顶部浮体2为中空浮体。所述底部屉架1、顶部浮体2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浮体5,所述中间浮体5上均布有与填料中心绳31相连的第二穿线孔51。所述填料组3为多个,由多个填料组3构成的整体其高度为16米,每组底部屉架1、顶部浮体2之间设置有两个中间浮体5,以顶部浮体2为起点自上至下每5米设置一个中间浮体5,所述填料组3均匀设置于罐体101内,所述罐体101为圆筒状。

进一步地,参阅图7,所述底部屉架1的形状为四叶草形,所述底部屉架1由米字支架11和外框架12组成,所述米字支架11的中心处、米字支架11与外框架12的交点处均设置有与填料中心绳3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3。参阅图8,所述支撑架4的形状为田字形,所述支撑架4的上均布有与填料中心绳3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41,相邻的两个支撑架4间隔1米。可有效的避免填料之间发生缠绕现象。

更进一步地,参阅图1-4和图10,所述底部屉架1下面1.2米处为曝气区,所述曝气区内设置有曝气管100,所述底部屉架1下面具有9根填料中心绳31,9根填料中心绳31的下端集束后一起与池底的预埋件10链接。所述预埋件10为“ω”字形,所述预埋件10的两个支脚与罐体101底部相焊接,所述填料中心绳31与预埋件10中部的半环体相连。所述填料中心绳31的外部套设有间隔套管32,所述间隔套管32与填料之间的连接处设有中心扣环30,能够减小中心绳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采用加厚且未开设通孔结构的顶部浮体,并且顶部浮体为中空浮体,并设置多个中间浮体用以增强浮力,能够适应高水位的污水处理设施,在填料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田字形支撑架,可防止填料发生缠绕;通过进水、排水能够实现浮体的上升或下降,当需要进行维修时,只需将罐体内的水全部排尽,所有的浮体就会随水位的下降而下降,便于施工,方便维护。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