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15148发布日期:2020-08-05 01: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1)混凝:将污染水体输入混凝池,通过混凝加料装置加入1~50g/m3硫酸亚铁溶液和进水总量3~5%的等离子体处理水混合并不断搅拌,搅拌速度为50~300r/min,混凝反应时间为2~15min;

(2)助凝:步骤(1)中混凝反应后的水体进入助凝池,通过助凝加药装置加入pam絮凝剂,加入pam的重量为0.1~1g/m3,搅拌并反应1~5min,搅拌速度10~80r/min;

(3)沉淀:步骤(2)中经助凝反应的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的时间为3~10min,形成所述沉淀池上层的上清区、底部的污泥浓缩区和中部的固液分离中区;

(4)等离子体处理:将污水输送至等离子体发生器中停留1~10s,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等离子体互相碰撞生成自由基,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脉冲工作电压为0.01~30kv,电流密度为1~10ma/cm2,频率为2400~2600mhz,水体中的溶解氧大于等于7mg/l;

(5)脱氮反应:步骤(4)中出水通过布水器均匀分布在脱氮反应池中反应,停留时间为10~150min;

(6)生态重构:步骤(5)的出水进入水生态系统重构装置,通过水生态系统重构装置的来水稳定区和深度净化区处理,出水经滨水拦截带、水生植物净化系统、微生物净化系统和水生动物净化系统的处理,使得出水cod≦20mg/l,bod≦6mg/l,氨氮≦1.5mg/l,总氮≦5mg/l,总磷≦0.1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步骤(2)中助凝池内形成的沉淀量不足时,开启污泥回流泵,部分污泥从所述沉淀池回流入所述助凝池内。

3.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还包括污泥处理步骤:将上述步骤(3)中所述沉淀池内污泥浓缩区中的污泥,通过污泥泵输送至污泥处理装置的重力浓缩池内,利用水、有机物和无机物三者的密度差异进行重力沉淀分离,形成上清液层、中层有机物富集层和下层无机层;将上清液层内的液体输送至混凝沉淀装置中再净化,将中层有机物富集层内物质输送至理化调理池进行调理后输送至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将下层无机层直接经过脱水机进行脱水。

4.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水稳定区由滨水拦截带、水生植物净化系统和微生物净化系统组成;所述滨水拦截带由挺水植物组成,所述水生植物净化系统由沉水植物构成,所述微生物净化系统通过植物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

5.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水稳定区的出水经过所述深度净化区的挺水植物系统,浮叶植物系统,湿生植物系统和水生动物系统依次处理后与自然水体连通。

6.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水稳定区还通过强化净化区与所述深度净化区连接,所述强化净化区是连接于所述来水稳定区之后的塘体,所述塘体中种植有挺水植物。

7.根据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强化净化区处理后的出水依次经过表流湿地和生态涵养区,所述表流湿地布置在所述强化净化区之后,所述表流湿地布置有生长在植物茎、杆上的生物膜;经过所述表流湿地处理后的出水经过所述生态涵养区的滨水拦截带、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水生动物净化系统和微生物活化系统依次处理后流入深度净化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包括混凝剂加料装置,所述混凝剂加料装置中贮藏有质量比为5~10%硫酸亚铁溶液,所述混凝剂的用量为1~50g/m3;所述助凝池包括助凝剂加料装置,所述助凝剂加料装置中贮藏有质量比为1~2‰的pam溶液。

9.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总磷小于等于1mg/l时,加入15mg/l硫酸亚铁溶液,并将混凝池中的ph调节至8~9。

10.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装置还包括ph值加药装置,所述ph值加药装置中储藏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将污水的ph值调节为7~9。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净化方法,其包括混凝,助凝,沉淀,等离子脱氮处理和水生态系统重构处理,本发明的水体净化在混凝沉淀、等离子体净化之后还有一个水生态重构系统,通过水生态的重构使水体恢复自我净化能力,进一步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总磷和总氮的水平,减少藻类生长环境和生存空间,改善水体水质。

技术研发人员:孔玲芬;罗薇薇;黄海弟;郭春勇;李坤;王哲;赵金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渊环境技术(厦门)有限公司;上海山恒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