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15886发布日期:2020-09-04 15:3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又称泔水、潲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讲,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成分。

在垃圾的收运和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定量的餐饮垃圾废水,在这些餐饮垃圾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脂、淀粉、果蔬汁、饮料等物质,这些废水富含动植物油脂、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有机物,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所含有机物将迅速被氧化而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严重缺氧,同时,由于油脂类等不溶物的存在,致使水面复氧能力严重下降,从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同时,废水中悬浮物在厌氧条件下极易分解产生臭气,恶化区域环境。

污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需要建设污水处理厂。

目前污水处理厂在建造时,需要建造多个处理池,处理池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现场浇注,工程量较大,费工费时,而且,现有的污水处理池大多为方形池,多个方形池通过管道横向或者竖向排列在一起,占地面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低。另外,在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控制过程中广泛存在污泥膨胀、污泥沉积、污泥上浮、脱氮除磷效果差、控制方式单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结构合理,解决了污水处理池占地面积大,建造时间长,以及污泥膨胀、污泥沉积、污泥上浮的问题,同时脱氮除磷效率高,耗能少,采用迷宫式的污水流动轨道,污水在各个处理池中流动过程形成弯折的行进路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能够有效进行餐厨垃圾废水的净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净化效果。

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过滤处理装置、第一废水处理系统和第二废水处理系统,所述第一废水处理系统和第二废水处理系统对称设置,并且第一废水处理系统和第二废水处理系统均与废水过滤处理装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废水处理系统和第二废水处理系统均包括预处理池、进水管、出水管、厌氧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和沉淀单元,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废水过滤处理装置连接,并且进水管的另一端与预处理池连接,所述废水经过进水管进入后依次经过厌氧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和沉淀单元进行污水处理,并且处理后的清水从出水管向外排出,所述预处理池、厌氧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和沉淀单元可通过排列组合形成外部框架为矩形或方形结构,并且预处理池、厌氧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和沉淀单元的内部为迷宫式的结构,所述预处理池、厌氧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和沉淀单元的外部设有二次沉淀池,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沉淀单元连通,并且出水管的另一端与二次沉淀池连通,所述二次沉淀池和预处理池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并且二次沉淀池上设有清水排水管。

进一步的,上述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池分为四个模块,包括第一厌氧模块、第二厌氧模块、第一缺氧模块和第二缺氧模块,所述第一厌氧模块、第二厌氧模块、第一缺氧模块和第二缺氧模块形成“田”字格型结构,所述进水管和污泥回流管均与第一厌氧模块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所述厌氧单元包括厌氧池一、厌氧池二、厌氧池三、厌氧池四和厌氧池五,所述厌氧池一和预处理池连通,所述厌氧池一和厌氧池二连通,所述厌氧池二和厌氧池三连通,所述厌氧池三和厌氧池四连通,所述厌氧池四和厌氧池五连通,所述厌氧池五和缺氧单元连通,所述预处理池、厌氧池一、厌氧池二、厌氧池三、厌氧池四和厌氧池五均为尺寸相同的矩形结构,并且厌氧池一、厌氧池二、厌氧池三、厌氧池四和厌氧池五内均设有废水处理搅拌机,所述预处理池、厌氧池一、厌氧池二、厌氧池三、厌氧池四和厌氧池五构成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所述缺氧单元包括缺氧池一、缺氧池二、缺氧池三、缺氧池四、缺氧池五和缺氧池六,所述缺氧池一和厌氧池五连通,所述缺氧池一和缺氧池二连通,所述缺氧池二和缺氧池三连通,所述缺氧池三和缺氧池四连通,所述缺氧池四和缺氧池五连通,所述缺氧池五和缺氧池六连通,所述缺氧池一、缺氧池二、缺氧池三、缺氧池四、缺氧池五和缺氧池六均为尺寸相同的矩形结构,并且缺氧池一、缺氧池二、缺氧池三、缺氧池四、缺氧池五和缺氧池六内均设有废水处理搅拌机,所述缺氧池一、缺氧池二、缺氧池三、缺氧池四、缺氧池五和缺氧池六构成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所述好氧单元包括一级好氧池一、一级好氧池二、一级好氧池三、一级好氧池四、二级好氧池一、二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一、三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三和三级好氧池四,所述一级好氧池一、一级好氧池二、一级好氧池三和一级好氧池四呈一列设置,并且一级好氧池一、一级好氧池二、一级好氧池三和一级好氧池四依次连通,所述一级好氧池一和缺氧池六连通,所述二级好氧池一和二级好氧池二对称设置,并且二级好氧池一和一级好氧池四连通,所述三级好氧池一、三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三和三级好氧池四呈一列设置,并且三级好氧池一、三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三和三级好氧池四依次连通,所述三级好氧池一和二级好氧池二连通,所述一级好氧池一、一级好氧池二、一级好氧池三、一级好氧池四、二级好氧池一、二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一、三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三和三级好氧池四构成长方体结构,并且一级好氧池一、一级好氧池二、一级好氧池三、一级好氧池四、二级好氧池一、二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一、三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三和三级好氧池四内均设有曝气组件。

