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0299发布日期:2020-09-25 18:0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和翻转数码产品的夹持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数码产品清洁设备的轨道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失的必需品,社交、购物等等、手机也成为细菌传播的主要媒介。一部手机表面会累积百万级以上的细菌,手机的日常清洁已引起人们广泛高度关注。

常见的手机清洁方式是使用者使用清洁布对手机进行清洁,但往往手动清洁的清洁效果有限,便利性不足。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方便清洁手机的清洁器技术。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8940948a公开了一种手机快速清洁器,通过将手机放置在两个夹块之间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使得两个滑块相互靠近,让夹块对手机进行夹紧,再通过滑槽和滑轮之间的滑动效果,让固定块在两个夹块之间滑动,进一步的带动刷杆下方的无尘布对手机的显示屏进行擦拭。该技术方案的夹持装置,需要手动调整两个夹块之间的距离,且只能针对手机的屏幕进行清洁。针对不同尺寸的手机,实际清洁体验不便捷,清洁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不仅能够自动夹持不同宽度数码产品,还能翻转数码产品,便于清洁数码产品其他部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轨道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待夹物体并带动待夹物体移动,包括轨道、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两侧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该底座可往复移动的设置在该轨道上,第一基座内设有能朝向待夹物体伸出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朝向待夹物体一端设有第一夹头,第一夹头可相对第一基座转动;第二基座朝向待夹物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夹头,第二夹头抵接待夹物体的另一端,第二夹头可相对而基座转动;第二夹头或第一夹头抵顶待夹物体的一端,还包括旋转机构,当待夹物体被夹持于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之间时,旋转机构驱动第一夹头或第二夹头转动,以带动待夹物体翻转。

进一步的,第一基座内设有伸缩电机,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板和轨道板;轨道板固定于第一基座,伸缩电机驱动伸缩板相对轨道板移动,第一夹头连接在伸缩板上并被伸缩板带动运动。

进一步的,第一夹头包括有第一旋转轴及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待夹物体,第一旋转轴一端与第一夹持部固定;伸缩板对应第一旋转轴设有第一收容部,第一旋转轴可转动且往复滑动的收容在该第一收容部内,该第一收容部内设有弹簧及抵接台,该弹簧的一端与该旋转轴抵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该抵接台抵接,当第一夹持部夹持待夹物体时,弹簧受压产生弹性变形。

再进一步的,该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上设有导向杆,该收容部内设有导正块,该导正块上对应导向杆设有导引斜面,当该弹簧回弹时,导向杆与导引斜面接触并沿着导引斜面转动到预定方位,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转动到预定位置。

再进一步的,导引斜面为双锥形斜面,导引斜面的底部设有收容所述导向杆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夹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针对不同尺寸数码产品实现自动夹持。

(2)自动修正夹头角度保持在水平状态,防止因夹持不正,造成夹持不紧的状况出现。

(3)可对数码产品进行翻转,便于清洁屏幕以外的其他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轨道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轨道夹持机构前面和后面示意图。

图3是使用了轨道夹持机构的清洁机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轨道夹持机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轨道夹持机构第二夹头旋转控制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6是第一夹头导正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7是第一夹头导正状态轴侧图。

图8是导正块轴侧图。

图9是导正块主视面、俯视面、左视面示意图。

图10是伸缩机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图10分解示意图。

图12是伸缩机构最大伸展状态示意图。

图13是伸缩机构最小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14是第一旋转轴尾部触发第一感应单元之前示意图。

图15是第一旋转轴尾部触发第一感应单元示意图。

图16是伸缩板组件去掉伸缩机构示意图。

图17是伸缩板组件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轨道夹持机构;2、轨道;3、光杆;4、滑块;5、轨道轮座5;6、同步驱动轴6;7、步进电机7;8、底板8;9、立板;11、第一基座;12、第二基座;13、底座;

111、伸缩电机;112、伸缩板;113、轨道板;114、第一夹头;115、驱动齿轮;116、第一感应单元;117、红外发射端;

121、旋转电机;122、旋转定位模块;123、第二旋转轴;124、第二夹头;

1121、第一收容部;1122、抵接台;1123、远端触片;1124、近端触片;1125、齿条;1126、伸缩板固定座;1127;伸缩光杆;1128、第二收容部;1131、第二感应单元;1132、第三感应单元;

