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菜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44292发布日期:2021-05-14 11:4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菜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泡菜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污水排放标准中对氯化物排放浓度提出了要求,其中四川省污水排放标准(db51/190

93)一级标准要求氯化物小于300 m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要求氯化物小于250 mg/l,高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成为环保领域的难点。在国内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中,腌制行业近几年快速发展,但是高盐腌制工艺导致产水大量高盐有机废水,泡菜废水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色度深,一般呈现黄色,直接排放会影响水质颜色;2)水体呈酸性,ph在3.5左右;3)悬浮物浓度高,在榨菜腌制过程中会有植物的残渣残留;4)氯化物浓度高,腌制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氯化钠盐含量在5%

12%之间;5)有机物浓度高,有机物成分主要是糖类、果胶、有机酸、多元醇、蛋白质、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纤维素等等,一方面这些营养物质是可以在腌制过程中提高榨菜的风味,另一方面这些物质的可生化性好,可以充分被生物降解。因此泡菜废水的主要超标项为悬浮物、有机物及氯离子。
3.目前针对于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赵芳等人分别研究混凝处理预处理和膜法处理方式,其中混凝预处理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投加量600mg/l和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90mg/l,得到cod、nh3

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82.1%、33.3%和95.1%,但是投加絮凝剂会增加药剂成本和设备成本,同时食品行业对外加化学药剂的处理工艺比较忌讳,膜法处理工艺中分别研究了微滤膜、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处理效果,但是膜法处理过程中存在膜污染的问题;一些专家学者采用生物法处理榨菜废水,比如李家祥等人采用除磷

水解酸化

接触厌氧

cass的工艺,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5.2%、97.2%,喻钢等人采用好氧颗粒污泥,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5.2%、95.3%及72.9%,但是过程中排水的盐含量未能达到排放要求,盐无法得到回收利用。陈虹霖等人采用絮凝预处理和电渗析,将废水中的盐进行回收,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由于榨菜废水中营养物质丰富,导致处理过程中容易滋生微生物,从而容易造成膜污染。综上,膜法处理工艺可以避免化学药剂投加,同时可以有效回收氯化钠,实现泡菜废水的回用,但是亟待解决膜污染问题。
4.所以,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泡菜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菜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
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泡菜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泡菜废水送至多级膜过滤系统,梯级截留泡菜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及小颗粒悬浮物;b.经多级膜过滤处理后的泡菜废水送至杀菌系统,防止泡菜废水中大量滋生微生物;c.经杀菌处理后的泡菜废水送至膜浓缩脱盐系统,产出浓盐水和脱盐水;d.经膜浓缩脱盐处理后的浓盐水回用于泡菜腌制工艺,脱盐水送至生化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其中,步骤c中,经膜浓缩脱盐系统处理后得到的脱盐水盐含量<1%。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a中,多级膜过滤系统采用多级不同过滤精度的过滤装置进行梯级膜过滤。
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过滤装置的过滤精度分别在0.1

5μm、5

10μm、10

50μm多个梯度范围内进行选择。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b中,杀菌系统采用紫外杀菌、臭氧杀菌或次氯酸钠杀菌方式,实现杀菌。
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c中,膜浓缩脱盐系统采用电渗析工艺、反渗透工艺或纳滤膜工艺,实现氯化钠提浓回收。
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方案该回用处理工艺采用膜法处理,无需投加絮凝剂、混凝剂等,可以避免造成食品行业安全问题;2.本方案采用多级梯级滤膜过滤,对不同粒径颗粒物进行筛分,有效解决滤膜膜孔堵塞问题;3.本方案采用杀菌预处理系统,可降低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效解决膜浓缩系统膜污染问题;4.本方案采用膜浓缩系统对泡菜废水同时进行脱盐和提浓,实现氯化钠的回收,浓水回用至腌制工艺,同时脱盐后的淡水盐含量可控制到1%,避免盐含量过高对生化处理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14.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泡菜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泡菜废水送至多级膜过滤系统1,梯级截留泡菜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及小颗粒悬浮物,以避免造成后段膜浓缩脱盐系统中的滤膜污堵;
b.经多级膜过滤处理后的泡菜废水送至杀菌系统2,防止泡菜废水中大量滋生微生物,以避免造成后段设备污堵;c.经杀菌处理后的泡菜废水送至膜浓缩脱盐系统3,产出浓盐水和脱盐水(脱盐水盐含量<1%,避免盐含量过高对后段生化处理过程产生抑制作用);d.经膜浓缩脱盐处理后的浓盐水回用于泡菜腌制工艺,脱盐水送至生化处理系统4,处理达标后排放。
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a中,多级膜过滤系统1采用多级不同过滤精度的过滤装置进行梯级膜过滤;过滤装置的过滤精度分别在0.1

5μm、5

10μm、10

50μm多个梯度范围内进行选择。
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b中,杀菌系统2采用紫外杀菌、臭氧杀菌或次氯酸钠杀菌方式,实现杀菌。
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c中,膜浓缩脱盐系统3采用电渗析工艺、反渗透工艺或纳滤膜工艺,实现氯化钠提浓回收。
18.实施例一以低盐浓度泡菜废水为处理对象,氯化钠浓度在40 g/l,cod在23000 mg/l。采用“多级膜过滤+臭氧杀菌”预处理过程,连续运行2个月,未出现膜堵塞现象,经反渗透分离浓缩可将浓水侧氯化钠浓度提浓至120 g/l以上,淡水侧氯化钠控制在10 g/l以内,膜表面未出现菌体污染现象,膜处理淡水经生化装置处理,运行后的产水codcr降至100 mg/l以内,氨氮≤15 mg/l,可达到gb8978

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19.实施例二以高盐浓度泡菜废水为处理对象,氯化钠浓度在100 g/l,cod在34000 mg/l。采用“多级膜过滤+紫外杀菌”过程,连续运行2个月,未出现膜堵塞现象,经电渗析分离浓缩可将浓水侧氯化钠浓度提浓至200 g/l以上,淡水侧氯化钠控制在10 g/l以内,电渗析淡水经生化装置处理,运行后的产水codcr降至100 mg/l以内,氨氮≤15 mg/l,可达到gb8978

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所以,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泡菜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可有效回收氯化钠,采用多级膜过滤、杀菌的方式降低微生物繁殖,有效解决膜污染问题,避免投加化学药剂而造成食品行业安全问题,实现泡菜废水中氯化钠的资源化。
20.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和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