进一步的,上述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所述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一、沉淀池二、沉淀池三和沉淀池四,所述沉淀池一、沉淀池二、沉淀池三和沉淀池四构成长方体结构,所述沉淀池一、沉淀池二、沉淀池三和沉淀池四依次连通,并且沉淀池一、沉淀池二、沉淀池三和沉淀池四呈一列设置,所述沉淀池一和三级好氧池四连通,所述沉淀池四内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管和沉淀池四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所述废水过滤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存储箱体、外筒体、内过滤筒体一、内过滤筒体二、内过滤筒体三、筛网分隔板一、筛网分隔板二、支撑架、内过滤桶旋转驱动组件、废水进口和废料排放口,所述外筒体的下端部设有废水排水口,所述废水存储箱体位于废水排水口的正下方,所述外筒体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废水进口和废料排放口分别设置在外筒体的两端,所述内过滤筒体一、内过滤筒体二和内过滤筒体三依次连接构成内过滤桶,所述内过滤筒体一、内过滤筒体二和内过滤筒体三设置在外筒体内部,并且内过滤筒体一的一端和内过滤筒体三的一端分别伸出外筒体,所述废水排水口固定设置在外筒体的下端面上,并且废水排水口和外筒体内部连通,所述筛网分隔板一设置在内过滤筒体一和内过滤筒体二之间,所述筛网分隔板二设置在内过滤筒体二和内过滤筒体三之间,所述内过滤桶旋转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且内过滤桶旋转驱动组件与内过滤筒体一和内过滤筒体三伸出外筒体的端部连接,所述内过滤筒体一、内过滤筒体二和内过滤筒体三上均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尺寸小于筛网分隔板一和筛网分隔板二上网孔的尺寸。

进一步的,上述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所述外筒体、内过滤筒体一、内过滤筒体二和内过滤筒体三均倾斜设置,所述废水进口所在外筒体的水平高度大于废料排放口所在外筒体的水平高度;所述外筒体的一端设有废料收集桶,所述废料收集桶位于废料排放口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上述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所述内过滤桶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转轴二、转轴三、主驱动轮一、主驱动轮二、转轴四和转轴五,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分别与转轴二和转轴三连接,所述转轴二和转轴三分设在旋转驱动电机的两侧,所述转轴二通过联轴器和转轴四连接,所述转轴三通过联轴器和转轴五连接,所述主驱动轮一套设在转轴四上,所述主驱动轮二套设在转轴五上,所述主驱动轮一可驱动内过滤筒体一旋转,所述主驱动轮二可驱动内过滤筒体三旋转,所述主驱动轮一和主驱动轮二位于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支撑架上与主驱动轮一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辅助驱动轮一,所述支撑架上与主驱动轮二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辅助驱动轮二,所述内过滤筒体一的外壁与辅助驱动轮一贴合,所述过滤筒体三的外壁与辅助驱动轮二贴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旋转驱动电机通过转轴二、转轴三、转轴四和转轴五带动主驱动轮一和主驱动轮二旋转,主驱动轮一和主驱动轮二带动内过滤筒体一、内过滤筒体二和内过滤筒体三构成的过滤内筒旋转;

s2、餐厨垃圾废水从废水进口进入,餐厨垃圾废水首先进入内过滤筒体一,内过滤筒体一不断旋转过程中,一部分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内过滤筒体一上的若干过滤孔流入外筒体内,并且外筒体内经过过滤的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废水排水口排入废水存储箱体中,内过滤筒体一内的另一部分餐厨垃圾废水通过筛网分隔板一进入内过滤筒体二;

