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革废液多重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0304发布日期:2020-01-24 10:4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成革废液多重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合成革废液多重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合成革是一种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其通常以经浸渍的无纺布为网状层,聚氨酯孔聚氨酯层作作为粒面层制得。现有的合成革加工产生废气均集中至废汽处理装置内处理得到混合有水、dmf及其他杂质的废液,该废液需要经过废液处理装置处理后,再转移至三废处理站处理。

现有的合成革废液一般采用蒸馏塔进行蒸馏处理,具体工艺流程如下:通过在蒸馏塔的夹套自下而上输送蒸汽,以此加热蒸馏塔的塔体底部的废液,使废液部分气化,然后塔体内上升的水蒸气经过塔体的废汽出口进入冷凝器冷凝,接着塔底的废液转移至下一蒸馏塔继续蒸馏浓缩,最后作为釜残液采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随着蒸馏操作的进行,废液中dmf的浓度逐渐上升,若要保证废液的蒸馏效率,则要提高夹套内的蒸汽温度,因此,下游蒸馏塔内使用后的加热蒸汽仍存在可供上游蒸馏塔使用的余热,同时,塔体内蒸馏得到的蒸馏蒸气也残存有余热,若将上述两种蒸汽直接冷凝处理,则造成蒸汽中所含热量的浪费,不利于降低废液处理成本,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蒸馏塔内的加热蒸汽和蒸馏蒸汽的余热的合成革废液多重处理系统,其具有降低废液处理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合成革废液多重处理系统,包括沿送料方向顺次布置的多个废液处理单元,所述废液处理单元包括沿送汽方向顺次布置的蒸汽储罐、蒸馏塔和真空泵,所述废液处理单元之间的送料方向和送汽方向相反;所述蒸馏塔包括塔体、设置于所述塔体外的夹套,所述蒸汽储罐的废汽入口通过所述真空泵与下一所述废液处理单元的塔体的废汽出口连通,所述蒸汽储罐的蒸汽入口与下一所述废液处理单元的夹套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蒸汽储罐的蒸汽出口与同一所述废液处理单元的夹套的蒸汽入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塔底废液依次经过蒸馏塔一、蒸馏塔二及其他蒸馏塔逐步浓缩,最后得到釜残液;同时,加热蒸汽通过最后一个废液处理单元的蒸汽储罐的蒸汽出口输入至夹套的蒸汽入口内,当加热蒸汽在该夹套内运动至蒸汽出口,此时加热蒸汽通过夹套的蒸汽出口转移至上一废液处理单元的蒸汽储罐的蒸汽入口,蒸馏蒸汽通过塔体的废汽出口被真空泵抽吸至上一废液处理单元的蒸汽储罐的蒸汽入口,接着蒸馏蒸汽和加热蒸汽经过蒸汽储罐的蒸汽出口输入至夹套的蒸汽入口内;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蒸馏蒸汽和加热蒸汽的输送方向与废液的输送方向相反,即沿送料方向布置的各个蒸馏塔的加热温度逐渐升高,蒸馏塔的蒸汽温度与其所需的温度相适应,以此充分利用蒸馏蒸汽和加热蒸汽的余热,降低了废液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套的蒸汽出口连通有蒸汽出管,所述蒸汽出管连通于上一所述废液处理单元的蒸汽储罐的蒸汽入口;所述夹套的蒸汽出口连通有蒸汽进管,所述蒸汽进管连通于所述蒸汽储罐的蒸汽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套内运动的加热蒸汽通过蒸汽出管运动至上一废液处理单元的蒸汽储罐内,然后蒸汽储罐内的加热蒸汽/和蒸馏蒸汽通过蒸汽进管转移至同一废液处理单元的夹套内,操作简易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塔体的废汽出口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的废汽出管,所述蒸汽储罐的废汽入口设置有连通于下一所述废液处理单元的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的废汽进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真空泵形成塔体内的负压,塔体内蒸馏出的蒸馏蒸汽经过塔体的废汽出口运动至废汽出管内,然后蒸馏蒸汽依次经过真空泵、废汽进管汇集至上一废液处理单元的蒸汽储罐内,操作简易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泵的工作压强大于下一所述废液处理单元的所述真空泵的工作压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沿送料方向布置的各个蒸馏塔的水含量逐渐降低,真空泵所需要抽取蒸汽的工作量随之降低,因此,沿送料方向采用不同工作强度的真空泵,降低了废液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塔体的废液出口与下一所述废液处理单元的所述塔体的废液入口之间沿送料方向顺次布置有出料管、物料泵和进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阶段废液蒸馏完成后,通过利用物料泵,塔底的废液依次经过塔体的废液出口、出料管、物料泵、进料管转移至下一废液处理单元的塔体的废液入口处,操作简易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储罐的底部连通有用于输出馏出液的出液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蒸汽在蒸汽储罐内冷凝回流得到馏出液,馏出液通过出液管采集,避免蒸汽储罐上管道的堵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多个利用蒸汽储罐、蒸馏塔和真空泵组成的废液处理单元,蒸馏蒸汽和加热蒸汽的输送方向与废液的输送方向相反,以此充分利用蒸馏蒸汽和加热蒸汽的余热,降低了废液处理成本;

