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使用的组合式工业污水分类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4116发布日期:2020-10-28 11:57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便于使用的组合式工业污水分类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于使用的组合式工业污水分类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要求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而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大多都是将污水直接排进污水处理池,由污水处理池直接进行沉淀处理,这种方式无法将污水和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分类处理,在净化的过程中,污水中的杂质可能会和净化剂产生一些其他化学反应,导致处理不够彻底,降低了工业污水处理的效果,最终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大大的降低了工业污水分类处理设备的使用性和使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便于使用的组合式工业污水分类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便于使用的组合式工业污水分类处理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矩形状,所述底板顶面一端设有矩形状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底面两侧均固接有梯形的支撑座,每个支撑座底面均与底板对应一侧顶面固接,所述过滤箱顶面设有进水管,所述底板顶面中部一侧设有水泵,所述底板顶面中部另一侧设有配电箱,所述底板顶面另一端设有圆柱形的净化桶,所述净化桶底面两侧均固接有矩形的固定座,每个固定座底面均与底板对应一侧顶面固接,所述净化桶一侧壁上端设有锥形的试剂瓶,所述试剂瓶底端固接有试剂管,所述试剂管另一端穿过净化桶一侧壁、并位于净化桶内,所述水泵进水口固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另一端穿过过滤箱底面、并位于过滤箱内,所述水泵出水口固接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另一端穿过净化桶一侧壁、并位于净化桶内。

优选地,所述过滤箱内底面上方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底座与过滤箱一侧内壁固接,所述加热棒上方对应的过滤箱内设有矩形状的第二过滤层,所述过滤箱下端两侧均凹设有矩形状的限位槽,所述第二过滤层,两端均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过滤层上方对应的过滤箱内设有圆柱形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分布有矩形状的吸附层,所述过滤箱上端设有第一过滤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层顶面固接有一圈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两侧固接有矩形状的限位板,所述过滤箱上端两侧内壁均固接有矩形状的固定槽,每块限位板均位于对应的固定槽固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箱内下端两侧壁均固接有轴承,所述转动杆两端均与对应轴承内壁配合安装,所述转动杆上分布有t形的定位槽,每个吸附层下端均位于对应的定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净化桶底面一侧固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另一端固接有第二开关阀,所述净化桶顶面固接有u形的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设有电机,所述净化桶内底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净化桶内底面上方设有圆形的第三过滤层,所述净化桶内上端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一端穿过净化桶顶面、并与电机的电机轴固接,所述搅拌轴上间距分布有固定管,每个固定管表面均分布有矩形状的搅拌叶。

优选地,所述第三过滤层外侧固接有一圈防护环,所述净化桶下端两侧内壁均固接矩形状的凸块,所述防护两侧均与对应凸块固接。

优选地,所述试剂瓶表面设有刻度尺,所述试剂瓶顶端设有圆形的盖板,所述盖板一端通过转动轴与试剂瓶连接,所述盖板顶面一端设有推杆,所述试剂管顶端固接有第一开关阀,所述开关阀另一端与试剂瓶固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层、吸附层、第二过滤层、加热棒与过滤箱配合,可有效的过滤工业污水中的杂质,避免污水和杂质一起处理导致其他化学反应产生,且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与过滤箱均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对过滤层进行维护清理,加热棒可对污水进行加热,将污水中的微生物消除;

2、;通过设置的电机、搅拌轴、搅拌叶、试剂瓶与净化桶配合,可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试剂瓶表面的刻度尺可控制药剂的用量,避免药剂过量造成浪费的情况发生,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叶转动,可加快污水与药剂的融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性,且便于维护、清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使用的组合式工业污水分类处理设备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使用的组合式工业污水分类处理设备的吸附层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使用的组合式工业污水分类处理设备的固定管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使用的组合式工业污水分类处理设备的第一过滤层俯视图;