1141、第一夹持部;1142、第一旋转轴;1143、弹簧;1144、抵接片;1145、导向杆;1146、导正块;1147、夹头护套;1148、锥形斜面;1149、凹槽;1221、旋转定位pcb板;1222、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轨道夹持机构1,常用于夹持数码产品类物体,并带动夹持物移动至特性位置。轨道夹持机构1包括有底座13和设置在底座13两侧的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底座13可往复移动的设置在轨道上,第一基座11内设有能朝向待夹物体伸出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朝向待夹物体一端设有的第一夹头114,第一夹头114与第一基座11本体内的伸缩机构可旋转连接,第一夹头114可相对第一基座11转动。第二基座12朝向待夹物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夹头124。第二夹头124抵接待夹物体的另一端,第二夹头124可相对第二基座12转动。第二基座12内还包括有旋转机构,该旋转结构用于驱动第二夹头124旋转。

当第一基座11内的伸缩机构伸出基座,第一夹头114抵顶被夹持物体,并将待夹物体夹持于第一夹头114和第二夹头124之间时,旋转机构设置在第二基座12内,驱动第二夹头124转动,带动夹持物体翻转。

旋转机构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基座11内,驱动第一夹头114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夹头124转动。也可以设置成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中同时设置有旋转机构,同步带动夹持物体翻转。

第一夹头114和第二夹头124可同步转动,便于对夹持物的侧面和背面进行不仅限于清洁的操作。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机构设置在第二基座12中,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121,和旋转定位模块122,旋转定位模块122可以包括有旋转定位pcb板1221和定位板1222。第二夹头124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23;旋转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旋转轴123远离第二夹头124的一端连接,驱动旋转轴转动。

轨道夹持机构1还包括有主控mcu。其中旋转定位pcb板1221上设置有四个固定位置的槽型光电组(槽型光电组内壁置有红外发射端117和接收端,槽型光电组属于现有产品),分别设置在旋转定位pcb板1221以水平面为起点的0度位置,90度位置,180度位置,270度位置。第一旋转轴1142上还套设有定位板1222,定位板1222的一端设置设有遮光板,定位板1222旋转,遮光板经过槽型光电组的凹槽,能够遮挡槽型光电组内的红外线,主控mcu接收到,遮光板位于哪个角度位置的槽型光电组中,进而控制旋转电机121旋转。旋转电机121的减速箱体是蜗轮蜗杆结构,具有锁定功能,通过上述结构最终锁定第二夹头124的旋转角度。

主控mcu控制第二旋转轴123在特定角度停止旋转及在一定间隔时间后,启动旋转。采用上述设置,旋转定位模块122可以控制旋转电机121驱动第二夹头124旋转90度,180度,270度,360度,以方便对被夹持物体的正反面,双侧面进行清洁。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一基座11中设置有伸缩电机111,伸缩机构包括有伸缩板112和轨道板113。轨道板113固定于第一基座11内,伸缩电机111的动力输出端驱动伸缩板相对轨道板113移动,第一夹头114连接在伸缩板上并被伸缩板带动运动。

第一夹头114采用可伸缩结构,能够适用夹持不同尺寸的物体。第一夹头114和第二夹头124共同实现物体的夹持和松开,第二夹头124可以连续旋转及特定角度锁定。伸缩电机111驱动伸缩板112平移,带动第一夹头114推动待夹持物体与第二夹头124靠近,直到把物体夹紧。

如图4,图15,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伸缩电机111动力输出端垂直于伸缩板112设置,伸缩板112内设有朝向伸缩方向开设的凹槽形状第二收容部1128,第二收容部1128内设置有齿条1125。伸缩板112两侧设有伸缩板光杆1127和伸缩板固定座1126,伸缩板固定座1126固定在轨道板113上。伸缩电机111的驱动端穿过轨道盒并设有驱动齿轮115,该驱动齿轮115与齿条1125啮合,驱动伸缩板沿着轨道板113来回伸缩。

进一步的,第一夹头114包括有第一旋转轴1142及第一夹持部1141。第一夹持部1141用于夹持物体,第一夹持部1141还可以设置有夹头护套1147,夹头护套1147采用塑胶材质且为可更换,夹头护套1147朝向被夹持物品一面具有弧形面,以便能够夹牢贴合被夹持物体。伸缩板112对应第一旋转轴1142设有第一收容部1121。旋转轴相对该第一收容部1121可转动并能往复滑动的收容在第一收容部1121内。第一收容部1121内设有弹簧1143和抵接台1122,弹簧1143的一端与旋转轴上的抵接片1144抵接,弹簧1143的另一端与抵接台1122抵接。当第一夹持部1141夹持待夹物体时,第一旋转轴1142向后移动,弹簧1143会产生弹性形变,以便能够更好的夹紧物体。第二夹头124与第一夹头114将物体夹紧,第二夹头124旋转带动第一夹头114相对伸缩板112旋转。

