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床生态修复的藻菌共生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0285发布日期:2020-08-14 19:44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床生态修复的藻菌共生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床生态修复的藻菌共生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大量废水的无组织排放导致河流等水体富营养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在我国十分普遍;每年高温季节,在水体流动性较差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温较高的局部水域就往往可能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爆发蓝绿藻类,产生水华;因此,需要净化水质,利用原位生态方法修复水体,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对于河流等水体污染的净化,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物理净化方法、化学净化方法和生物净化方法,其中,生物净化法主要是采用藻菌共生的生物净水方式;净水时,通过浮管组成矩形框架,并在框架中固定尼龙网,然后通过拉绳固定于使其固定于河岸边,浮于水面,通过微生物和藻类共同作用,实现净水效果。

但是现有的藻菌共生净水装置没有设置防撞结构,软质的拉绳不能起到限制位置的作用,使得净水装置容易撞到岸边或者水中一些其他的建筑结构之类的,造成浮管受损等情况。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河床生态修复的藻菌共生净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床生态修复的藻菌共生净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床生态修复的藻菌共生净水装置,包括生长箱,生长箱中均匀设置有多个填料板,生长箱的顶面可拆卸固定有盖体,且生长箱的底面、侧壁以及盖体上均匀设置有滤孔;生长箱的四个外侧壁交角处分别固定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外侧端固定有连接板,相邻两个连接板之间固定有浮管,且其中一侧的浮管上固定有拉绳,生长箱的外侧壁和浮管之间设有尼龙网,且尼龙网的外侧边通过多个绑带与浮管固定连接;每个连接板上远离固定管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防撞杆,且两个防撞杆的外侧端共同固定有弧形的防撞板。

优选的,固定管包括定位管和伸缩管,定位管的内侧端与生长箱固定连接,伸缩管套接于定位管的内腔中,定位管的顶部侧壁上设有定位孔,伸缩管的顶面侧壁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其中一个螺纹孔与定位孔对应,并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浮管的两端与对应的连接板固定连接,且中间断开。

优选的,伸缩管的两端封闭,螺纹孔的底端伸入伸缩管内并封闭,且伸缩管的侧壁上对应每一个螺纹孔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密封圈。

优选的,连接板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槽,两个防撞杆的内侧端伸入安装槽中,并相互固定,且连接处设有安装孔,安装槽的顶面和底面对应设有通孔,通孔与安装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防撞板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将防撞板拆卸下来,也便于将多个装置组合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尼龙网的中心处对应生长箱的位置设有矩形口,生长箱位于矩形口中,且四个侧壁顶部均固定有挂钩,尼龙网的矩形侧边挂在挂钩上。

优选的,固定管上也固定有绑带,并通过绑带与尼龙网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本装置放入水中,拉绳一端固定在河岸,通过浮管的作用使尼龙网浮在水面,并通过固定管的连接使生长箱浸没在水中,通过生长箱和盖体为填料板提供保护作用,并通过滤孔对进入生长箱的水质进行过滤,避免水中的异物直接进入生长箱中,为工程菌的初期生长提供一定的良好环境,并将生长箱和尼龙网结合,以便进行藻菌共生,达到净水的效果;通过防撞杆和防撞板为装置提供防护作用,同时,通过防撞板增大装置与水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浮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长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板和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尼龙网未画出;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管和伸缩杆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生长箱,101-填料板,102-挂钩,103-盖体,104-滤孔,2-固定管,201-连接板,202-伸缩管,203-定位管,204-定位孔,205-螺纹槽,206-密封圈,3-浮管,4-防撞板,401-防撞杆,5-拉绳,6-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床生态修复的藻菌共生净水装置,包括生长箱1,生长箱1中均匀设置有多个填料板101,生长箱1的顶面可拆卸固定有盖体103,且生长箱1的底面、侧壁以及盖体103上均匀设置有滤孔104;生长箱1的四个外侧壁交角处分别固定有固定管2,固定管2的外侧端固定有连接板201,相邻两个连接板201之间固定有浮管3,且其中一侧的浮管3上固定有拉绳5,生长箱1的外侧壁和浮管3之间设有尼龙网,且尼龙网的外侧边通过多个绑带6与浮管3固定连接;每个连接板201上远离固定管2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防撞杆401,且两个防撞杆401的外侧端共同固定有弧形的防撞板4。

连接板201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槽,两个防撞杆401的内侧端伸入安装槽中,并相互固定,且连接处设有安装孔,安装槽的顶面和底面对应设有通孔,通孔与安装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防撞板4与连接板201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将防撞板4拆卸下来,也便于将多个装置组合固定在一起。

尼龙网的中心处对应生长箱1的位置设有矩形口,生长箱1位于矩形口中,且四个侧壁顶部均固定有挂钩102,尼龙网的矩形侧边挂在挂钩102上。

固定管2上也固定有绑带6,并通过绑带6与尼龙网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预先将工程菌预固化在填料板101,并入生长箱1中,将盖体103固定在生长箱1中,然后将本装置放入水中,拉绳5一端固定在河岸,通过浮管3的作用使尼龙网浮在水面,并通过固定管2的连接使生长箱1浸没在水中,通过生长箱1和盖体103为填料板101提供保护作用,并通过滤孔104对进入生长箱1的水质进行过滤,避免水中的异物直接进入生长箱1中,为工程菌的初期生长提供一定的良好环境,并将生长箱1和尼龙网结合,以便进行藻菌共生,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经过微生物的消化分解变成无机盐,又可以被藻类和浮水植物吸收利用,且浮水植物的根系也可以成为微生物良好的生长场所,并能产生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两者可以达到协同净水的效果;通过防撞杆401和防撞板4为装置提供防护作用,避免装置在水中漂浮时意外撞到岸边或者水中的其他建筑结构之类的,同时,通过防撞板4增大装置与水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浮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管2包括定位管203和伸缩管202,定位管203的内侧端与生长箱1固定连接,伸缩管202套接于定位管203的内腔中,定位管203的顶部侧壁上设有定位孔204,伸缩管202的顶面侧壁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螺纹孔205,其中一个螺纹孔205与定位孔204对应,并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浮管3的两端与对应的连接板201固定连接,且中间断开。

伸缩管202的两端封闭,螺纹孔205的底端伸入伸缩管202内并封闭,且伸缩管202的侧壁上对应每一个螺纹孔205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密封圈206。

当在浮管3等结构上安装不同面积大小的尼龙网时,移动伸缩管202,使其向外伸出或者向内收缩,并且其中一个螺纹孔205与定位孔204对应,并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实现固定管2长度的调节,从而调节浮管3构成的矩形面积大小;当伸缩管202沿定位管203移动时,定位管203的出口附近,通过伸缩管202上的密封圈206密封,螺纹孔205两侧也通过密封圈206密封,从而使定位管203的内腔在定位孔204的两侧呈密封空腔状态,从而在装置放入水中时,减少定位管203中的进水量,提高漂浮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