2.沿送料方向采用不同工作强度的真空泵,降低了废液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合成革废液多重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合成革废液多重处理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液处理单元;2、蒸汽储罐;21、出液管;22、蒸汽进管;23、蒸汽出管;3、蒸馏塔;31、塔体;32、夹套;4、真空泵;41、废汽出管;42、废汽进管;5、物料泵;51、出料管;52、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合成革废液多重处理系统,包括沿送料方向顺次布置的三个废液处理单元1,废液处理单元1包括沿送汽方向顺次布置的蒸汽储罐2、蒸馏塔3、真空泵4。其中,废液处理单元1之间的送料方向和送汽方向相反,真空泵4的工作压强大于下一废液处理单元1的真空泵4的工作压强。

由于沿送料方向布置的各个蒸馏塔3的水含量逐渐降低,真空泵4所需要抽取蒸汽的工作量随之降低,且塔体31内的废液蒸馏所需的蒸汽热量升高。因此,蒸馏蒸汽和加热蒸汽的输送方向与废液的输送方向相反,即沿送料方向布置的各个蒸馏塔3的加热温度逐渐升高,且沿送料方向采用不同工作强度的真空泵4,蒸馏塔3的蒸汽温度和压力与其所需的工艺条件相适应,以此充分利用蒸馏蒸汽和加热蒸汽的余热,降低了废液处理成本。

参照图2,蒸汽储罐2的底部连通有用于输出馏出液的出液管21。部分蒸汽在蒸汽储罐2内冷凝回流得到馏出液,馏出液通过出液管21采集,避免蒸汽储罐2上管道的堵塞。

蒸馏塔3包括塔体31、设置于塔体31外的夹套32。塔体31的废液出口与下一废液处理单元1的塔体31的废液入口之间沿送料方向顺次布置有出料管51、物料泵5和进料管52。其中,出料管51的两端连通于塔体31的废液出口和物料泵5的进料口;进料管52的两端连通于物料泵5的出液口和下一废液处理单元1的塔体31的废液入口。一阶段废液蒸馏完成后,通过利用物料泵5,塔底的废液依次经过塔体31的废液出口、出料管51、物料泵5、进料管52转移至下一废液处理单元1的塔体31的废液入口处。

对于同一废液处理单元1,蒸汽储罐2的蒸汽出口和夹套32的蒸汽出口之间连通有蒸汽进管22。塔体31的废汽出口和真空泵4的进气口之间连通有废汽出管41。对于相邻的两个废液处理单元1,真空泵4的出气口和上一废液处理单元1的蒸汽储罐2的废汽入口之间连通于废汽进管42。夹套32的蒸汽出口和上一废液处理单元1的蒸汽储罐2的蒸汽入口之间设置有蒸汽出管23。

通过利用真空泵4形成塔体31内的负压,废液处理单元1二的塔体31内蒸馏出的蒸馏蒸汽经过塔体31的废汽出口运动至废汽出管41内,然后蒸馏蒸汽依次经过真空泵4、废汽进管42汇集至废液处理单元1一的蒸汽储罐2内。同时,废液处理单元1二的夹套32内运动的加热蒸汽通过蒸汽出管23运动至废液处理单元1一蒸汽储罐2内。最后,废液处理单元1一蒸汽储罐2内的加热蒸汽/和蒸馏蒸汽通过蒸汽进管22转移至废液处理单元1一的夹套32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加热蒸汽经过的装置依次为,废液处理单元1三的蒸汽储罐2、蒸汽进管22、夹套32和蒸汽出管23、废液处理单元1二的蒸汽储罐2、蒸汽进管22、塔体31和蒸汽出管23、废液处理单元1一的蒸汽储罐2、蒸汽进管22、夹套32和蒸汽出管23;

废液处理单元1三或二的塔体31内的蒸馏蒸汽在进入蒸汽储罐2前经过的装置依次为,废液处理单元1三或二的塔体31、废汽出管41、真空泵4、废汽进管42;

废液处理单元1一的塔体31内的蒸馏蒸汽经过的装置依次为,废液处理单元1一的塔体31、废汽出管41、真空泵4。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