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用弹性立体填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3071发布日期:2020-01-21 23:0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污水处理用弹性立体填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弹性立体填料。



背景技术:

生物转盘(rotatingbiologicalcontactor,简称rbc)是一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20世纪60年代由原联邦德国开创,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称为浸没式生物滤池。该工艺具有系统设计灵活、安装便捷、操作简单、系统可靠、操作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不需要曝气,也无需污泥回流,节约能源,同时在较短的接触时间就可得到较高的净化效果,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

生物转盘内经常会装填有三维填料,用于生物接触氧化池、水解酸化池内作生物填料,其净化有机物的机理与生物滤池基本相同,但构造形式却与生物滤池不同。弹性立体填料筛选了聚烯烃类和聚酰胺中的几种耐腐、耐温、耐老化的优质品种,填料在有效区域内能立体全方位均匀舒展满布,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的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又能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这一特征与现象是国内目前其他填料不可比拟的。但是现有的一些弹性立体填料在制作过程中稳定性差,在堆积了一些生物废料后,丝条不能保证其良好的工作姿态,容易交叉重叠,减少了使用面积,影响整体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弹性立体填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污水处理用弹性立体填料,包括中心连接件、支撑环以及弹性纤维丝,所述支撑环固定设置在中心连接件的外侧,所述支撑环为若干个且沿着所述中心连接件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弹性纤维丝沿中心连接件的轴向布置有若干组,每一支撑环对应至少有一组弹性纤维丝,每一组弹性纤维丝沿中心连接件的周向均匀分布在中心连接件的外侧,所述弹性纤维丝的内端指向中心连接件的中心,所述弹性纤维丝沿中心连接件的径向向外延伸并穿过出所述支撑环。

进一步,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弹性纤维丝让位的让位孔。

进一步,所述中心连接件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所述中心连接件与支撑环之间设置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心连接件的周向。

进一步,所述支撑筋为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连接件和支撑环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心连接件为中心管件。

进一步,所述中心管件为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弹性纤维丝采用醛化纤维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弹性立体填料支撑环固定设置在中心连接件的外侧,每一支撑环对应至少有一组弹性纤维丝,每一组弹性纤维丝沿中心连接件的周向均匀分布在中心连接件的外侧,弹性纤维丝沿中心连接件的径向向外延伸并穿过出所述支撑环。弹性纤维丝在周向可以通过支撑环起到支撑的作用,本填料在使用过程中,将弹性纤维丝单独分散固定,减少了弹性纤维丝交叉重叠的可能,因此增大了弹性纤维丝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表面积,同时弹性纤维丝沿中心连接件的径向向外延伸并穿过出所述支撑环,可以进一步增加弹性纤维丝的使用表面积,达到一个更佳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撑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弹性立体填料,包括中心连接件1、支撑环2以及弹性纤维丝3,所述支撑环2固定设置在中心连接件1的外侧,所述支撑环2为若干个且沿着所述中心连接件1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弹性纤维丝3沿中心连接件1的轴向布置有若干组,每一支撑环2对应至少有一组弹性纤维丝3,每一组弹性纤维丝3沿中心连接件的周向均匀分布在中心连接件1的外侧,所述弹性纤维丝3的内端指向中心连接件1的中心,所述弹性纤维丝3沿中心连接件1的径向向外延伸并穿过出所述支撑环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支撑环2对应了两组弹性纤维丝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弹性纤维丝3也可以为多组。

本实施例中,弹性纤维丝3在周向可以通过支撑环2起到支撑的作用,本填料在使用过程中,将弹性纤维丝3单独分散固定,减少了弹性纤维丝3交叉重叠的可能,因此增大了弹性纤维丝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表面积,同时弹性纤维丝3沿中心连接件的径向向外延伸并穿过出所述支撑环,可以进一步增加弹性纤维丝3的使用表面积,达到一个更佳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2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弹性纤维丝3让位的让位孔4,弹性纤维丝3可穿过支撑环2再与中间连接件1进行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采插接或者粘接等,均属于现有技术,再次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中心连接件1为中心管件,所述中心连接件1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孔5,通过设置通孔5,可让中心连接件1的内外连通,不易堵塞,增加了其在污水表面上工作时姿态的平稳性,运行更为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连接件1与支撑环2之间设置有支撑筋6,所述支撑筋6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心连接件1的周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筋6为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筋6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连接件1和支撑环2螺纹连接,连接方便且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管件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纤维丝采用醛化纤维材料制成,可以有利于生物膜的更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