图中序号:底板1、过滤箱2、水泵3、净化桶4、支撑座5、加热棒6、第一过滤层7、转动杆8、吸附层9、第二过滤层10、、限位环11、进水管12、吸水管13、送水管14、固定座15、排水管16、防护框17、电机18、搅拌轴19、固定管20、搅拌叶21、第三过滤层22、试剂瓶23、试剂管24、配电箱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参见图1-4,便于使用的组合式工业污水分类处理设备,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为矩形状,所述底板1顶面一端设有矩形状的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底面两侧均固接有梯形的支撑座5,每个支撑座5底面均与底板1对应一侧顶面固接,所述过滤箱2顶面设有进水管12,所述底板1顶面中部一侧设有水泵3,所述底板1顶面中部另一侧设有配电箱25,所述底板1顶面另一端设有圆柱形的净化桶4,所述净化桶4底面两侧均固接有矩形的固定座15,每个固定座15底面均与底板1对应一侧顶面固接,所述净化桶4一侧壁上端设有锥形的试剂瓶23,所述试剂瓶23底端固接有试剂管24,所述试剂管24另一端穿过净化桶4一侧壁、并位于净化桶4内,所述水泵3进水口固接有吸水管13,所述吸水管13另一端穿过过滤箱2底面、并位于过滤箱2内,所述水泵3出水口固接有送水管14,所述送水管14另一端穿过净化桶4一侧壁、并位于净化桶4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箱2内底面上方设有加热棒6,所述加热棒6底座与过滤箱2一侧内壁固接,所述加热棒6上方对应的过滤箱2内设有矩形状的第二过滤层10,所述过滤箱2下端两侧均凹设有矩形状的限位槽,所述第二过滤层10,两端均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过滤层10上方对应的过滤箱2内设有圆柱形的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上分布有矩形状的吸附层9,所述过滤箱2上端设有第一过滤层7,所述第一过滤层的材质为pp棉,第二过滤层10的材质为超滤亲水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7顶面固接有一圈限位环11,所述限位环11两侧固接有矩形状的限位板,所述过滤箱2上端两侧内壁均固接有矩形状的固定槽,每块限位板均位于对应的固定槽固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箱2内下端两侧壁均固接有轴承,所述转动杆8两端均与对应轴承内壁配合安装,所述转动杆8上分布有t形的定位槽,每个吸附层9下端均位于对应的定位槽内,吸附层的材质为活性炭。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净化桶4底面一侧固接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另一端固接有第二开关阀,所述净化桶4顶面固接有u形的防护框17,所述防护框17内设有电机18,所述净化桶4内底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净化桶4内底面上方设有圆形的第三过滤层22,所述净化桶4内上端设有搅拌轴19,所述搅拌轴19一端穿过净化桶4顶面、并与电机18的电机轴固接,所述搅拌轴19上间距分布有固定管20,每个固定管20表面均分布有矩形状的搅拌叶21。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过滤层22外侧固接有一圈防护环,所述净化桶4下端两侧内壁均固接矩形状的凸块,所述防护两侧均与对应凸块固接,所述第三过滤层的材质为hepa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试剂瓶23表面设有刻度尺,所述试剂瓶23顶端设有圆形的盖板,所述盖板一端通过转动轴与试剂瓶连接,所述盖板顶面一端设有推杆,所述试剂管24顶端固接有第一开关阀,所述开关阀另一端与试剂瓶23固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配电箱25内设有电源开关、水泵开关、加热棒开关和电机开关,所述电机开关的型号为lw26-20,所述电源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源、水泵开关、电机开关和加热棒开关连接,所述水泵开关通过导线与水泵3连接,所述电机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机18连接,所述加热棒开关通过导线与加热棒连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工业污水通过进水管12倒入过滤箱2内,工业污水先进过第一过滤层7,第一过滤层7可将工业污水内的大颗粒杂质过滤掉,污水落到吸附层9上,污水的冲击力会带动吸附层9转动,吸附层9带动转动杆8转动,转动杆8带动多个吸附层9旋转,从而可充分的吸附污水里的小颗粒杂质,除去污水中的异味,接着污水在穿过第二过滤层10,第二过滤层10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细菌、杂质;

后将加热棒开关打开,加热棒6对污水进行加热,将污水中的微生物杀死,过一段时间后,将水泵开关打开,水泵3通过吸水管13从过滤箱2中吸取污水,再通过送水管14送入净化桶4内,转动盖板,向试剂瓶23内添加药剂,根据试剂瓶23表面的刻度尺确定用量,避免浪费,确定好用量后,将第一开关阀打开,药剂沿着试剂管24进入到净化桶4内,接着将盖板复位,将电机18的开关打开,控制电机18转动,电机18带动搅拌轴19转动,搅拌轴19带动固定管29转动,固定管20带动搅拌叶21转动,从而对污水进行搅拌,加快污水与药剂之间的融合,污水在经过第三过滤层22进行过滤,打开第二开关阀,污水沿着净化桶4底面流向排水管,后经过排水管16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