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猪场母猪舍的食槽快速清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7882发布日期:2020-04-24 20:47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规模化猪场母猪舍的食槽快速清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禽养殖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规模化猪场母猪舍的食槽快速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高温高湿地区的养猪企业普遍存在食槽发霉的现象,食槽不及时清洗会造成霉变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严重时可导致毒素中毒致死的情况,清理过程出现耗费大量人力和浪费水资源的情况,也会因为不适当水冲洗导致舍内湿度过大的情况,在规模化猪场会因为无法统一而快速的清理食槽而给生产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中国专利号为zl201820362907.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生猪养殖食槽清洗装置,但针对传统长方形、多采食位的群养模式且为单个食槽的控制方式,不适合于当下规模化猪场母猪产房以及妊娠母猪限位饲养栏位食槽统一清洗控制的模式;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1682293.1的专利中公开了母猪食槽的清洗模式,通过手工操作转轴直接将食槽内的水和食物残渣倒出还需继续用水冲洗,无法实现规模化统一快速的清洗且增加了冲洗圈舍的难度;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0760518.4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养猪用食槽清洗装置,通过位于猪槽上方的滑轨、气缸、电机等一系列组件进行,制作工艺复杂、占地空间大且不适合于单栏限位饲养的母猪食槽的冲洗;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0656674.6、中国专利号为zl201820547977.9和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0570276.2的专利中都公开了针对于圆盘式多采食位猪槽料筒内壁的清洗装置,但普遍不适合于机械化饲喂单个母猪食槽的清洗;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0743747.5中公开了一种针对长方体形猪槽且废水直接打开料槽侧面排出,不适合于液体饲喂;中国专利号为zl201710613105.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巴马香猪用中空半圆柱形食槽,不适合于机械化统一饲喂和清洗的模式;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0253093.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食槽的猪产床,但拉环拉绳、弹簧等组件容易损坏,废食渣没能统一收集,依靠人工,食槽左右侧插板不适合于饲喂湿料饲喂方式;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0504591.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带清洁功能的猪食槽,但所占空间大、针对于单个食槽且没有废食渣处理的装置;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1714943.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猪食槽,但主要针对多采食位的石槽类型且刷毛易损坏;中国专利号为zl201820148810.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农业便于自动清洗的猪食槽,每个食槽有单独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严重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配置单独的水箱等占用空间多,不适合于整个单元食槽的统一清洁;中国专利号为zl201810684512.2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针对于生猪猪槽的发明,不适合于母猪单栏单槽饲养的模式且没有对废料废水再次利用;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0799488.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针对立体梯形状的食槽,每食槽单独对应废料收集箱可以移动但不能统一汇总残渣废水还需要耗费人力;中国专利号为zl201710504365.1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养猪用食槽清洗装置,通过滑槽、电机、气缸等组件左右滑动清洗,不适合于多且独立母猪食槽的清理;中国专利号为zl201820979952.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食槽,但针对方形食槽且通过毛刷的左右滑动和水管进行清洗,并不适合于对体积较小、规模化的母猪食槽进行统一清洗。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1102492.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清式喂食槽,但装置位于单个食槽的上方,包括4个电机和水箱等且废料渣直接翻倒食槽排出,不适合于舍内环境的清洁和规模化低成本运行。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0449824.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畜牧用自带清洗功能的食槽,但是该装置依靠人工推动依次清洗单个食槽,占地空间大耗时多不适合于规模化统一快速处理。

针对由于高温高湿地区针对规模化猪场食槽发霉和水资源浪费的情况难以解决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快速清理规模化猪场母猪舍食槽的系统,集搅拌湿料、确定水量比并且能统一快速清洗食槽的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规模化猪场母猪舍的食槽快速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残料废水集合管、净水管、增压水泵、进水管、喷头、食槽电磁阀、废水收集箱、净水管总电磁阀、废水管总电磁阀、废水管排水电磁阀、食槽出口管和小短管;其中增压水泵的出水口、三通、废水管总电磁阀、残料废水集合管、废水管排水电磁阀和废水收集箱顺序相连,三通的另一出口、净水管总电磁阀和净水管顺序相连,增压水泵的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

净水管和残料废水集合管平行设置,净水管的下方安装有喷头,残料废水集合管的正上方通过食槽电磁阀、小短管与食槽下方的食槽出口管依次顺序螺纹连接,食槽电磁阀的进水口、小短管、食槽出口管和喷头的轴线共线。

所述食槽安装于各产床的产床前门上,所述食槽为半圆状常规食槽,食槽的内部无死角;食槽的底部出口下方竖直焊接有食槽出口管。

所述废水收集箱的上表面设有残渣过滤网。

所述残料废水集合管上方平行设置有电线管,电线管内设有电磁阀连接线。

所述增压水泵为变频增压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每个母猪对应采食槽的体积小且内表面无死角,不需要毛刷等进行机械处理,通过高压水泵统一控制每个槽体上方喷头的水压达到冲洗的目的。