s3、进入内过滤筒体二内的餐厨垃圾废水随内过滤筒体二不断旋转过程中,一部分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内过滤筒体二上的若干过滤孔流入外筒体内,并且外筒体内经过过滤的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废水排水口排入废水存储箱体中,内过滤筒体二内的另一部分餐厨垃圾废水通过筛网分隔板二进入内过滤筒体三;

s4、进入内过滤筒体三内的餐厨垃圾废水随内过滤筒体三不断旋转过程中,一部分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内过滤筒体三上的若干过滤孔流入外筒体内,并且外筒体内经过过滤的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废水排水口排入废水存储箱体中,内过滤筒体三中筛分出来的餐厨垃圾通过废料排放口倾倒进入废料收集桶中;

s5、废水存储箱体内经过过滤的餐厨垃圾废水通过进水管输送进入预处理池,首先进入预处理池的第一厌氧模块进行厌氧处理;

s6、在预处理过程中,餐厨垃圾废水依次经过第一厌氧模块、第二厌氧模块、第一缺氧模块和第二缺氧模块进行废水的处理;

s7、经过预处理池预处理的餐厨垃圾废水进入厌氧单元,并且依次经过厌氧池一、厌氧池二、厌氧池三、厌氧池四和厌氧池五进行厌氧处理;

s8、经过厌氧单元厌氧处理的餐厨垃圾废水进入缺氧单元,并且依次经过缺氧池一、缺氧池二、缺氧池三、缺氧池四、缺氧池五和缺氧池六进行缺氧处理;

s9、经过缺氧单元缺氧处理的餐厨垃圾废水进入好氧单元,并且依次经过一级好氧池一、一级好氧池二、一级好氧池三、一级好氧池四、二级好氧池一、二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一、三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三和三级好氧池四进行好氧处理,在一级好氧池一、一级好氧池二、一级好氧池三、一级好氧池四、二级好氧池一、二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一、三级好氧池二、三级好氧池三和三级好氧池四内进行好氧处理过程中,曝气组件不断产生气泡;

s10、经过好氧单元好氧处理的餐厨垃圾废水进入沉淀单元,并且依次经过沉淀池一、沉淀池二、沉淀池三和沉淀池四进行沉淀处理,此时在沉淀池四内已经形成清水,清水汇聚在出水堰处,并且通过出水管将清水输送至二次沉淀池;

s11、在二次沉淀池内进行清水的二次沉淀,并且二次沉淀后的清水通过清水排水管向外排出。

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中池与池之间采用隔墙形式连接,随时可切换成a2/o-ao工艺的生化系统,以便在总氮达标困难时,作为补碳源脱氮用。通常情况下,在后置的缺氧池是以好氧工况运行的,这是生化系统就是一个标准的a2/o工艺;当总氮达标困难时,可立即关闭曝气管,启动双向环流搅拌机,同时启动碳源投加系统,该单元进入缺氧工况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将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设计为尺寸相同的单独模块,根据具体的污水处理场地和条件,能够灵活调整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组合数量和结构,无空间浪费,因而空间利用率高;根据污水污染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数量设计,能够使得污水处理更加彻底;因为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为尺寸相同的模块,在组合建造时,便于进行整体污水处理系统的安装,能够任意搭配模块进行组合,组合后,整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废水处理系统或第二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废水过滤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废水过滤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废水过滤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废水过滤处理装置1、废水存储箱体10、外筒体11、内过滤筒体一12、内过滤筒体二13、内过滤筒体三14、筛网分隔板一15、筛网分隔板二16、支撑架17、内过滤桶旋转驱动组件18、旋转驱动电机181、转轴二182、转轴三183、主驱动轮一184、主驱动轮二185、转轴四186、转轴五187、辅助驱动轮一188、辅助驱动轮二189、废水进口19、废料排放口110、废料收集桶111、过滤孔112、二次沉淀池100、清水排水管101、第一废水处理系统2、污泥回流管200、预处理池201、进水管202、出水管203、厌氧单元204、缺氧单元205、好氧单元206、沉淀单元207、第一厌氧模块208、第二厌氧模块209、第一缺氧模块210、第二缺氧模块211、厌氧池一212、厌氧池二213、厌氧池三214、厌氧池四215、厌氧池五216、缺氧池一217、缺氧池二218、缺氧池三219、缺氧池四220、缺氧池五221、缺氧池六222、一级好氧池一223、一级好氧池二224、一级好氧池三225、一级好氧池四226、二级好氧池一227、二级好氧池二228、三级好氧池一229、三级好氧池二230、三级好氧池三231、三级好氧池四232、沉淀池一233、沉淀池二234、沉淀池三235、沉淀池四236、曝气组件237、出水堰238、第二废水处理系统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过滤处理装置1、第一废水处理系统2和第二废水处理系统3,所述第一废水处理系统2和第二废水处理系统3对称设置,并且第一废水处理系统2和第二废水处理系统3均与废水过滤处理装置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废水处理系统2和第二废水处理系统3均包括预处理池201、进水管202、出水管203、厌氧单元204、缺氧单元205、好氧单元206和沉淀单元207,所述进水管202的一端与废水过滤处理装置1连接,并且进水管202的另一端与预处理池201连接,所述废水经过进水管202进入后依次经过厌氧单元204、缺氧单元205、好氧单元206和沉淀单元207进行污水处理,并且处理后的清水从出水管203向外排出,所述预处理池201、厌氧单元204、缺氧单元205、好氧单元206和沉淀单元207可通过排列组合形成外部框架为矩形或方形结构,并且预处理池201、厌氧单元204、缺氧单元205、好氧单元206和沉淀单元207的内部为迷宫式的结构,所述预处理池201、厌氧单元204、缺氧单元205、好氧单元206和沉淀单元207的外部设有二次沉淀池100,所述出水管203的一端与沉淀单元207连通,并且出水管203的另一端与二次沉淀池100连通,所述二次沉淀池100和预处理池201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200,并且二次沉淀池100上设有清水排水管101。

