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7420发布日期:2021-09-17 2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搅拌器、水流分配器、第一扰动器和第二扰动器,所述罐体为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其下部一侧形成有物料排出口;所述搅拌器设置在罐体内,由一减速电机提供旋转动力;所述水流分配器在所述罐体的内壁圆周方向至少设置3个,水流分配器的下半段用于促进罐体底部边壁附近的液相物体向上流动,水流分配器的上半段用于罐体上部边壁附近的液相物体向下流动;所述第一扰动器设置在搅拌器的外端边缘处,用于加强罐体底部液体的扰动;所述第二扰动器设置在罐体的底部中心处,对底部堆积的固相物料进行扰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分配器为s形板状,竖向安装在罐体内壁上,且其内侧边缘与罐体内壁的距离为2-5mm,所述搅拌器的旋转方向使得圆周方向的液流方向朝向s形的下部开口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分配器由两个截面为半圆的平板拼接组成,且其两个侧边的形状与罐体的内壁形状相适应;s型挡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5~3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挡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动器为矩形挡板,其宽为5~10cm,长为10~15cm,所述矩形挡板竖直安装在扰动器的每个搅拌叶的外端且与方向与径向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动器具有三个对称设置的桨叶,所述桨叶为竖直设置的板状且其长度方向与罐体底部平行,能随物料流动而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一机架上,所述机架安装在一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安装在一桥架上,所述桥架安装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开口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的上部一侧还设置有一溢流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外侧安装有加强肋。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直径为5m,高为4m;所述搅拌器采用轴向螺旋桨叶,其搅拌直径为2m,搅拌叶底部与罐体底部的距离为0.8m;所述s型挡板截面的半圆直径为150cm,s型挡板两个侧边的距离为45cm,s型挡板高度为260cm,与罐体底部距离为60cm;所述第二扰动器的每个桨叶宽5~10cm,长50~75cm,厚度0.2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包括罐体、搅拌器、水流分配器、第一扰动器和第二扰动器,罐体为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其下部一侧形成有物料排出口;搅拌器设置在罐体内,由一减速电机提供旋转动力;水流分配器在所述罐体的内壁圆周方向至少设置3个;第一扰动器设置在搅拌器的外端边缘处,用于加强罐体底部液体的扰动;第二扰动器设置在罐体的底部中心处,对底部堆积的固相物料进行扰动。该装置搅拌充分、清洁环保、快速高效,能够对河湖底泥和粉体药剂进行充分搅拌,搅拌中心无残留物。物。物。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音 胡保安 杨旺旺 董先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6
技术公布日:2021/9/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