进一步的,如图6至图9所示,第一旋转轴1142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杆1145,导向杆1145垂直穿过第一旋转轴1142的尾端。第一收容部1121内还设有导正块1146,该导正块1146上对应导向杆1145设有导引斜面。当第一夹头114解除夹持时,弹簧1143回弹,带动第一旋转轴1142回伸。导向杆1145与导向斜面接触并由导向斜面引导转动到预定方位,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1141转动到预定方位。本实施方式,预定方位为第一夹头114相对水平面平行,方便夹紧类似手机类数码产品。

优选的,导引斜面采用双锥形斜面1148,导引斜面的底部设有能够收容导向杆1145的凹槽1149。该凹槽1149垂直于第一旋转轴1142设置。具体实现第一夹头114导正过程时,第一夹头114在推力作用下,第一旋转轴1142往回移动并压缩弹簧1143,位于第一旋转轴1142尾部的导向杆1145脱离导正块1146的双锥形斜面1148,第一旋转轴1142可自由旋转。当第一夹头114失去推力作用下,弹簧1143膨胀弹力推动第一旋转轴1142带动导向杆1145向导正块1146的双锥形斜面1148组成v型空间移动,导向杆1145最终稳定在凹槽1149内。由于导正块1146固定在伸缩板112第一收容部1121内,导正块1146位置固定,导向杆1145位置固定,进而与第一旋转轴1142固定的第一夹头114能自动复位在固定位置。本实施方式固定位置为第一夹头114保持水平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0至图14所示,为了控制第一夹头114夹持物品的力度,还包括有伸缩电机111控制模块。在所述伸缩板112内设置有第一感应单元116。第一感应单元116采用槽型光电感应开关。当第一夹头114和第二夹头124同时接触到物体时,伸缩板112继续收缩。此时位于第一旋转轴1142上的平垫和导正块1146之间的弹簧1143被压缩到预定位置时,第一旋转轴1142尾端会触发第一感应单元116,第一感应单元116将触发信号传递给伸缩电机111控制模块,伸缩电机111控制模块发出指令,停止驱动伸缩电机111转动,保持物体夹紧状态。本实施方式优选弹簧1143被压缩到预定位置时,弹簧1143的回弹力为两公斤压力,以保持第一夹头114和第二夹头124之间夹持的力度适当。在特性功能完成后,伸缩电机111控制模块对伸缩电机111施加反向电压,伸缩电机111反转,即可实现释放功能。

进一步的,为了给予伸缩板112最小收缩保护和最大伸展保护。在第一基座11内对应第一夹头114平移的最近端和最远端分别设有第二感应单元1131和第三感应单元1132。第二感应单元1131和第三感应单元1132均采用槽型光电开关。伸缩板112内对应最近端和最远端分别设有近端触片1124和远端触片1123。

第一夹头114运动至伸缩板112最小限位状态时,近端触片1124与第三感应单元1132接触,第三感应单元1132将信号传递给伸缩电机111控制模块,控制伸缩电机111停止运转。此时说明物体长度小于设定数据,为无效物体,应该退出。第三感应单元1132传递信号给伸缩电机111控制模块,驱动伸缩电机111反向转动,使得第一夹头114回到最大张开位置。

当第一夹头114运动至伸缩板112最大限位状态时,远端触片1123与第二感应单元1131接触,第三感应单元1132将信号传递给伸缩电机111控制模块,控制伸缩电机111停止运转。使得第一夹头114回到最大张开位置,也就是待机原始位置。

实施例二,参考图3所示,一种使用了上述技术特征的待夹物体清洁机,适用于数码产品清洁。还包括有轨道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该清洁机包括有底板8和立板9。轨道驱动机构可相对于底板8的纵向移动。底板8上设有步进电机7,同步驱动轴6,及位于底板8两侧的光杆滑块组件及轨道。轨道夹持机构1的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分别设置在两侧光杆滑块组件的滑块4上,轨道夹持机构1同时也固定在两侧的轨道上。轨道的一端套接同步驱动轴6中部的齿轮,另一端套接轨道轮座5。同步驱动轴6驱动轨道运转,进而带动轨道夹持机构1运动至底板8上合适的位置。

进一步的,轨道夹持机构1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相对位置设有红外感应器,并产生红外线。具体实施时,在第一基座11上设置有红外发射端117,在第二基座12上设置有红外接收端。轨道夹持机构1沿着底板8纵向移动时。当红外线与物体相遇时,会产生红外线断路。当红外线离开物体时,红外线通路。主控mcu通过控制计算轨道夹持机构1移动的时间和速度,计算出待夹物体的宽度。再让轨道夹持机构1按这个时间1/2运动。采用这种方法,可使夹头居中在物体宽度的中心,实现居中夹持物体的作用。

红外感应器与控制系统连接以检测待夹物体宽度,控制所述轨道夹持机构1,夹持待夹物体宽度中部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