上述结构中,预处理池201分为四个模块,包括第一厌氧模块208、第二厌氧模块209、第一缺氧模块210和第二缺氧模块211,所述第一厌氧模块208、第二厌氧模块209、第一缺氧模块210和第二缺氧模块211形成“田”字格型结构,所述进水管202和污泥回流管200均与第一厌氧模块208连通。在预处理池设置的四个污水处理模块,能够对污水进行厌氧和缺氧的处理,厌氧池内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缺氧池给污水造成一个缺氧的状态,促使污水发生反硝化作用;设置的搅拌机能够使污泥和水充分混合,使得污水池底部的微生物连续不断的被水流带向水面提高处理效果。

此外,厌氧单元204包括厌氧池一212、厌氧池二213、厌氧池三214、厌氧池四215和厌氧池五216,所述厌氧池一212和预处理池201连通,所述厌氧池一212和厌氧池二213连通,所述厌氧池二213和厌氧池三214连通,所述厌氧池三214和厌氧池四215连通,所述厌氧池四215和厌氧池五216连通,所述厌氧池五216和缺氧单元205连通,所述预处理池201、厌氧池一212、厌氧池二213、厌氧池三214、厌氧池四215和厌氧池五216均为尺寸相同的矩形结构,并且厌氧池一212、厌氧池二213、厌氧池三214、厌氧池四215和厌氧池五216内均设有废水处理搅拌机,所述预处理池201、厌氧池一212、厌氧池二213、厌氧池三214、厌氧池四215和厌氧池五216构成长方体结构。

再次,缺氧单元205包括缺氧池一217、缺氧池二218、缺氧池三219、缺氧池四220、缺氧池五221和缺氧池六222,所述缺氧池一217和厌氧池五216连通,所述缺氧池一217和缺氧池二218连通,所述缺氧池二218和缺氧池三219连通,所述缺氧池三219和缺氧池四220连通,所述缺氧池四220和缺氧池五221连通,所述缺氧池五221和缺氧池六222连通,所述缺氧池一217、缺氧池二218、缺氧池三219、缺氧池四220、缺氧池五221和缺氧池六222均为尺寸相同的矩形结构,并且缺氧池一217、缺氧池二218、缺氧池三219、缺氧池四220、缺氧池五221和缺氧池六222内均设有废水处理搅拌机,所述缺氧池一217、缺氧池二218、缺氧池三219、缺氧池四220、缺氧池五221和缺氧池六222构成长方体结构。