2.食料残渣通过打开食槽下方连接残料废水集合管的食槽电磁阀由总管统一排到有过滤系统的残料收集池,残料收集池内收集到的液体用来冲洗圈舍等。

3.调节水压的大小可以搅拌湿料,通过流速与距离的大小确定水量;甚至还可直接用来供水。

4.进入食槽的水通过增压水泵增加压力从而达到冲洗食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规模化猪场母猪舍的食槽快速清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产床前门附近的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行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其中:1-残料废水集合管,2-净水管,3-增压水泵,4-进水管,5-喷头(0-n),6-食槽(0-n),7-食槽电磁阀(0-n),8-废水收集箱,9-残渣过滤网,10-电线管,11-净水管总电磁阀,12-废水管总电磁阀,13-废水管排水电磁阀,14-产床前门,15-小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残料废水集合管1、净水管2、增压水泵3、进水管4、喷头5、食槽电磁阀7、废水收集箱8、净水管总电磁阀11、废水管总电磁阀12、废水管排水电磁阀13和小短管15;其中增压水泵3的出水口、三通、废水管总电磁阀12、残料废水集合管1、废水管排水电磁阀13和废水收集箱8顺序相连,三通的另一出口与净水管总电磁阀11和净水管2顺序相连,增压水泵3的进水口与进水管4相连;

净水管2和残料废水集合管1平行设置于妊娠猪舍中,并穿过规模化猪场中的一排母猪产床;净水管2的下方安装有喷头5,残料废水集合管1的正上方通过食槽电磁阀7、小短管15与食槽6下方的食槽出口管依次顺序螺纹连接;食槽电磁阀7、小短管15、食槽6和喷头5的数量一一对应,具体数量取决于横穿过母猪产床的数量n;食槽电磁阀7的进水口、小短管15、食槽出口管和喷头5的轴线共线;

当猪舍内设有多排母猪产床时,并联有相应排数的净水管2和残料废水集合管1,且喷头5、食槽电磁阀7、净水管总电磁阀11、废水管总电磁阀12、废水管排水电磁阀13和小短管15的安装连接关系与单排的相同,增压水泵3和废水收集箱8的数量由猪舍内的情况决定,通常情况下,只设有统一的增压水泵3和废水收集箱8;

食槽6安装于各产床的产床前门14上;食槽6的底部出口下方竖直焊接有食槽出口管,食槽出口管的下端外套有外螺纹丝,小短管15内攻有内螺纹丝,食槽出口管的外径与食槽电磁阀7进水口的外径一致;

废水收集箱8的上表面(入口下方)设有残渣过滤网9;

增压水泵3的出水口分别连接着管控喷头5水流的净水管总电磁阀11和控制冲洗的废水管总电磁阀12,各食槽电磁阀7通过电磁阀连接线与电源相连,并通过统一的开关控制其工作;增压水泵3、净水管总电磁阀11、废水管总电磁阀12和废水管排水电磁阀13都与电源相连;

当需要产床前门14打开时,旋转小短管15,使小短管15与食槽出口管或与食槽电磁阀7分离,食槽6与食槽电磁阀7间的连接关系断开;当母猪产床内的作业完成并关闭产床前门14后,反向旋转小短管15使其与食槽出口管或与食槽电磁阀7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各食槽电磁阀7附近还设有与残料废水集合管1平行设置的电线管10,电线管10用来统一和保护用于控制各食槽电磁阀7的电磁阀连接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食槽6为各产床中相互独立的半圆状常规食槽,食槽6的内部无死角,食槽6最高处的高度为0.6m;

在本实施例中,增压水泵3为变频增压水泵,压力可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喷头5为可调(水雾状或水柱状)高压喷头。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各电磁阀(食槽电磁阀7、净水管总电磁阀11、废水管总电磁阀12和废水管排水电磁阀13)型号相同,都为ac220v外螺纹常闭式(即:通电打开,断电关闭)电磁阀,电磁阀的承受压力为8kg左右,不同电磁阀只受到所连接部位孔径的影响,其他均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残料废水集合管1、电线管4和净水管2都为普通pvc管,污水管和线管为pvc管具体尺寸视现场实际情况定;进水管4为自来水管,净水管2的高度为1.2m。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当对食槽6进行冲洗的工作流程为:

打开增压水泵3和净水管总电磁阀11的开关,加压后的水由喷头5对各食槽6进行冲洗;

经过第一时间间隔的冲洗后(约1分钟),打开食槽电磁阀7和废水管排水电磁阀13,残料废水由集合管统一收集;

再经过第二时间间隔的冲洗后(约3分钟),关闭净水管总电磁阀11和食槽电磁阀7,随后打开废水管总电磁阀12,通过对残料废水集合管1进行少量水冲洗,同时将残料废水收集至废水收集箱中。

本实用新型搅拌食槽6内湿料的工作流程为:先通过管道将干料放入各食槽6,在注入之前计算好比例的水后,将水压调大;随后打开增压水泵3和净水管总电磁阀11的开关,对食槽6内的干料搅拌,最后按时关闭净水管总电磁阀11和增压水泵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