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CW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0525发布日期:2020-09-11 22:5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提高CW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cw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装置。



背景技术:

cwsbr污水处理工艺引自德国,属于二级生物处理工艺,cwsbr污水处理工艺由进水区、反应区和出水区组成,cwsbr综合生化池每个运行周期分四个运行时序:进水→曝气→沉淀→滗水,每个周期运行时间约6h。已建成的采用cwsbr污水处理工艺的污水厂经过长时间运行,对总氮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能力有限,无法满足目前的环保排放要求,同时出水区缺少排泥功能,运行一段时间需要人工清泥,如果不定时清泥会造成死泥上浮,影响出水水质,人工清泥时需要将整个cwsbr综合生化池内的水放空,由于单池水量太大,放空的水无法就地处理,不允许直接排放,给污水处理厂运行造成极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cw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用于提高cw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装置,包括粗格栅集水井提升泵,所述粗格栅集水井提升泵的底端连接有细格栅旋流沉砂池,所述细格栅旋流沉砂池的另一端连接有cwsbr工艺池,所述cwsbr工艺池的另一端连接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的另一端连接有高效沉淀池,所述高效沉淀池的另一端连接有反硝化深床滤池,所述反硝化深床滤池的另一端连接有消毒池。

所述cwsbr工艺池的中部设置有反应区,所述反应区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区,所述反应区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区,所述进水区与出水区均设置于cwsbr工艺池的内部,所述反应区内部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水区,所述出水区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道,所述cwsbr工艺池的外侧设置有自吸排泥泵,所述自吸排泥泵与排泥管道连接,所述自吸排泥泵的另一端连接有污泥池。

优选的,所述cwsbr工艺池中的进水区和反应区以及出水区通过水帆(hdpe材质)分隔,水帆可以纵向移动,通过雷达控制移动范围。

优选的,所述混合器内设置有pac和pam,且消毒池中设置有次氯酸钠。

优选的,所述回流泵设置于cwsbr工艺池的反应区远离进水区的位置,且回流泵与反应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自吸排泥泵设置于cwsbr工艺外空地上,在cwsbr工艺池出水区池底设置排泥管道。

优选的,所述粗格栅集水井提升泵与细格栅旋流沉砂池之间通过水泵连接,且粗格栅集水井提升泵设置于细格栅旋流沉砂池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回流系统,回流泵设置于cwsbr工艺池的反应区远离进水区的位置,将反应区内混合液回流至cwsbr工艺池的进水区靠近进水口的位置,这样就将cwsbr工艺池的进水区变成了缺氧区,进水区的原水可以为反硝化菌提供碳源,在此区域发生反硝化反应,从而增强脱氮功能,增加内回流系统后总氮去除率明显增加。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水区的底部设置排泥管道,cwsbr工艺池的外侧设置有自吸排泥泵,自吸排泥泵设置于cwsbr工艺池外空地上,在cwsbr工艺池出水区池底设置排泥管道,自吸排泥泵与排泥管道以及污泥池组成排泥系统,在不停产的情况下,通过排泥系统实现机械自动排泥,自吸排泥泵的另一端连接有污泥池,污泥在污泥池中经过污泥处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最后作为废料利用或填埋,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泥管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粗格栅集水井提升泵;2、细格栅旋流沉砂池;3、cwsbr工艺池;4、混合器;5、絮凝池;6、高效沉淀池;7、反硝化深床滤池;8、消毒池;9、反应区;10、进水区;11、出水区;12、回流泵;13、回流管道;14、排泥管道;15、自吸排泥泵;16、污泥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提高cw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装置,包括粗格栅集水井提升泵1,粗格栅集水井提升泵1的底端连接有细格栅旋流沉砂池2,粗格栅集水井提升泵1与细格栅旋流沉砂池2之间通过水泵连接,且粗格栅集水井提升泵1设置于细格栅旋流沉砂池2的上方,细格栅旋流沉砂池2的另一端连接有cwsbr工艺池3,cwsbr工艺池3的另一端连接有混合器4,混合器4的另一端连接有絮凝池5,絮凝池5的另一端连接有高效沉淀池6,高效沉淀池6的另一端连接有反硝化深床滤池7,反硝化深床滤池7的另一端连接有消毒池8,混合器4内设置有pac和pam,pac和pam的设置起到了混凝和絮凝的作用,且消毒池8中设置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用作消毒。

cwsbr工艺池3的中部设置有反应区9,反应区9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区10,反应区9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区11,进水区10与出水区11均设置于cwsbr工艺池3的内部,cwsbr工艺池3中的进水区10和反应区9以及出水区11通过水帆hdpe材质分隔,水帆可以纵向移动,通过雷达控制移动范围,因此进水区10、反应区9和出水区11各区的容积是可变的,根据设定好的时序自动运行,反应区9内部安装有回流泵12,回流泵12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流管道13,回流管道13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水区10,回流泵12设置于cwsbr工艺池3的反应区9远离进水区10的位置,将反应区9内混合液回流至cwsbr工艺池3的进水区10靠近进水口的位置,这样就将cwsbr工艺池3的进水区10变成了缺氧区,进水区10的原水可以为反硝化菌提供碳源,在此区域发生反硝化反应,从而增强脱氮功能,同时将进水区10变为缺氧区,提高cwsbr工艺池3的有效利用率,且回流泵12与反应区9相连接,出水区11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道14,cwsbr工艺池3的外侧设置有自吸排泥泵15,自吸排泥泵15与排泥管道14连接,自吸排泥泵15设置于cwsbr工艺池3外空地上,在cwsbr工艺池3出水区11池底设置排泥管道14,自吸排泥泵15与排泥管道14以及污泥池16组成排泥系统,在不停产的情况下,通过排泥系统实现机械自动排泥,自吸排泥泵15的另一端连接有污泥池16,污泥在污泥池16中经过污泥处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最后作为废料利用或填埋。

工作原理:污水由粗格栅集水井提升泵1进入细格栅旋流沉砂池2中完成一级处理后进入cwsbr工艺池3中进行二级处理,通过设置内回流系统,回流泵12设置于cwsbr工艺池3的反应区9远离进水区10的位置,将反应区9内混合液回流至cwsbr工艺池3的进水区10靠近进水口的位置,这样就将cwsbr工艺池3的进水区10变成了缺氧区,进水区10的原水可以为反硝化菌提供碳源,在此区域发生反硝化反应,从而增强脱氮功能,增加内回流系统后总氮去除率明显增加,通过在出水区11的底部设置排泥管道14,cwsbr工艺池3的外侧设置有自吸排泥泵15,自吸排泥泵15设置于cwsbr工艺池3外空地上,在cwsbr工艺池3出水区11池底设置排泥管道14,自吸排泥泵15与排泥管道14以及污泥池16组成排泥系统,在不停产的情况下,通过排泥系统实现机械自动排泥,自吸排泥泵15的另一端连接有污泥池16,污泥在污泥池16中经过污泥处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最后作为废料利用或填埋,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经二级处理完毕的污水通过混合器4依次经过絮凝池5、高效沉淀池6和反硝化深床滤池7,最后经过消毒处理完成三级处理,经过三级处理后的污水达标排放或再生水系统处理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