另外,好氧单元206包括一级好氧池一223、一级好氧池二224、一级好氧池三225、一级好氧池四226、二级好氧池一227、二级好氧池二228、三级好氧池一229、三级好氧池二230、三级好氧池三231和三级好氧池四232,所述一级好氧池一223、一级好氧池二224、一级好氧池三225和一级好氧池四226呈一列设置,并且一级好氧池一223、一级好氧池二224、一级好氧池三225和一级好氧池四226依次连通,所述一级好氧池一223和缺氧池六222连通,所述二级好氧池一227和二级好氧池二228对称设置,并且二级好氧池一227和一级好氧池四226连通,所述三级好氧池一229、三级好氧池二230、三级好氧池三231和三级好氧池四232呈一列设置,并且三级好氧池一229、三级好氧池二230、三级好氧池三231和三级好氧池四232依次连通,所述三级好氧池一229和二级好氧池二228连通,所述一级好氧池一223、一级好氧池二224、一级好氧池三225、一级好氧池四226、二级好氧池一227、二级好氧池二228、三级好氧池一229、三级好氧池二230、三级好氧池三231和三级好氧池四232构成长方体结构,并且一级好氧池一223、一级好氧池二224、一级好氧池三225、一级好氧池四226、二级好氧池一227、二级好氧池二228、三级好氧池一229、三级好氧池二230、三级好氧池三231和三级好氧池四232内均设有曝气组件237。

上述结构中,沉淀单元207包括沉淀池一233、沉淀池二234、沉淀池三235和沉淀池四236,所述沉淀池一233、沉淀池二234、沉淀池三235和沉淀池四236构成长方体结构,所述沉淀池一233、沉淀池二234、沉淀池三235和沉淀池四236依次连通,并且沉淀池一233、沉淀池二234、沉淀池三235和沉淀池四236呈一列设置,所述沉淀池一233和三级好氧池四232连通,所述沉淀池四236内设有出水堰238,所述出水管203和沉淀池四236连通。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结构的基础上,如图3-5所示的废水过滤处理装置1包括废水存储箱体10、外筒体11、内过滤筒体一12、内过滤筒体二13、内过滤筒体三14、筛网分隔板一15、筛网分隔板二16、支撑架17、内过滤桶旋转驱动组件18、废水进口19和废料排放口110,所述外筒体11的下端部设有废水排水口11,所述废水存储箱体10位于废水排水口11的正下方,所述外筒体1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7上,所述废水进口19和废料排放口110分别设置在外筒体11的两端,所述内过滤筒体一12、内过滤筒体二13和内过滤筒体三14依次连接构成内过滤桶,所述内过滤筒体一12、内过滤筒体二13和内过滤筒体三14设置在外筒体11内部,并且内过滤筒体一12的一端和内过滤筒体三14的一端分别伸出外筒体11,所述废水排水口11固定设置在外筒体11的下端面上,并且废水排水口11和外筒体11内部连通,所述筛网分隔板一15设置在内过滤筒体一12和内过滤筒体二13之间,所述筛网分隔板二16设置在内过滤筒体二13和内过滤筒体三14之间,所述内过滤桶旋转驱动组件18设置在支撑架17上,并且内过滤桶旋转驱动组件18与内过滤筒体一12和内过滤筒体三14伸出外筒体11的端部连接,所述内过滤筒体一12、内过滤筒体二13和内过滤筒体三14上均设有若干过滤孔112,所述过滤孔112的尺寸小于筛网分隔板一15和筛网分隔板二16上网孔的尺寸。

其中,外筒体11、内过滤筒体一12、内过滤筒体二13和内过滤筒体三14均倾斜设置,所述废水进口19所在外筒体11的水平高度大于废料排放口110所在外筒体11的水平高度;所述外筒体11的一端设有废料收集桶111,所述废料收集桶111位于废料排放口110的正下方。

此外,内过滤桶旋转驱动组件18包括旋转驱动电机181、转轴二182、转轴三183、主驱动轮一184、主驱动轮二185、转轴四186和转轴五187,所述旋转驱动电机18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分别与转轴二182和转轴三183连接,所述转轴二182和转轴三183分设在旋转驱动电机181的两侧,所述转轴二182通过联轴器和转轴四186连接,所述转轴三183通过联轴器和转轴五187连接,所述主驱动轮一184套设在转轴四186上,所述主驱动轮二185套设在转轴五187上,所述主驱动轮一184可驱动内过滤筒体一12旋转,所述主驱动轮二185可驱动内过滤筒体三14旋转,所述主驱动轮一184和主驱动轮二185位于支撑架17的一侧;所述支撑架17上与主驱动轮一184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辅助驱动轮一188,所述支撑架17上与主驱动轮二185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辅助驱动轮二189,所述内过滤筒体一12的外壁与辅助驱动轮一188贴合,所述过滤筒体三14的外壁与辅助驱动轮二189贴合。

基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旋转驱动电机181通过转轴二182、转轴三183、转轴四186和转轴五187带动主驱动轮一184和主驱动轮二185旋转,主驱动轮一184和主驱动轮二185带动内过滤筒体一12、内过滤筒体二13和内过滤筒体三14构成的过滤内筒旋转;

s2、餐厨垃圾废水从废水进口19进入,餐厨垃圾废水首先进入内过滤筒体一12,内过滤筒体一12不断旋转过程中,一部分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内过滤筒体一12上的若干过滤孔112流入外筒体11内,并且外筒体11内经过过滤的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废水排水口11排入废水存储箱体10中,内过滤筒体一12内的另一部分餐厨垃圾废水通过筛网分隔板一15进入内过滤筒体二13;

s3、进入内过滤筒体二13内的餐厨垃圾废水随内过滤筒体二13不断旋转过程中,一部分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内过滤筒体二13上的若干过滤孔112流入外筒体11内,并且外筒体11内经过过滤的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废水排水口11排入废水存储箱体10中,内过滤筒体二13内的另一部分餐厨垃圾废水通过筛网分隔板二16进入内过滤筒体三14;

s4、进入内过滤筒体三14内的餐厨垃圾废水随内过滤筒体三14不断旋转过程中,一部分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内过滤筒体三14上的若干过滤孔112流入外筒体11内,并且外筒体11内经过过滤的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废水排水口11排入废水存储箱体10中,内过滤筒体三14中筛分出来的餐厨垃圾通过废料排放口110倾倒进入废料收集桶111中;

s5、废水存储箱体10内经过过滤的餐厨垃圾废水通过进水管202输送进入预处理池201,首先进入预处理池201的第一厌氧模块208进行厌氧处理;

s6、在预处理过程中,餐厨垃圾废水依次经过第一厌氧模块208、第二厌氧模块209、第一缺氧模块210和第二缺氧模块211进行废水的处理;

s7、经过预处理池201预处理的餐厨垃圾废水进入厌氧单元204,并且依次经过厌氧池一212、厌氧池二213、厌氧池三214、厌氧池四215和厌氧池五216进行厌氧处理;

s8、经过厌氧单元204厌氧处理的餐厨垃圾废水进入缺氧单元205,并且依次经过缺氧池一217、缺氧池二218、缺氧池三219、缺氧池四220、缺氧池五221和缺氧池六222进行缺氧处理;

s9、经过缺氧单元205缺氧处理的餐厨垃圾废水进入好氧单元206,并且依次经过一级好氧池一223、一级好氧池二224、一级好氧池三225、一级好氧池四226、二级好氧池一227、二级好氧池二228、三级好氧池一229、三级好氧池二230、三级好氧池三231和三级好氧池四232进行好氧处理,在一级好氧池一223、一级好氧池二224、一级好氧池三225、一级好氧池四226、二级好氧池一227、二级好氧池二228、三级好氧池一229、三级好氧池二230、三级好氧池三231和三级好氧池四232内进行好氧处理过程中,曝气组件237不断产生气泡;

s10、经过好氧单元206好氧处理的餐厨垃圾废水进入沉淀单元207,并且依次经过沉淀池一233、沉淀池二234、沉淀池三235和沉淀池四236进行沉淀处理,此时在沉淀池四236内已经形成清水,清水汇聚在出水堰238处,并且通过出水管203将清水输送至二次沉淀池100;

s11、在二次沉淀池100内进行清水的二次沉淀,并且二次沉淀后的清水通过清水排水管101向外排出。

本发明的餐厨垃圾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餐厨垃圾废水从进水管进入生化反应池,然后沿着迷宫式反应池的行和列不断进行餐厨垃圾废水的流动,最后从好氧池单元末端最后一个好氧池将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出水管排出。本发明的餐厨垃圾废水处理工艺不同于传统的直线型餐厨垃圾废水处理池的餐厨垃圾废水处理方式,对餐厨垃圾废水处理的路线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分布,从而形成了餐厨垃圾废水处理池的模块化设计,将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设计为尺寸相同的模块,便于进行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排列组合,并且餐厨垃圾废水在迷宫式生化反应池的内部形成曲回弯折的行进路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